中國上萬億的軍費到底用在了什麼地方?看完這張項目表就全明白了

@ 2017-07-13

軍費是一個國家國防的基本,其中包括了軍事建設、武器裝備的研發和製造以及戰爭的費用,一個國家的軍事先進與否可以從投入的軍費中看出來,而每一年都會有一個軍費排行榜,從歷年的軍費中可以看出,中國軍費在GDP中的比例低於2%。冷戰結束後美國、英國、俄羅斯等世界主要國家軍費占GDP的比例保持在2%~4%之間,日本於1%左右。

就拿過去的2016年來看,全球的所有國家的軍費開支加在一起就有1.68萬已美元,比2015年增加量0.4%,全球軍費支出最多的前五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俄羅斯、沙特和印度,排在前三名的國家軍費開支均有所上漲:美國遙遙領先,達到6110億美元,中國軍費開支為2150億美元,俄羅斯為692億美元。沙烏地阿拉伯軍費開支下降,從2015年的第3名掉到2016年的第四名。

如果把中國的軍費折算成人民幣,那就有上萬億了,聽起來是一個天文數字,那麼就會有人問,這麼多軍費到底用在什麼地方呢?首先,我國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完成軍事變革,雖然中國軍隊中有大量的武器裝備,但是大多數屬於上個世紀留下來的淘汰品,更換武器裝備成為首要問題,這是軍費支出中重要的部分,同時還需要開發更先進的裝備。

還有一方面就是中國軍隊的建設,一個良好的軍隊首先要的就是良好的素質,在現代化戰爭來襲的大背景下,解放軍訓練的難度會大大增加,這就決定了訓練成本不會太低,一發普通炮彈是五六千元,一場演習可能發射幾百到幾千發;一枚飛彈價值數百萬元;此外為提高實戰化水平,需要進行訓練環境建設,比如要建設大型訓練基地,環境越複雜,自然保障難度越大。

其次武器裝備在不斷的上升,近年來,中國四軍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各種高端武器進入眼球之中,背後離不開大量的資金在支持。一架殲-10B戰鬥機或殲-11B戰鬥機約3億元,一架殲-20戰鬥機的價格應該在6億元,採購一個戰機航空師需要至少200億元;99式主戰坦克一輛2300萬,96式坦克1500萬;一艘補給艦造價約20億元,054型護衛艦超過30億,052型驅逐艦則高達40億,航母造價更是天文數字。

最後一點就是承擔國際責任,按照聯合國的規定,中國需要保障亞丁灣海域的和平,護航行動也離不開軍費的支持,單就燃油來說,一噸油平均7000元,護航三四個月,最經濟的情況耗油1000噸,相當於七八百萬元。長期的巡邏,僅一艘軍艦的規模,平均每年在燃油消耗上就要3000萬元,這還不包括其他物資和人員開支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