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常說,民以食為天,吃飯是大事,會吃等於會養生。但是少有人知道,飯後做這些事,可以讓吃下去的營養功效全無,甚至相當於自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飯後不能做哪些事情。
1、飯後吸菸
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飯後十支煙,風度又翩翩,對於老菸民來說,飯後抽一支煙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但是,在進食後立即吸菸,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
當人進食以後,消化系統立刻全面運動起來,進行消化和吸收等各種生理活動。此時人體內的胃腸蠕動十分頻繁,血液循環加快了,全身毛孔也都張開,而且排放一些多餘的熱能和加緊組織細胞的生物呼吸。如果在這個時候吸菸,肺部和全身組織吸收煙霧的力度大大加強,煙霧中的有 害物質對呼吸、消化道都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其他生物鹼類物質就會大量進入人體,無疑會給人體機能和組織帶來比平時吸菸大得多的傷害。
2、飯後立即吃水果
飯後吃水果,好像是很多人的愛好,但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因為水果中富含單糖類物質,他們通常在小腸吸收。飯後吃的水果會被食物阻滯在胃內,一是影響食物消化;二是停留時間過長的話,單糖就會發酵而引起腹脹、腹瀉或胃酸過多、便秘等症狀。
3、飯後馬上喝茶
有些人養成了飯後喜歡馬上喝茶水的習慣。認為這樣,既可以清洗口腔,又能幫助消化。其實,飯後馬上喝茶,大量的水進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就沖淡了胃分泌的消化液,從而影響了胃對食物的消化。另外,茶葉中含有大量的單寧酸。飯後喝茶,就會使胃中未來得及消化的蛋白質同單寧酸結合成一種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質,而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更重要的是,茶葉妨礙了機體對鐵元素的吸收,如果飯後喝了用15克干茶葉沖泡的茶水,會使食物中鐵的吸收降低50%,長期如此,就要影響人的消化功能,甚至引起缺鐵性貧血。
4、飯後立即運動
雖然「飯後百步走」有道理,但對於老年人,最好還是不要運動,因為飯後半小時內,胃因接納了食物而變得十分沉重。此時參加運動會使胃飽受「動盪」之苦,使消化功能受到影響。飯後立即散步對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的老人可導致頭昏、乏力、眩暈、肢體麻木;對患有消化道潰瘍和胃下垂的病人則會加重病情。飯後宜靜坐30分鐘再活動。
5、飯後立即洗澡
飯後不要洗澡。常言道:「飽不澡,餓不跑。」這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飯後馬上洗澡,使全身血液過多地充盈於皮下毛細血管,而使腹腔血液相對減少,長此以往,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營養不濟,阻礙有關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尤其是那些心血管病的老年患者,飯後更不能洗澡。
6、飯後立即泡腳
飯後立即用熱水泡腳,本該流向消化系統的血液轉而流向下肢,影響消化系統供血。此外,在泡腳的過程中身體還會消耗很多熱量,空腹狀態下糖元貯量較少,這時泡腳容易使血糖過低,因而空腹時泡腳也不宜。泡腳宜在餐後1-3小時進行,臨睡前效果更佳。
7、飯後立即睡覺
剛吃了飯,胃內充滿食物,消化機能正處於運動狀態,這時睡覺會影響胃的消化,不利於食物的吸收。同時,飯後腦部供血不足,如果飯後立即上床,很容易因大腦局部供血不足而導致中風。另外,入睡後,人體新陳代謝率降低,易使攝入食物中所含熱量轉變為脂肪而使人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