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後,你會對孩子數到三嗎?這幾招比它還好用!

@ 2017-07-12

幼兒比較愛玩,缺乏控制衝動的能力。看到孩子的不良行為,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對孩子數「3,2,1」!那麼數有用嗎?別再對孩子數到 3 啦!相比起來,這幾招更有用!

 

有一個場景,幾乎人人都會遇到:「我數三聲,你必須得吃飯,3,2,1」真是再熟悉不過了,絕大多數家長都會用到這一招。雖然多數情況下,孩子在聽到 3 的時候會乖乖就範,但越到後面似乎這招就越不行了,沒准孩子還會開始討價還價,到最後數到 100 都不會再聽了。到底數到三的教育方法是不是真的有效呢?為什麼我們數到三了下次孩子還是會不聽話?來聽聽兒童心理諮詢師是怎麼說。

 

為什麼我們熱衷於「數到三」?

寶寶還小講道理聽不懂,這是最有效的告誡方法。不能打不能罵,大多數家長都表示真的是必不得已。事實是這樣麼?回頭想想,通常我們在用這招對付孩子的時候,孩子並沒有做什麼出格或很危險的舉動,只是家長們覺得不聽話很頭疼,想通過一個簡單的 命令來結束孩子現在頭疼的行為。所以說到底,咱關注的只是孩子的行為,利用這個方法,簡單停止了行為。

 

「數到三」有效?其實孩子只是怕你

可數到三開始有效,但為什麼會越來越不奏效呢?第一次孩子在聽見時大多沒有意識,但後面緊接而來的「懲罰」(體罰、責駡、粗暴的行為幹預或後果承擔)。於是,等孩子被懲罰後再聽到,就會想起上次的經歷,為了避免被再次懲罰選擇妥協。所以,當家長數到三時,寶寶聽到的不是數字而是情緒——恐懼。 孩子並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停止行為,而是出於本能的恐懼聽從了你的建議或者命令。這種妥協看起來有效,但並不是出於對規則、規矩本身的理解,根本問題並不能解決。

為什麼不建議家長「數到三」?

我們會經常說,不建議打罵孩子,數到三相比體罰和吼叫,雖然顯得溫柔和「合理」很多,但其實也有很大的弊端。 弊端1:失去選擇權,阻礙了孩子自我潛能發展:長期使用倒數三來進行約束和交流, 命令與威脅會讓孩子只關於「服從」, 只會關注結果是什麼,而放棄了在過程中的選擇權利。讓孩子變得更沒有主見,容易依賴他人,而且自控力差不易調節自己的情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