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使用手機者必看!大馬電信業合併最新消息!看完....記得分享咯!

@ 2017-07-12

【獨家】使用手機者必看!大馬電信業合併最新消息!看完....記得分享咯!

 

 

【獨家】使用手機者必看!大馬電信業合併最新消息!看完....記得分享咯!

 

雖然近期頻頻傳出電信業者或合併,但有分析員認為,市場已經飽和,合併也難有協同效應,

業者目前寧可把資金放在頻譜投資,所以短期內難掀領域併購潮。

【獨家】寧可把錢投資頻譜 電信業短期難掀併購潮

 

獨家報道:

(吉隆坡訊)雖然近期頻頻傳出電信業者或合併,但有分析員認為,市場已經飽和,

合併也難有協同效應,業者目前寧可把資金放在頻譜投資,所以短期內難掀領域併購潮。

近期有不少市場人士都推斷,為了迎合消費者,電訊業者可能未來會將通訊、娛樂和公用事業服務【匯流】,組成單一配套推銷市場。 

由於本地多家業者,大股東或母公司都分別涉獵這些市場,因此猜測可能會通過合併方式,來壯大實力。

 

特別是馬電訊(TM,4863,主板貿服股)和亞通(AXIATA,6888,主板貿服股),

以及明訊(MAXIS, 6012,主板貿服股)則和Astro(ASTRO,6399,主板貿服股)合併。

早前,市場一直傳出馬電訊和亞通合併的消息,基於一些潛在協同效應,如廣泛的寬頻及行動網路、

擴大客戶群,及從共享資源中節省成本。

協同效應微

 

有者認為,明訊和 Astro 合併,Astro 將提供付費電視服務及數字內容,與明訊現有移動服務相輔相成。

不過,一名不願具名的分析員向《南洋商報》指出,目前業者為頻譜、資本開銷及營運開銷籌備著資金,以改善自身競爭力。

他強調,這會是業者現階段的焦點,而非合併活動。

我認為,業者不會在現階段進行合併。同時,我也看不到現在進行合併會有多大的協同效應。

 

他指,亞通和馬電訊合併的可能性低,因為若是後者要合併,為何之前還要通過收購及投資在 Webe 重回流動電信市場呢?

不過,不排除以後會有合併活動,特別是 U Mobile 和立通國際(REDTONE,0032,創業板),

因為兩家 公司有共同大股東——成功機構(BJCORP,3395,主板貿服股),所以合併可能性較高。 

 

市場飽和難合併

也有分析員認為,由於市場規模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即便電信公司合併也很難取得更大協同效應,以大幅推動營業額增長。

肯納格投行分析員鄒銘亮向本報指出:大馬市場規模只有這麼大,即便業者合併也不意味著能夠顯著增加營業額。

我認為,1+1帶來的效應會少過2。

根據大馬通訊與多媒體委員會(MCMC)的數據,截至去年末季,我國手機滲透率達141%,已連續兩年維持在該水平。

鄒銘亮認為,合併不是唯一讓電信公司增長的方式,短期內不會出現併購活動。

雖然馬電訊和亞通合併會帶來協同效應,但目前仍未看到需要合併的明確理由。

至於明訊和Astro合併的傳言,他認為,大股東阿南達克里斯南沒有合併兩家公司的理由,而且兩家公司分開上市更容易集資。 

 

營收料低單位數增長 

鄒銘亮預測,接下來電信公司的營業額增長放緩,預計按年取得低單位數增長。

隨著新的頻譜開始運作,亞通及明訊將會受到影響。

同時,整個市場也會越來越競爭,業者將犧牲賺 幅維持市場份額。

自重新分配 900MHz 和 1800MHz 頻段的頻譜活動完成後,大眾投行分析員預計,

下一輪的頻譜重整 (Spectrum Re-farming)會在明年開始進行。

 

2100MHz頻段的頻譜將會在明年4月到期。

雖然目前在這個頻段的頻譜分配公平,但分析員相信價格,特別是預付成本將增加。

此外,雖然較小型業者在 2600MHz 頻段下獲得頻譜分配,但接下來預計這將會重新分配給大型業者,

以改善效率及把政府的稅收擴到最大。

分析員指,雖然電信業者以往因為高賺幅業者及穩定凈利,而派發誘人股息,但隨著整個市場格局改變,

包括競爭激烈及需要投入龐大資本,將限制公司維持股息的能力,特別是明訊及亞通。

 

接下來,我們預計,2017至2018財年周息率將低於4%,依然缺乏吸引力。

其中,亞通的周息率最沒吸引力,達1.7%,數碼網絡(DIGI,6947,主板基建股)應該仍可維持在大約 4%。

由於預計電信業短期內持續表現不明朗,所以分析員重申該領域為【中和】投資評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