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孩子吃飯難,很可能是家長做錯了!改了這幾點,寶寶吃飯好了很多

@ 2017-07-12

導讀:我一度也因為孩子的吃飯問題而頭疼,大寶淏仔七歲,小寶玥玥五歲,淏仔就是那個讓我頭疼的孩子,那時候剛生大寶,沒有經驗,在餵飯上犯了很多錯誤,現在寫下來,希望寶媽們引以為鑒。

 

1、純母乳的歷程。淏仔剛生下來的時候就很瘦,滿月時才長了七兩。婆婆一直說是我的母乳不夠,我的母乳太清,營養不足,讓加奶粉。我初為人母,也很在意淏仔的成長,於是抵抗不住婆婆的勸說,就給淏仔加過幾次奶粉,希望他能長胖一些。可是淏仔喝奶粉也喝不多,後來乾脆就堅決拒絕喝奶粉了。那是淏仔兩個月大的時候,婆婆剛剛離開,我媽媽接班。那晚淏仔哭,我以為又餓了,給他餵奶粉,可是淏仔的嘴剛一碰觸到奶嘴,就哭的更響了。我在想,不會是不愛喝奶粉了吧?便嘗試著給他喂母乳,果然,馬上安靜下來。

淏仔的這個行為極大的鼓勵到我,從那以後,我就堅持了純母乳餵養的決心。小巫說過:純母乳餵養的孩子,即使24小時都要吃也可以給他吃,母乳是按需產出,越喝越多的。等到淏仔四個多月,婆婆再次見到淏仔,淏仔那胖乎乎的模樣,嚇了婆婆一大跳。而我很自豪的對婆婆說:這幾個月淏仔一直是純母乳,什麼都沒有加過。 2、花樣做飯與餵飯。可是,等到嬰兒肥結束,淏仔就越來越瘦了。

 

到了兩歲左右,體檢是體重偏低身高偏低。想著我166的個頭,老公雖然矮點171,可是兒子一般多隨媽媽呀,再說淏仔的大長腿,也不應該會身高偏低呢。 於是,我開始了花樣做飯,花樣誘導淏仔吃飯。曾經,我認真的翻看買的寶貝食譜,費盡心思把飯菜做的美味漂亮,有時甚至一頓飯換了三個花樣,都只是為了淏仔能多吃一點,能多長一點點。即便這樣,淏仔的身高和體重還是偏低。 於是,我和婆婆又開始餵飯。為了讓他多吃幾口,可以看動畫片吃,可以玩著玩具吃。可是, 這種努力的效果卻是反效果。看著動畫片吃飯。

玩著玩具吃飯,讓淏仔的吸收情況不好。而且越這樣,淏仔越不會好好吃飯,形成了惡性循環。更要命的是,孩子一邊玩一邊吃,就忘了喊停,即使飽了,也慣性的看著電視張開嘴巴繼續吃。當時的我們還會慶倖這頓飯多吃了不少。可是,等到第二天, 積食帶來的後果就足夠讓我後悔好幾天的。因為一頓積食,淏仔不但容易上火,嗓子發炎或者發燒,而且傷了脾胃後食慾大減,連續好幾頓飯甚至兩三天都不想吃東西。這樣反而更是耽誤孩子的成長。在兩三次積食之後,我徹底否決了這個做法。在婆婆還堅持喂的時候。

我也是積極喊停。我說:淏仔想吃就吃,不想吃咱就不喂了。 可是,吃飯問題哪是一兩句話能夠解決的。我還得繼續想辦法。 3、吃飯規則的制定。接下來,我又想出一個辦法,制定了一個規則: 淏仔好好吃飯的話,兩餐之間餓了,可以吃點健康的零食;但如果不好好吃飯,則不許吃零食,直到下一頓好好吃飯為止。最初淏仔很難接受,公婆看到孩子不好好吃飯我也不管不喂也很難受。

也讓淏仔形成了好好吃飯的習慣,同時也節制了他吃零食的量。因為好好吃飯,就代表吃飽了,孩子吃飽的情況下,很少會想著去吃零食的。 4、初見成效。吃飯的規則就這樣一直堅持著,慢慢的,淏仔的身高與同齡的孩子差距越來越小。記得他在幼稚園小班時,是班裡倒數幾名的身高,很瘦小,基本可以忽略的那種。可是到了幼稚園畢業時,他的身高已經在班裡進步了一二十名。

 

而且, 不但身高追上來了一些,淏仔的身體狀況也好了很多。淏仔不再像之前那樣一兩個月或者一個季度就生病一次,不是感冒、發燒就是咳嗽,特別折騰,也特別影響身體。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很滿足了。 5、吃飯好的玥玥。因為前面已經有了淏仔餵飯吃飯的曲折經驗,所以對玥玥,我直接就使用了驗證後的正確方式。因此,玥玥從小就沒有吃飯問題。玥玥在兩歲左右就能自己用勺子完整的吃完一頓飯了,到三歲開始用筷子吃飯。在我家沒吃完飯時不能離開餐桌,不能玩玩吃吃。只有說吃飽了才可以下餐桌。

而且,以前吃飯都是我給他倆盛飯盛菜,從去年開始他倆自己盛飯盛菜,自己決定自己吃多少,盛到碗裡的就要吃完。當然,偶爾孩子沒掌握住量,盛多了,我也會靈活處理的。每每此時,孩子們就會很感謝媽媽那麼善解人意。 6、綜上所述,關於吃飯問題,可以掌握以下幾點:1、不要餵飯,更不要喂多。對於飯量不算大的淏仔,誘導他吃太多,是有害無益的。積食後更難受。

 

每個孩子的身體情況和飯量都是不同的,還是得讓孩子自己選擇吃與不吃,因為他更清楚自己的身體感受。所以,一旦孩子會自己吃飯了,就讓他自己吃吧,別再重複類似我之前的錯誤了。 2、控制零食。零食真的要控制。大多不好好吃飯的孩子,都是零食吃的太多,但就餐時間了肚子不餓,所以不好好吃飯。可是等到兩餐之間,他又餓了,那時沒飯了又吃零食,待到下一頓飯時又不餓了,如此惡性循環。零食的添加劑實在太多,我很少帶孩子去超市,都是自己去超市給他們選擇健康一點的零食儲備在家裡。

偶爾帶著他們去超市了,也會指著包裝袋上的配料表給看:這個有8種添加劑,那個有13種添加劑……慢慢的,孩子會有選擇食物的能力。 3、加強戶外鍛煉。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好處多多。在戶外活動,沒有零食誘惑,比如廣場、爬山,看不到零食,看不到便想不到吃,既鍛煉了身體,又迴避了誘惑。戶外活動能增強孩子的運動量,運動量上去了,消化就好了,孩子就容易餓。

 

餓了就會好好吃飯,補充能量,更好的長高。 4、注重吃飯環境。孩子吃飯時,千萬不要開著動畫片,不要玩著玩具吃飯。一邊玩一邊吃,不但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大大減緩吃飯速度,秋冬季節,飯菜很容易涼,吃了涼飯對腸胃不太好。而且一邊玩一邊吃的習慣很不好,一旦養成,不好改善。在我家,吃飯的時候杜絕所有電子產品和玩具,我們一家一邊吃飯一邊聊天,也是增加親子時間的機會,多多珍惜才是呀。 如果我們做不到以上幾點,還真沒有什麼理由可以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飯。因為但凡孩子不好好吃飯的。

原因癥結基本都在家長身上,我們沒給孩子好的引導和好的環境。只有家長改變做法,改變態度,堅持正確的對孩子有益的規則,孩子吃飯的狀態才會改變。我們要相信孩子,孩子是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吃飯問題的,我們不要給他太多擔憂的眼神,更不要把手伸的太長干涉太多,反而造成了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問題。當然孩子也有淘氣耍賴的時候,我們在這時只要做到和善而堅定,好好的改善孩子的狀態,孩子會理解並做到的。 我們相信孩子,把信任給到孩子,孩子能感受到並會越做越好的。加油,爸爸媽媽們。

 

偶爾還會偷著給孩子吃點零食。 我不能要求老人一定得改變,但是我可以自己堅持規則。若是哪一頓飯,淏仔沒有好好吃,那我就減少公婆與淏仔相處的時間,我會帶著淏仔出去玩,玩夠了,回家做飯吃飯。淏仔也會喊餓,可是我會堅持不給他零食,會抱抱他說:「媽媽知道你很餓,可是我們約定好的,不好好吃飯是不能吃零食的。今天媽媽早點做飯,讓淏仔早點吃上飯,好不好?」淏仔就這樣餓了一兩次之後,他就明白了媽媽的堅定與堅持。吃飯的狀態越來越好了。 我就用了這樣一條規則,不但把我自己解放了出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