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人口第一第二大國的中國和印度,在世界經濟發展中一直處於領跑地位和迅猛發展階段,所以,近些年來中印越來越受到世界關注。隨著這兩個世界人口大國的經濟實力日益增強,中國、印度以及整個亞洲對世界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無怪乎人們稱21世紀為亞洲的世紀。中印兩國作為人口最多的兩個發展中國家,有著相似的國情和相似的發展目標,兩國既是友好鄰邦,也是競爭對手。
印度也是世界人口大國
人最心塞的一件事就是有一個各方面指標都超過自己的鄰居,國家同樣如此。作為亞洲兩個最重要的大國,但中國發展始終領先印度一步,所以中國就成了那個讓印度眼紅的鄰居。因此,印度才千方百計地追趕中國,幾乎所有的指標都以中國為參照。而中國卻從來都是以美國為參照。
中國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雖然印度文明比中華文明更加悠久,而且歷史上印度對中國還是宗教和文化輸出國,但兩千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整體上勝過印度。但是最近,印度終於有一項數據要超越中國,而且一旦超越,將會是長時間的保持領先,而且還是世界第一!那就是印度的人口。據官方統計,截至2016年,印度人口有13.26億人,同期的中國人口則有13.75億人,這是分分鐘要超越中國的節奏啊。
印度社會發展比較落後
中印兩國作為人口大國,在人口的「較量」上不是一次兩次了,縱觀世界人口的歷史,2500年來,中印兩國一直是作為世界人口大國而存在的,且兩國人口的排名不分伯仲。歷史上,中印兩國人口總和占世界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40%-60%之間,兩國處於交替領先的地位。歷史上中國人口曾三次被印度超越,分別是戰國末期至西漢初期;五胡十六國時期;南宋末期至明代初期,不過最終都會被中國反超。
印度國土面積約有300萬平方公里,不及中國的三分之一,卻為何能有如此龐大的人口規模?那是因為印度國內有一個很好的資源——耕地。印度的國土面積雖然只能排世界第七,但其耕地面積卻排名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超越了國土面積大國中國和俄羅斯。
印度社會制度比較混亂
印度也是較早提出人口控制計劃的國家,早在1952年,印度就開始有意識地控制人口的增長。但由於印度傳統文化的強大影響,印度教、伊斯蘭教的婚姻觀念和生育觀念,加上村莊文化的影響力,導致印度的人口控制計劃見效甚微,根本停不下來。
人口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基礎,但絕不是唯一,特別是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比如美國人口只有不到中國的零頭,但卻是世界第一強。比較中印兩國人口變化的趨勢,雖然印度處於數量的優勢,但質量卻堪憂。如果發揮得好,龐大的人口是優勢,但如果發揮得不好,龐大的人口就有可能成為負擔。印度的先天條件與中國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印度要憑藉其人口規模和結構優勢在經濟發展上超越中國依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