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不補,五十受苦,夏天男女最應該補的是它!

@ 2017-07-10

為什麼夏天要補陽?

夏季外界陽氣最旺,人體的陽氣也是最旺盛的時候,所以一些慢性病在人體充足的陽氣抵擋之下,減輕了。而到了冬天,外界陰氣重了,人體的陰氣也重,抵抗疾病的能力也隨之變弱,慢性病就會「捲土重來」,變本加厲。中醫的「冬病夏治」就是在盛夏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將陽氣培養得更旺,以便秋冬抵禦疾病的侵襲。這也是中醫一直強調的「養生,要順應天然」的觀點。

俗話說,「春夏補陽」,特別是人到40之後更應該補陽,因為中醫認為「人到四十,陽氣不足,四十不補,五十受苦」。「陽氣不足,濕邪不去,吃再多藥品補品都如同隔山打牛。絕大多數疾病都可以從養護陽氣、驅除濕邪的角度防治,培固自身陽氣,就是開啟人體自愈大藥、抵禦病邪的不二法門。」陽強則壽,陽衰則夭。

而人體上有三個穴位,可以養心補陽、祛濕,勝過吃任何補藥!

1、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兩耳耳尖連線和頭頂正中線的交匯處,也就是頭部的正中央。百會意為「百脈於此交會」,百脈之會,百病所主。百會穴是全身陽經和督脈陽氣交匯處,常按此處可以疏通經絡,提昇陽氣,讓全身氣血通暢。現代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均表明,百會穴是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經常按摩對大腦大有好處。

2、內關穴

內關穴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約兩個半橫指處。我們人體有著一套非常完整的免疫系統,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經上的穴位,是守護心臟的一個重要關口。因此,經常按壓內關穴,還可以舒緩一些疼痛,解除疲勞,能起到寧心安神、調補陰陽氣血、疏通經脈等作用。此外,按摩內關穴還有補心健脾的功效,可以幫助人體祛除心脾邪火。

3、承山穴

承山穴是祛除人體濕氣的最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紅豆粥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因為承山穴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壓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結之處,另一方面又是人體陽氣最盛的經脈的樞紐,所以,它能通過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很多人點按承山穴時,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是因為體內有濕氣的緣故。 而在按揉該穴一段時間後,便會覺得身體微微發熱,這預示著陽氣生髮,濕邪減少。

PS:游泳的時候,人的小腿肚子會抽筋,這是因為人在水裡感受了寒濕之邪,這時,揉一揉承山,抽筋的症狀就會緩解或者消失哦。

中醫認為,夏天重在固陽、養心,還需要祛除體內的濕氣。人體上正好有2個穴位,可以分別固陽、養心、祛濕。經常按摩,一整個夏天都不會生病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