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年來,她像漢子一樣挖樁養樹,愣是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盆景世界

@ 2017-07-09

母親:我心目中的「鏗鏘玫瑰」

撰文、攝影丨王穎儀

多年前的三八婦女節,我媽生下了我。恰逢今年三八女神節,我得講講我心目中的女神——我媽譚紅女。說我媽是朵鏗鏘玫瑰,那一點也不誇張,她性格堅韌、做事果斷幹練,似乎所有的困難,她都能想到解決辦法,她就是那樣一個集陽剛與陰柔於一體的女性。

譚紅女作品《水滴石穿》(黑松,樹高79cm)

譚紅女作品《守望豐年》(山格木,樹高45cm)

譚紅女作品《松風雅韻》(羅漢松,樹高110cm)

我媽出生在1950年代的廣東惠州,那是個動盪的年代,人們生活困苦。因為出生於右派家庭,父母都下鄉勞作,她八、九歲就挑起了照看弟妹,養家餬口的重擔。天不亮就得走3小時的路出城到郊外,上山砍柴賣。或者帶著弟妹給別人拔鴨毛,拔一隻鴨的毛換6分錢。靠這樣硬是把弟妹拉扯大,還供了自己讀書。

譚紅女作品《星星知我心》(滿天星,樹高40cm)

譚紅女作品《春風吹又生》(小石積,樹高80cm)

60年代時興上山下鄉,我媽作為新中國第一批下鄉知青被分到離家90多公里的小山村勞動。那時的食物供應緊張,農民尚有一畝三分地,可以養活一家人,城市居民得憑票供應,有錢沒有糧票那是吃不上飯的。於是我媽在農村起早貪黑地種糧,省下的糧食硬是挑著走,足足走一整天才挑回城。

譚紅女作品《臨崖滴翠》(黑松,飄長103cm)

70年代,我媽因下鄉表現優秀,被選送到韶關鋼鐵廠,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企業工人,從此翻開了她人生事業的新篇章,直到退休。她從事的是高溫冶煉工作,那個年代「不怕苦、不怕累、吃苦耐勞我先來」的精神在她身上體現無遺。她還一邊工作一邊攻讀夜校,成為廣東省第一批耐火材料女技師。由於為企業提供了多條合理化建議,大量節省生產成本,她多次被評為省級、國家級勞模。那個年代,人們服裝款式單一,布料缺乏,我媽繼承了外婆裁衣的手藝,免費幫大夥製作各種時裝。

譚紅女作品《精彩表演》,榮獲中國根藝展覽一等獎。

也許,藝術和審美是相通的,由於對服裝設計的愛好,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媽接觸到一件廢棄的樹根,發現很像某種動物,想像著這只動物的各種動作、各種意圖,展開無限的遐想,從此開始了上山挖樹根的日子。

韶關是個山城,周圍被崇山峻嶺環抱,山上不乏幾十年、上百年的老樹根。我媽利用休息日,帶上乾糧就上山,硬是把粵北山區的大山爬了一座又一座。那時沒有汽車,也沒有摩托車,從山上挖下來的樹根,盤根錯節體積巨大,得用自行車馱著騎行幾十公里才能到家。我媽就這樣,不斷地挖,不斷地裁剪,孜孜不倦地沉浸在她的創作世界裏。1987年,我媽的根雕作品《精彩表演》獲得了中國根藝展覽一等獎,作品《嫦娥的心願》獲得二等獎。

譚紅女作品《嫦娥的心願》,榮獲中國根藝展覽二等獎。

在挖樹根的同時,我媽發現,許多老樹的枝幹也長得蒼勁有力,一併挖回家種。種著種著,想著把樹改個造型更漂亮,這樣就開始了她盆景創作的萌芽,也開始愛上欣賞盆景。那時的工薪一族收入微薄,經濟能力有限,常常看上一個好的樁頭或一個好盆,心裏非常喜歡又無力購買。於是,她把自己種植多年又逐漸成型的一些盆景,拿去跟別人換樹、換盆。就這樣在交換中成長,在交換中開闊眼界,在交換中不斷進步,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盆景風格。

譚紅女作品《九裏飄香》(樹高79cm),榮獲第十一屆(彰化)粵港澳臺盆景藝術博覽會優勝獎。

我媽做盆景追求完美,向來堅持己見,不怕繁瑣,只求作品更精美。任何富有藝術價值的作品,都會因欣賞者的文化修養、個人偏好等產生不同的效果,盆景的製作也不例外。我媽的盆景作品《九裏飄香》,如果做成一棵造型普通的直幹樹,所有的枝條都能用上,10年即可成型。但她不忍將這麼好的樁頭做成平庸之作,硬是把所有的枝都裁掉,只留兩個新芽,讓它重新長枝,重新造型,一個芽做成托枝,另一個芽做樹頂和跌枝——那要長到何年何月才能成型呀!她就是一個那麼執著的人,這麼一折騰就是23年。許多盆景界的朋友都笑話她——有現成的不取,非要大費周章。現如今,這個作品《九裏飄香》獲得了多項大獎,讓無數觀者感歎其枝條的美妙。

譚紅女作品《藝海容星》(滿天星,樹高33cm)

我媽熱衷於與盆景界的朋友交流經驗。2016年初,她應邀出任廣東省盆景協會主辦的「嶺南盆景網」的超級版主,在網路上與全國各地朋友交流,人稱「佛山紅姨」。她不僅解答網上朋友提出的關於盆景種植、造型、養護等各種疑難問題,還不時把自己的盆景改造過程拍成相片,配上圖文,公布於眾。這些技法,都是她個人經過無數次試驗和經驗教訓後獲得的,然而她卻毫無保留地、不厭其煩地告訴網友。

譚紅女作品《疏風淡月》(黑松,樹高48cm)

譚紅女作品《相映生輝》(黑松,樹高140cm)

盆景製作比任何其他藝術創作都更難,因為盆景是有生命的藝術,每一盆盆景每天都在生長著,變化著,而它的生長不受人們意志的控制,同時又經受著環境變化的挑戰和考驗。盆景人既要有農民兄弟的種養技術,又要有藝術家的匠心巧思,還要有詩人的浪漫情懷……一個人想要弄出幾件經得起藝術考量的作品,確實很難。但也正因為這門藝術充滿挑戰,才讓我媽專注於它30餘年。盆景已經融入了她的生命,使她的生活每天都充滿期待。

她是我心目中永不凋零的「鏗鏘玫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