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印度官方宣布自研的QR-SAM地空飛彈系統第二次試射成功,這標誌著該彈離正式加入印度陸軍又更近了一步,它的第一次試射是在上個月的4號,同樣取得了成功。該彈的研發由印度DRDO(國防發展組織)和巴拉特電子公司聯合負責,飛彈本身是基於印度空軍的Astra中距空對空飛彈研發的,發展過程和我軍的紅旗64地空飛彈系統比較類似,但在配備對象和使用上,該彈和已經裝備解放軍的紅旗64又有很大的不同。
該彈的外形和印度空軍上周成功試射的Astra中距空對空飛彈非常類似,基本上沿用了Astra的外形,但在細節上做出了很多改進,比如彈體中部的主彈翼和尾翼改成了摺疊式,這樣就可以使用更小的發射箱,彈頭部分增加了鴨翼,尾翼由梯形改為近似三角形,這些改進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飛彈地面發射的飛行機動性。飛彈採用主動雷達制導方式,據悉導引頭是直接用的 Astra的 ,根據巴拉特電子的資料顯示,該彈配有數據鏈,所以飛行前段應該是火控雷達利用數據鏈引導,末端主動雷達開機後進入自導。
Astra中距空對空飛彈
印度空軍SU30MKI試射Astra中距空對空飛彈
飛彈根據目標性質不同有效射程也不同,根據巴拉特電子公開的資料,該彈最低射高30米,最高射高6000米,對飛行速度為300米/秒的目標最大攔截距離為30km,對速度500米/秒的目標的最大攔截距離為20km。
該系統以營為基本作戰單位,在標準配置下,每個營配備4輛裝有6發飛彈的發射車,一輛火控雷達車,一輛預警雷達車和一輛指揮控制車。火控雷達工作在X波段,對RCS(雷達反射截面積)為2平方米的目標的最大有效探測距離為80km,距離解析度為30米,方位角解析度為3度。預警雷達工作在C波段,對RCS為2平方米的目標的最大有效探測距離為120km,距離和角度解析度與火控雷達一樣,兩種雷達所探測目標的速度均不能超過700m/s(也就是兩馬赫多一點)。三個QR-SAM飛彈營可以組成一個防空團,配屬一輛團指控車。
飛彈發射車
火控雷達車
印度的該型防空系統和我軍的紅旗64系統的發展比較相似,都是空空飛彈下地的產物,我軍的紅旗64就是由進口的義大利阿斯派德中距空空飛彈衍生而來,但是和QR-SAM不一樣的是,紅旗64是半主動雷達制導體制,飛行全程需要火控雷達的照射引導,而且我軍的紅旗64不是單獨使用,它和陸盾2000近防炮搭配組成了紅旗6A系統,配備對象是空軍部隊,執行的是要地防空任務,主要是負責紅旗9、S300遠程防空飛彈陣地和機場等重要目標的末端保衛任務。
我軍紅旗64飛彈
陸盾2000近防炮
而印度該型系統的主要配備對象是印度陸軍,他要執行的是類似我軍紅旗7的野戰伴隨防空任務,印度陸軍打算拿它來替換掉已經過時的前蘇聯薩姆8壁虎防空系統。總的來說,該型防空系統到目前為止還是比較順利的,但最終是否能成功定型,還有待觀察,畢竟該系統配套的指控和雷達等設備都還沒有完全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