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次和我說,她參加婚宴的時候,看到旁邊一個婆婆再給孫女餵飯,8個多月的小女孩,嘴裡塞著的竟是一塊肥瘦相間的條子肉!
因為自己有孩子,看到這個情況,就急忙問老人:這個肉這麼小的孩子還不能吃吧?
「雜不能吃呢,肉燉的多爛啊,你看入口即化,還擋饑。」
可是,可是,看到小女孩吃的正香,我也不好說什麼。
只是想到這個肉做的油膩膩的,小女孩的嘴巴一會也沒停歇,就為她的腸胃擔憂。
後來,聽說小女孩回去半夜就上吐下瀉的,得了急性腸胃炎。令人唏噓。
相較於這個婆婆圖省事不忌餵養法,我家鄰居的餵養方式,我想大家也不會贊成吧。
他們家翔翔現在6歲了,但是身體發育看著也就4、5歲的樣子,為什麼呢?
她說:三歲前我家翔翔除了喝奶根本沒有吃過大人飯。
我的天,她家是什麼情況?
她講:主要是寶寶出牙太晚,1歲才開始出牙,沒牙沒法吃大人東西,所以三歲前都是喝奶吃糊狀食物度過的。
其實他們的做法都不可取,首先老婆婆的做法,會讓小姑娘腸胃承受不住而出毛病;鄰居的做法,使寶寶的腸胃過於虛弱而影響生長發育。
太早和太晚都對寶寶不利,那麼,小孩子什麼時間才能吃大人飯呢?
醫生建議1歲前的寶寶,最好不好吃鹽,所以肯定不能吃大人飯,1歲後就慢慢可以了,因為吃健康的大人飯也有很多好處。
1、有味道,吃著香,能夠增強寶寶食慾。
長期吃過於沒味的寶寶飯,不利於寶寶味覺發育,適時吃上大人飯,會讓您的寶寶食慾增強,飯量大增。
2、鍛煉咀嚼能力,有利於牙齒萌出。
即使寶寶的牙齒還沒有長出,您也需要讓寶寶嘗試軟爛適中的食物,因為越不吃越不出牙,沒有牙齦的磨合,牙齒肯定不會直接長出來的。
有的小寶寶出牙過晚,就是因為輔食吃的太晚太少。
3、鍛煉咬肌,增強舌頭的靈活度,更有利於寶寶發音說話。
寶寶學說話不會一蹴而就的,舌頭靈活是必備條件。
4、跟家人同桌吃飯,比較有氛圍。
能夠帶動寶寶的積極性和學習模仿能力,更有利於寶寶早日學會自己吃飯,再也不用麻煩大人喂。
同時減輕媽媽帶寶寶的負擔,再也不用每次做兩鍋飯。
想讓寶寶吃大人飯,家長需要能夠遷就到小寶寶,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考慮到寶寶腸胃的承受能力,切忌過鹽過油過糖。辣椒、花椒等五香粉料等,不僅容易上火,而且長期食用對小孩大腦有刺激作用。
2、循序漸進添加原則,慢慢嘗試,切記寶寶吃的香就隨便吃,這樣很容易讓寶寶腸胃吃出毛病
3、家庭飲食習慣比較健康,葷素搭配合理,口味清淡。做飯以蒸和燜為主,軟爛適中。這樣是最好的。
點選以下圖片,進入我們粉絲團給我一個讚,更多育兒、孕育、親子相關文章等著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