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經常疼?兩塊生薑,一碗酒,病痛全趕走!

@ 2017-07-05

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有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此外還有痛風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等類型。

關節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因為會造成患者在生活、工作上的多種不便,因此常被人提及。最可怕的是,關節炎的致殘率非常高,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會導致殘疾。其中,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致殘率3年可達70%,骨關節炎會致殘率高達53%;強直性脊柱(椎)炎病大約有60%以上出現髖關節受累,而失去活動功能。數據顯示,關節炎已經成為導致殘疾的第一大慢性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關節炎病犯疼痛難忍,下面給大家分享幾個生薑小妙方可以有效緩解關節炎疼痛!

1、生薑高粱酒

取兩瓶高粱酒,把500克左右的老薑洗凈後,剁成薑末,用高粱酒浸泡半個月左右。然後用兩條毛巾浸在這種藥中一晝夜,第二天把毛巾絞乾;或放在太陽下曬乾後,把毛巾綁敷在患處,兩條毛巾輪流調換。

2、生薑麵粉白酒

關節疼痛時,可將30克生薑搗爛,加30克麵粉、適量白酒,調勻後敷在患處,連用數日,可起到活血散寒,舒筋通絡的作用。

3、姜芋糊

生薑、芋頭等量,芋頭削皮切碎,搗爛如泥,生薑搗爛絞汁,同攪拌,再加入適量麵粉,攪如糊狀,依患部大小攤於布上貼患部(如在冬季宜加溫後貼),一日更換2次。此藥效果很好,屢獲著效。注意此藥須臨時配,當天使用。

中醫認為,生薑性辛溫,有驅寒、活血的功效;酒本身有舒筋活絡的作用,自古以來就有「酒為百藥之長」之說,也是炮製中藥的常用輔料。關節炎多因感受風寒之邪,以寒性體質者為多,表現為天氣寒冷或陰雨天氣時疼痛加重。生薑可以發散風寒,泡酒後增加了驅風寒、通經絡的作用,生薑與酒共同舒筋活血、緩解疼痛,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一定理論依據。

美國科學家選取247例存在膝關節症狀的骨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給予生薑提取物口服2次/日和安慰劑治療,共持續6周。結果發現,治療結束後, 治療組中站立痛明顯好轉的患者所占百分比顯著高於安慰劑組(p=0.048),站立及行走時平均疼痛的減少也是在治療組比較顯著(p=0.005及 p=0.016)。科學研究發現,生薑中含有一種特殊物質與水楊酸很相似,防止血液凝固的效果十分理想,而且也能治療關節炎。

 

溫馨提示:

久坐不動的上班族要利用工作時間多運動,如果已經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最起碼每隔30分鐘就要起來活動一下有疼痛感的關節,以免情況再加重。平時還得控制自身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飲食的酸鹼平衡對於關節炎的治療及併發症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鹼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