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讓你腦洞大開的「古董級」科技產品

@ 2017-07-05

今天的智能硬體多如牛毛,數不勝數,一個個都非常好玩。但是你見過那些元老級的智能產品麼?就「酷」而言,其實它們一點都不比今天的產品遜色,有的甚至非常異想天開。今天我們就帶大家看看以前的那些「老古董」,相信一定會讓你為之一振。

迎面走來的,是由固特異公司在 1916 年打造的發光輪胎,採用了特殊的製作工藝,用半透明橡膠打造外胎,將燈泡安裝在輪胎內部。通上電後,4 個輪胎就能照亮整條大街,比《速度與激情》中的什麼「發光底盤」的改造車要炫酷不知道多少倍。

下面這貨是 1957 年的產品,哪怕放在今天來看,它依然非常前衛,好像是人類在火星上用的東西。整車的造型非常圓潤,完全沒有現代割草機的那種攻擊感,顯得非常友好,駕駛艙有一個非常大的玻璃罩,能帶來非比尋常的超大視野。

它採用的是類似戰鬥機上的拉杆操作,側面有一大堆控制按鈕,可以實現非常多的功能:可以開燈,打電話,控制空調,甚至能做一杯夏日冷飲!

這不是電蚊香,它是一款奶罩,而且是電動的,至於為什麼做成蚊香的造型,大家自己想吧 ... 奶罩中間有個振動器,可以發出有節奏的震動,據說每天佩戴可以幫助豐胸和塑形,打造飽滿堅挺的雙峰。

喝湯專用勺,再也不會用嘴吹到缺氧了,而且眼鏡也不會起霧。中間還有一個按鈕,當湯涼下來的時候可以隨時關閉風扇(不然葉片啪啪打臉)。

可惜當時沒有藍牙和 App,如果放到現在,就可以做成無線的湯勺,通過 App 調節風速,說不定還能拿筆融資呢。

1931 年的設備,可攜式草帽收音機,那個年代可沒有現在的耳塞子,平常把收音機頂在頭上,可以隨時知道股市的行情和賽馬的進展。

防毒嬰兒車,1938 年的產品,感覺更像個棺材 ... 當時空襲會帶來各種煙塵和有害氣體,於是有人為自己的寶寶製造了這輛嬰兒車,並安裝了特別的空氣過濾系統,感覺這貨放到霧霾天的北京一定有的賣 ...

1931 年的獨輪車,時速可達 150 公里 / 小時,由瑞士工程師發明。事實上,獨輪摩托和兩輪摩托是在同一個時代出現的,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有它的身影。這款車採用內燃機驅動,人和驅動裝置全部都內嵌於一個大輪子裡邊,重心非常低,有利於高速行駛。

這是早期的車載導航系統,誕生於 1932 年,那時可沒有什麼衛星定位,你必須事先將手繪的地圖裝到導航器里,與儀錶盤相連接。

它能夠匹配汽車的行駛速度,自動滾動顯示當前的所在位置。當然這種地圖的製作成本極高,也不能滿足複雜的道路信息展示,你要換個城市還得買個新地圖。

這不是馬桶 ... 這是足式橡皮艇,是一種充氣船,誕生於 1915 年。相比於小木船,它更輕更便攜,人可以把腳套進去,坐著也更舒服,周圍有很多掛東西的掛鉤,可以放船槳等等,適用於捕魚和狩獵。

這些產品看起來荒誕不羈,但它們都是非常有創意的嘗試,在當時具有實用價值,有些也給後來的產品開發提供了靈感和借鑑。

現在的智能硬體也有很多不靠譜的東西,但時間會證明一切,而那些被淘汰的、被遺忘的奇葩產品,或許在 2050 年,也會出現在類似的盤點文章中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