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離譜!! 台灣新課綱中國史大縮水,連「辛亥革命」都沒有~~玩「去中國化」玩到走火入魔,太過份了!!

@ 2017-07-05

太離譜!!  台灣新課綱中國史大縮水,連「辛亥革命」都沒有~~玩「去中國化」玩到走火入魔,太過份了!!

 

     馬英九跟民進黨玩君子,愛惜羽毛怕被民進黨罵,下台前「1分鐘」才遲遲修改課綱。而民進黨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改課綱,民進黨才不跟你國民黨玩愛好虛名的偽君子那一套呢!

     3日,台「國教院」公布「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高中歷史的中國史不但從原本一冊半縮減為一冊,還擺脫傳統朝代史,改放在東亞脈絡中。為此,有學者指出,新課綱把中國歷史的架構完全拆解,連「中華民國」、「辛亥革命」、「八年抗戰」都看不到,還美化了日本侵台的歷史,這就是「去中國化」的深化,搞「文化台獨」。

          據《中時電子報》報道,台灣新課綱草案中規定,未來台國高中歷史、地理教學將採取專題式教學,主要放在台灣近500年的脈絡,並將中國放在東亞脈絡來討論。

以高中歷史為例,中國史被置於「中國及東亞的交會」主題中。國高中地理科則分別將台灣置於「台灣與世界」及「世界中的台灣」的脈絡,用以強化台灣主體性,降低與中國史地的連結。

     上海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倪永傑指出,這其實就是蔡英文當局在建構「台獨」史觀。他們將台灣新課綱刻意切割台灣史與中國史,故意區分台灣人跟中國人,描述現在台灣人構成是多元民族,荷蘭人、鄭成功甚至東南亞來的,不僅只有漢人血統。

     此外,新課綱中不僅說中國歷史部分都是黑歷史,將鄭成功、清朝及國民黨講成「外來統治」,還美化日本侵台的扭曲歷史作為,將「日本侵略」改成「進出台灣」,「戰敗」改成「終戰」,「日據」改成「日治」,不提對日抗戰歷史。倪永傑認為,這就是在搞「文化台獨」。

     台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王仲孚也指出,新課綱把中國歷史的架構完全拆解、連根拔起,脫離歷史教育常軌,「傷害很大」,王仲孚說,課綱中也看不到「中華民國」、「辛亥革命」、「八年抗戰」,很難不令人懷疑這是「去中國化」的政治思想改造運動。

     他還補充說,更何況放在東亞的脈絡教中國史,坊間根本沒類似參考書,大學歷史系所課程也非這種架構,教科書怎麼編?老師能教得好嗎?史學基礎薄弱的國三生升上高一,能適應這麼「高層次」的教學嗎?高中生將來念歷史系,也恐難銜接。歷史是文科之母,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部」應從長計議。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林滿紅,曾協助台「教育部」檢討微調課綱,她說,不需要把新課綱戴上「去中國化」的帽子,但她更關心的是,課綱寫得太精簡,是否能把真正的精髓寫進去、又是否能編好教科書?「國教院」應培訓專門的學者寫教科書,而非像現在,任由書商請教授編,教授再發包給一知半解的研究生,怎能編出好的教科書?

          對於這些疑慮,台「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回應說,等課綱完全定案後,「教育部」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就會跨司處擬出編書、師資、評量等配套,大家不用擔心。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上個月這個「台獨」新課綱遭台媒曝光後,遭到了台灣網友的嘲諷和抨擊。

     有人表示,這是「數典忘祖,太悲哀了」。也有人質疑,以後講著中文,寫著漢字,過著春節時,要如何跟自己的小孩解釋。

     據了解,在上世紀60年代,被稱為「台獨教父」的史明曾撰寫過《台灣人四百年史》,這部書被稱為「台獨歷史教科書」。

     如今現在蔡英文當局新課綱草案所謂要構建「台灣最近五百年脈絡」,就是以《台灣人四百年史》為基礎,加上本世紀以來民進黨推動「台獨」的痕跡,拼湊成「台灣五百年脈絡」。

     這是完全拋棄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傳承,把台灣的歷史從荷蘭、西班牙人佔領時期算起,企圖以此「證明台灣與大陸沒有傳統的中央與地方關係」,這是「台獨」的一貫伎倆。蔡當局這次修改課綱,是要把這個觀念「貫徹到底」。

     而對於民進黨當局每逢上台,勢必操弄的文化「台獨」小動作,國台辦發言人曾屢以告誡,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反對「台獨」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對於有些人試圖在文化教育領域推行「去中國化」的「台獨」分裂活動,割斷兩岸同胞的血脈聯結,兩岸同胞應保持高度警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