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恐分子將長矛刺進特戰隊員嘴裡,倒地瞬間果斷開槍!

@ 2017-07-04

 

勇士的步伐永遠向前

央廣網新疆7月4日消息 (王國銀 記者郭林雄 孫崇峰 路恆)武警新疆總隊第四支隊特勤中隊組建24年來,數十次執行反恐、處突、維穩任務,為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做出了突出貢獻。

特勤中隊指導員楊皓表示,在新疆反恐鬥爭一線,特勤中隊當先鋒,打頭陣,多次給暴力恐怖勢力以毀滅性打擊。

官兵正在進行山地追捕

問題一:面對血與火的洗禮,面對生死考驗,官兵的膽氣來自哪裡?

2015年9月18日,一夥暴恐分子在砍殺了二十幾名礦工後,又設伏殺害4名公安人員,而後潛逃至天山深處。特勤中隊官兵與當地公安幹警多路出擊,展開抓捕行動。

他們戰嚴寒、趟冰河、翻達坂、攀峭壁,持續奮戰56天。一些搜索區域緊貼峭壁,只有20厘米寬,下面就是萬丈深淵。在執行任務中,先後有8匹運送物資的馬墜落山崖。

見紅旗就扛叫響跟我上

五十多天的時間裡,官兵們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山地對暴恐分子進行全天候搜索,對官兵的心理、體能、意志、耐力都是一個嚴峻考驗。

由於搜索範圍不斷擴大,給養出現困難,搜索分隊官兵靠一塊壓縮乾糧堅持了兩天。

狙擊手隨時狙擊目標

特勤中隊戰士劉川:直升飛機它是每三天空投一次,有一些地方信號根本就不好,它空投不是很準的,有一些投到地面上不一定經過的部隊能找到,所以那個壓縮乾糧是很金貴的,就是這樣,一個富裕的家庭正常的話是吃干米飯,但是你沒米的時候你是可以把它熬成稀飯喝的。我記得我們教導員,一包壓縮乾糧可以讓我們10個人吃兩天左右,因為他把壓縮乾糧的硬塊刮成粉,讓我們用鋼盔,下面那個水還是渾濁的,就是帶白色的那種水熬成那種湯讓我們喝。就這樣我們,把那三天熬過來了。

泥地訓練

在追蹤到暴恐分子藏匿地點後,官兵們把握戰機、果斷出擊,一舉擊斃負隅頑抗的暴恐分子

那年8月,新疆南疆地區發生一起暴力襲警事件。特勤中隊接到命令,搜捕暴恐分子。

就在搜索一片玉米地時,3名暴恐分子突然從莊稼地里跳出,其中一人,手持長矛向特勤中隊班長劉志軍刺來。鋒利的長矛刺進他的嘴裡。在仰面倒地的同時,劉志軍果斷開槍,當場擊斃2名暴恐分子。

沙漠裡的武裝越野訓練

劉志軍:我當時穿得是鋼盔、防彈衣,他沒有朝我的身上刺過來,他直接拿著長矛,直接朝面部,因為你身上暴露的位置,除了胳膊腿就是面部,直接朝面部就刺過來了。扎過來以後我的意識就是閃,正常下意識就是往後閃拉槍機,一個往後一閃,拉槍機,然後開槍。這個時間可能也就是一秒兩秒鐘的時間,根本就來不及多想,如果你稍微慢一點,他可能撤回去,第二下又來了。當時戳了我以後,我就感覺到自己受傷了,就覺得自己牙齒掉了,沒感覺到疼。

徒步涉河

問題二:數十次出色完成反恐、排爆、處突任務,他們決戰決勝的底氣來自哪裡?

在特勤中隊,每季度都要進行一次「魔鬼周」極限訓練,出難題、設變局,挑戰極限,全面鍛鍊摔打官兵臨機處置、快速應變能力,錘鍊官兵臨危不懼過硬素質。

近年他們緊貼實戰,加強搜捕圍殲、精確狙擊、偵察觀測、識爆排爆等反恐專業訓練,創新人裝結合、快速排爆等20餘種實戰訓法。他們把練技術與練戰術,練指揮與練協同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反恐實戰能力。

協同作戰

武警新疆總隊第四支隊特勤中隊中隊長劉琳:「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這句話,就是在戰場上成功的完成各種急難險重的任務,如果沒有平時的刻苦訓練是根本完成不了的。

我們把更多的汗水,甚至是血流到訓練場上。人均負重35公斤,每天訓練要求是冬天不少於12個小時,夏天不少於18個小時,只有在這種不斷的超越自我、突破極限,才能對身體素質達到一個質的提高。

不拋棄不放棄

為加強反恐專業研究,他們在中隊建立反恐專研室,對這些年中隊及兄弟部隊反恐戰鬥進行復盤和戰例分析研究。

劉琳:通過這些案例分析、戰例總結來分析每一次戰鬥,對戰鬥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下一步該如何去解決,包括一些國外跟我們關係比較密切的一些案例,我們去研究、去分析,從而實現打一仗進一步的效果。

戰火洗禮中的反恐勇士

特勤中隊組建24年來,在戰鬥中磨礪成長,先後榮立集體一等功和二等功各1次,所屬二班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7人榮立一等功、11人榮立二等功,2人被表彰為「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為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做出了突出貢獻。

武警新疆總隊第四支隊支隊長韓輝:我們駐疆武警官兵時刻牢記習主席囑託,加大針對性演訓力度,提高部隊快速反應,綜合應對能力,在反恐維穩鬥爭中做到先發制敵,決戰決勝,更好地維護邊疆地區安全穩定,促進新疆更好、更快發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