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出生的他人在北京,是原古典式摔跤北京隊隊員,他說,怎麼介紹才是炫耀、怎麼介紹才是詳細、怎麼介紹才是不平庸、怎麼介紹才是特色、那就是不如不介紹、滿足我的不是70個字體。
夢想不是虛構,而是自己鑄造的,這才是最華麗的低調,滿身肌肉宛如雕刻。
我們都曾幻想,在幾年或幾個月內練成照片中的樣子,於是給自己暗暗下定目標,起早貪黑刻苦訓練,強迫自己改變生活習慣,每天沙拉雞胸加米飯,低油低鹽低控碳水,生活難受歸難受,但外觀效果好像確實不錯。但是然後呢,會一直保持這種生活狀態嗎。多吃了一碗米飯,體脂會不會高。旅行半個月沒地兒練,肌肉會不會掉,所以去不去了?這些顧慮,誰沒有過。但問題來了,我們的生活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自由了還是受限制了?
所以還是那句話,搞清楚健身的本質:生活的目的不是為了健身,健身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只需要放平心態,把健身當成自己一輩子的一個生活習慣,然後找到和生活的一個平衡點,讓自己可以堅持一輩子,從而不斷自律進步。勿讓生活服務於健身,除非你是職業運動員。只要你以平常心對待,找到平衡點,養成這種習慣並堅持下去,不用想結果,它一定會給你最好的回報。
該幹嘛幹嘛去,你若賣菜,它能讓你更有效率地賣。你若賣魚,身上散發出的正能量和其他賣魚的完全不一樣。你若談對象,天知道你有多可愛。心態決定姿態,姿態需要可愛。
文:Eric
當你開始習慣上健身房運動、鍛鍊肌肉,過一段時間發現效果不彰,到底是哪裡出錯呢?對健身新手來說,有些習慣錯誤可能阻撓你健身成果,由健身記者Adam Bornstein所提到的5個常見錯誤,看看你是否也犯了這些錯誤?
1. 訓練次數落在同樣範圍
當你習慣每組健身次數為6-12下時,肌肉會逐漸記住你的運動能量,間接所產生的效果也會有限,因此建議提高每組的次數,如一組提高到20下,或是增加組數,加強肌肉耐力。
2. 只做相同訓練
當你過度依賴同樣的器材訓練,肌肉會習慣記住動作,事實上肌肉喜愛學習不同的運動動作,因此建議在鍛鍊身體同部位的肌肉時,可以使用不同器材,來加速健身成果。
3. 只做單關節訓練
許多人習慣用啞鈴練習部位肌肉,這樣的單關節訓練雖然可以讓目標肌肉更專注練習,但建議還是搭配多關節訓練(例如槓鈴推舉),才能有效達到全身肌肉的鍛鍊。
4. 單一組數的訓練
一樣的道理,當你每樣器材只做一組的訓練,健身效果當然有限,建議依照身體能量累積的步驟,提高組數,或是調整健身速度,都能加強肌肉的反應能力。
5. 做太多有氧運動
當你進行完高度的重量訓練後,若再密集有氧運動,會讓身體無法負擔,因此也對健身效果產生影響,若真的要用有氧運動來調整心肺,可採漸進較溫和的訓練方式,才不會影響到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