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一戰略決定做的多麼明智,引進遭F-22「羞辱」的蘇-35有大用

@ 2017-07-03

最近,美國權威航空周刊報道,首次披露美空軍F-22戰機在敘利亞上空執行任務利用隱身性能壓制了俄空軍蘇-35戰機的細節。據報道稱,F-22多次利用隱身優勢在俄飛行員完全沒有發現的情況下抵近蘇-35,然後用無線電警告俄蘇-35離開美國「不希望其出現的空域」,一度帶給了俄飛行員不亞於伴飛桶滾「羞辱」的壓力。

然而,近日有消息稱,中國再次接收了俄方的4架蘇-35戰機。按照合同計算,自2016年底起俄方交給中國首批4架蘇-35後,2017年俄方應向中國交付是10架蘇-35,說明了年內還要交付給中國6架蘇-35。

資料圖:資料圖:中國引進的4架蘇-35

從以上消息來看蘇-35難以對抗F-22,此前曾有報道稱蘇-35裝雪豹E雷達可探測四百公里的隱形戰機。但事實證明,蘇-35的雷達並不能有效的探測F-22隱形戰機。那麼中國為何還要引進蘇-35戰機呢?

中國引進蘇-35也是大用途的,一是蘇-35作戰半徑1580公里,可應對南海的防空需求。二是對蘇-35裝配的AL-35FM發動機感興趣可借鑑促進我國產航發的進步。另外,中國引進蘇-35不是要讓其與美國的第五代隱形戰機對抗,而是要提升解放軍現役的三代戰機的水平(此三代要機是指西方稱為的四代機),去執行與敵對國家的戰機相抗衡任務(除了第五代隱形戰機),其它隱形戰機將交由中國殲-20戰機負責。

資料圖:俄軍機彈射

所以說中國早期拚命大力研發殲-20的戰略決定是多麼明智,如今已正式服役我國空軍。近日,殲-20戰機的喜訊不斷,據報道,殲-20已經批量生產了,加開第3條生產線,到2019年底,成飛將擁有第4條生產四代隱形戰機的生產線,按照初期每條生產線月產量1架速度,到2017年底殲-20的產量可能達48架。

資料圖:中國某地機場出現了四架殲20戰機

隨著生產工藝和工作人員順手,生產線增加,月產量更會更高,2018年月產量可能達到6架以上,甚至可達到10-12架左右。據消息稱F-22的生產線不會啟動,那麼中國只需幾年時間殲-20的數量可直追F-22。

殲20裝備各種先進技術其性能已媲美或趕超F-22,到時中國空軍入列了大量的殲20,就可終結美軍空中30年的優勢。據有關媒體報道,中國的六代機也正在研發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