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倍音速的中國新型飛彈封鎖美航母進第一島鏈
小溪
近日,網上有媒體報道,中國10倍音速的新型飛彈可封鎖美航母進入一二島鏈,而其關鍵正是中國的東風21C&D中程反艦彈道飛彈和東風26中遠程反艦/對地兩用彈道飛彈,其覆蓋面積可達關島以西海域,對航母構成了實質性的威脅,但就其實質而言,威脅與否是相對的,正因為美國的航母威脅到了別人,所以別人才發展出反艦彈道飛彈來威脅美國航母,這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相互螺旋上升的結果。而就反艦彈道飛彈的背後看,遠不止反艦彈道飛彈本身那麼簡單。
就反艦彈道飛彈的起源看,其來自於前蘇共領導人赫魯雪夫的名言,航母都是海上的活棺材,當時人們都以為這是赫魯雪夫的戲語,但就其註腳來看,赫魯雪夫所依仗的是當時切洛梅設計局推出的反艦彈道飛彈方案,但表面上的簡單容易,做起來卻談何容易,首先是航母的發現難,要發現航母就必須有相關的對海觀測衛星,在幾百公里或者幾萬公里的地球軌道上要發現一條航母談何容易,可以說航母在衛星圖片上比針眼還小,而發現後,還要實時傳輸,否則航母以32節的航速航行就跑了,要始終盯著航母,最好的辦法還是把衛星布置在距地面三萬六千公里的靜止軌道上,這樣能時刻不放鬆對航母的監控,而這又對離地更遠的靜止軌道衛星的解析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前蘇聯的結果是發展出了採用核動力的神話衛星系統,但隨著蘇聯的解體,這個系統如風中殘燭,最終歸於解體。
而俄羅斯之後的計劃只是其龐大計劃的很小一部分,即藤蔓系統,目前該系統僅部署了兩顆代號蓮花的衛星和兩顆代號芍藥的衛星,相對於之前龐大的神話系統,只是杯水車薪,俄羅斯的反艦彈道飛彈體系的衛星對地觀測網最終成為了一張破網。而中國之所以有底氣亮出反艦彈道飛彈的底牌,是基於中國建立了完善的衛星和地面遠程偵測系統的結果,這是目前俄羅斯所做不到的,而美國雖然有類似系統,但世界上最龐大的航母艦隊屬於美利堅合眾國,所以它也沒有必要發展反艦彈道飛彈。而發現是一回事,彈道飛彈的精度又是另一回事,在全球定位系統出現之前,所能採用的對航母的攻擊精度定位,只有靠慣導和飛彈頭部的主動探測頭來制導,可以說其精度是很差的,而全球定位系統特別是中國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這可以說是補齊了中國反艦彈道飛彈的最後一塊短板。
小溪指出,技術無止境,你在發展,別人也在發展,這不,中國近幾年來立足於多次進出大氣層的桑格爾彈道水漂彈的發展,為彈道飛彈研發設計了代號WU-14也稱為DF-ZF的帶末端制導和變軌的彈頭,這也是反艦彈道飛彈的精度和射程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桑格爾彈道彈頭的實現,真正實現了彈道飛彈彈道和巡航彈彈道結合的結果,使中國的反艦彈道飛彈未來更具攻擊性和遠程性,而其背後的功臣無疑是中國達到9馬赫以上JF-12激波風洞,而未來,中國將發展達到20馬赫的更高馬赫數超音速風洞,前路漫漫,目標無止境,中國反艦彈道飛彈必將再上征程,創造出新的輝煌!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