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Frank,右:Jerry
我叫Jerry,是一枚標準的摩羯座同志准大叔,我的那位叫Frank,我們倆現在一起在上海創業,致力於為同屬於LGBT群體的兄弟姐妹們提供家庭和生育醫療方面的服務。這篇文字,記錄了我們倆之間從相識到相戀到有了共同事業這個過程的小故事。我們的感情,儘管還沒有經歷過經年累月的歲月磨礪,但和絕大多數走到一起的同志伴侶一樣,充滿著歡笑和淚水,有爭到面紅耳赤的一刻,也有燭光紅酒的浪漫時光。
我們經歷了異地戀、共同創業、出櫃、訂婚,到現在已經通過美國合法第三方輔助生育的方式,開始了漫漫生娃路。一路上我們有許許多多的故事點滴和人生感悟想要分享給有同樣願望的朋友。
相遇相識
我們的第一次見面,其實平常到不能再平常,既不是「手機小軟體有約」,也不是在酒吧夜場的激情邂逅。那是一場在上海舉辦的關於LGBT群體組建家庭的公益講座,Frank是打扮得帥帥的主持人,我是台下認真聽講的吃瓜觀眾。那天我們之間說的唯一一句話是我對他說的「不好意思」,因為我起身去衛生間,他正巧站在我身邊擋了路……於是第一次見面連對方的長相都沒有記清楚。
幸好活動結束後,大家拉了一個微信群,一起交流一些同志組建家庭生育孩子方面的話題,也是在微信群里我們倆開始有了互動。一開始幾天就發現兩個人有很多想法都高度一致,覺得能遇見一個三觀高度一致的人真是不容易呢,漸漸聊開了,膽子也肥了,就開始順便發發自己的照片(很正經的照片,咳咳)給對方瞅瞅。
剛認識的那一段時間,我是深深體會到「一見鍾情」是怎麼的一種體驗,那是一種每時每刻都想著對方的牽絆,想著和他聊到深夜後溫柔的互道晚安,想著他在清晨發來的早安問候,想著他有點壞壞的笑容和不太明顯的六塊腹肌……在飆升到噼啪爆表的雄性激素的影響下,甚至晚上入睡都有困難,要輾轉反側好久才能睡著。於是在人類情感和動物本能的雙重催促下,我就向他表白了。
相約相戀
確定要開始戀愛關係之後,我們面對的最大困難就是兩個人身處相隔千里的兩座城市,一個在上海,另一個在深圳,當時真不知道從哪裡來那麼大的勇氣,就這樣決定要和對方談一場轟轟烈烈的異地戀。
我們的第一次正式約會,距離我們第一次見面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但第一次約會的意義,對我們來說非同尋常。因為我們相聚在香港參加了香港同志驕傲大遊行,從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到上環碼頭,一路上我和Frank揮動著彩虹旗,隨著洶湧的人潮一邊呼喊同志平權口號,一邊接受路邊香港民眾送來的掌聲,這一切對於曾經深櫃多年的我來說,感覺既新鮮又自信,這種自信來自於對自己同志身份的徹底認同,也來自於對我們兩個人未來的信心。第一次約會,我們倆卻表現得如同相識已久的伴侶一樣,沒有拘束也沒有陌生感,也許這就是一種天生的默契。我們的第二次相聚,居然還是在香港,Frank以家屬身份陪我參加了我的MBA畢業典禮,我們真是和東方之珠結緣了。
兩個喜歡旅行和戶外活動的人走到一起,自然少不了攜手游天下的情節,我們一起去馬來西亞沙巴考潛水執照,去泰國曼谷逛周末市場,沿著深圳海灣騎單車,去成都看大熊貓賣萌。儘管分隔異地,而且我們心裡知道,因為工作的原因,這樣異地的狀態或許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下去,但我們倆都還是儘量爭取每個月能見上幾次,或者是利用出差的機會匆匆見面,或者是飛去對方的城市共度一個周末。就這樣大半年時間,我們給航空公司貢獻了不少利潤(哈哈)。但說真心話,異地戀確實不輕鬆,儘管每天我們倆有聊不完的微信和視頻,但那種想見面卻不得不等待時機的感覺,有時挺讓人抓狂的。也正是因為這樣,在異地戀大半年之後,我們開始考慮要改變當下的生活和工作軌跡,讓兩個人能夠在一起朝夕相處。
相處相伴
兩個人要到一起相聚,遠非想像的那麼簡單,這意味著我們中的一個不得不放棄自己現在優越的工作,並離開自己熟悉的城市。在創業之前,我們倆都在金融行業工作,一個在銀行,一個在風險投資機構,年過而立的我們都已經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得到了一定的認可,這時要離開自己駕輕就熟的工作,對我們倆中的任一個來說都不是能輕易做出的決定。但這都不是問題,戀愛中的人永遠是衝動的……於是,我們倆商量下來的結果就是,兩個人一起辭職,一起在上海開始屬於我們自己的事業。
我們真正意義上住在一起的同居生活,是在美國洛杉磯開始的,那時我們都辭去了之前的工作,為了創業項目的順利開展,我們來到美國呆了兩個月時間,熟悉業務流程外加拓展合作機構。工作之餘,我們過上了居家的夫夫生活。美國的漢堡披薩沒吃幾天腸胃就提抗議了,於是我們一有時間就去當地的華人超市,買菜買肉買生抽,回家自己做了吃。儘管兩個人的廚藝都不錯,但在下廚的積極主動性方面,我還是更勝一籌。當然了,洗碗的光榮任務都是由Frank來執行了(哈哈)。
在美國的那段時間,我們也有機會接觸到很多LGBT公益組織,了解到美國在改善LGBT群體平等權益和提升社會認知度方面已經取得的成功,也是促使我們進一步意識到把自己的事業和LGBT群體聯繫在一起的意義。我們一起去參加了洛杉磯和舊金山的同志大遊行,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同志驕傲遊行之一,給我們帶來的是各種震撼;我們也拜訪了好幾對同志伴侶,他們相濡以沫幾十年,孩子都已經很大了;我們也和美國當地的華人同志組織一起舉辦公益法律講座。也是在美國,我們倆的關係也更進了一步,在加州一號公路的海岸美景邊,我們給對方帶上了訂婚戒指。
從相隔千里的異地戀變成每天24小時都在一起,這樣的轉變帶來的影響最快就體現在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上。我的性格上偏內斂,Frank開朗健談,但骨子裡我們倆都是主見都很大的人,有時甚至有點固執。為了更好的適應對方,我們也花了不少功夫來磨合。現在我們在上海的創業公司成立已經將近兩個月了,每天我們一起同進同出,過著朝九晚九的夫夫生活,為了一份屬於我們自己的事業忙忙碌碌。我們與今天看到一句話覺得說得很好:相似的人適合一起風花雪月,互補的人才適合慢慢變老;相同的人在一起只是平面,不同的人在一起才是世界。確實如此不是嗎?
去美國生我們的寶寶
隨著兩人感情進入穩定階段,我們和身邊其他的一些同志伴侶一樣,開始嚮往擁有更完整的家庭生活。擁有自己的孩子,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在我們看來會是一件非常快樂和有滿足感的事情,同時也會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人生抉擇。可以預想到的,兩個爸爸帶著娃一起生活,我們會面臨來自家庭和社會的不理解、孩子的生活、教育培養以及經濟壓力等各種困難……但這一切與我們所期待的那種幸福感相比都算不上什麼了。
我們花了不少功夫來了解同志伴侶如何通過合法且合乎倫理道德的途徑來生育自己的後代,最後我們決定了去美國通過輔助生育試管嬰兒方式來生育自己的後代,不論是從法律保障、醫療成功率和對LGBT群體的友好程度,美國應該是當下全世界最優化的一個選擇了。赴美輔助生育,也是一個複雜而漫長的過程,要打交道的機構太多了:美國醫院、、卵子捐贈機構、愛心媽媽機構、律師事務所、保險公司、信託機構等等,每一個機構都是整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整體銜接好才能確保順利推進。這時候能有一家比較靠譜的赴美輔助生育諮詢協調機構的介入會幫上很大忙。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前期了解,還有接下來與愛心媽媽機構的溝通,我們目前已經正式啟動了我們的赴美輔助生育之旅。我們在2016年6月份時前往美國生育診所進行了取精操作,也見到了我們的主治醫生,一位說話溫柔風度翩翩的資深生育醫療專家,本身是同志身份的他,對待我們更是特別友善。我們的輔助生育流程目前進展的很順利,我們倆都在期待著我們共同的寶寶誕生。
現在我們一同在一家致力於為LGBT群體提供合法生育服務的公司——美中橋工作,現在已經幫助幾百個同志家庭完成了家庭夢想,成功抱到了自己的寶寶,也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有意願擁有自己寶寶的LGBT的朋友們。
接下來我想給懷有生育夢想的同志朋友公布一個好消息…
美國聖地亞哥生殖中心(SDFC)試管嬰兒專家醫學博士Dr.Said Daneshmand親臨中國進行巡迴分享,講解美國試管嬰兒技術,合法的性別選擇,卵子捐贈,輔助生育等等。SDFC擁有自己的卵子捐贈庫,可以節約卵子捐贈服務費及差旅費高達1萬多美金。
自1989年SDFC成立至今,已超過4000個寶寶在此誕生!SDFC依託試管嬰兒、植入前遺傳學篩查、輔助生育等最先進技術,幫助不孕不育家庭生育後代。由專業試管嬰兒專家、胚胎學家、麻醉師組成的專業團隊只為幫您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