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自1840年之後逐漸病入膏肓,古老的帝國飽受各國列強欺凌。其中,最大的領土危機在北方,尤其北極熊俄羅斯,數十年間通過各種不平等條約鯨吞了中國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並直接導致中國喪失了東北方向的出海口,而羸弱的滿清政府對此無能為力。
清末局勢圖
北極熊夢寐以求的黃俄羅斯計劃
新疆淪落
1860年代,中國大地戰火四溢,從南方的太平天國,到陝甘回民暴亂,以及華北捻亂等,一片亂局之中,西北部分割據勢力趁機起事,相互攻伐。其中,喀什噶爾的封建主金相印為了兼并漢城(今疏勒),向浩罕汗國求援,結果,潔罕汗國大將阿古柏率大軍於1865年侵入南疆。阿古柏在南疆地區大肆攻城掠地,不斷擴充勢力,並勾結英俄兩國,獲取兩國的大力支持。到1870年,阿古柏控制了整個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區,而沙俄也趁火打劫侵占了伊犁地區,英俄兩國在新疆獲得了通商、駐使、設領事等特權,新疆面臨被肢解分裂出去的危險。
阿古柏操練軍隊
海防塞防的爭執
當時,對於新疆要不要收復,清朝政府內部意見不一,此時,太平天國運動平息沒多少,整個江南、華南被打成了一片廢墟,各國列強趁機不斷在華東華南割據租借、劃分勢力範圍,而被打殘的清政府面臨先對付海上威脅還是先解決新疆問題,李鴻章一派認為新疆相對不重要,遠離中原地區,對統治沒有多大影響,但是西方列強從海上而來的侵略卻危及統治中心,因此認為海防重要,需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而左宗棠一派,認為「海塞並重」,並且將新疆的防務直接聯繫到了清朝京師的防務上,即「保京師必保蒙古,保蒙古必保新疆」,這個問題牽動了清廷敏感的神經。最終,慈禧太后力排眾議,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決定收復新疆。
左李鴻章,右左宗棠
左宗棠收復新疆
從1875年5月清廷任命左宗棠督辦新疆軍務開始,到1881年收復被沙俄占領11年的伊犁地區,並在1884年正式成立「新疆省」,期間左宗棠主持新疆軍務5年半時間。
打仗最花的就是錢,由於鴉片戰爭後面臨「千年未遇之變局」,清廷財政上捉襟見肘,左宗棠非常艱辛的先後籌款5400萬兩白銀左右(含向洋商的借款本息),同時,左宗棠加緊採運軍糧、購置槍炮、彈藥、整頓操練軍隊,編組了一支6萬餘人的作戰部隊。
收復新疆
1876年3月,左宗棠從蘭州移駐肅州,制定「緩進速戰」、「先北後南」的作戰方針,命道員劉錦棠總理行營營務,率湘軍25營主攻烏魯木齊;提督徐占彪和張曜各率所部駐守巴里坤至哈密一線,防敵北竄東逃。阿古柏聞訊,以馬人得、白彥虎(均系陝甘回民義軍首領,失敗後逃新疆投敵)防守烏魯木齊等北疆要地,阻擊清軍;一部兵力守勝金台、辟展(今鄯善)一線,防清軍從天山南麓進攻;主力2.7萬人部署在達坂城、吐魯番和托克遜。
收復新疆
6月初,劉錦棠率部抵古城(今奇台),會合烏魯木齊都統金順部,於8日進扎阜康。白彥虎派兵拒守。劉錦棠、金順軍在大路佯動,21日夜沿小路偷襲黃田,24日進圍古牧地。28晨,清軍轟坍城牆,突入城內,全殲守軍數千人。翌日晨,清軍向烏魯木齊疾進,白彥虎等棄城南逃。爾後,金順率部西進,連克昌吉、呼圖壁,九月底克瑪納斯。時臨冬季,劉錦棠籌糧整軍,準備進軍南疆。
左宗棠收復新疆
1877年3月,張曜、徐占彪與劉錦棠收復吐魯番全境,阿古柏氣急暴病而死,其長子伯克·胡里繼位,令白彥虎防守喀喇沙爾(今焉耆)、庫爾勒等地,但清軍此時已成勢如破竹,9月一口氣收復南疆東四城(喀喇沙爾、庫車、阿克蘇、烏什)及附近各城鎮,伯克·胡里、白彥虎逃往俄境。隨後,左宗棠積極部署進軍伊犁。沙俄懾於清軍威力,在清廷多次交涉下,於1881年歸還了伊犁地區。至此,新疆166萬平方公里土地回歸朝廷,粉碎了英、俄吞併新疆的陰謀,最終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完整。
左宗棠收復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