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不乏力大無窮之人,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歷史上那些力能扛鼎之人!
大秦:嬴盪PK孟賁舉鼎(重達千鈞)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趙氏,名盪,亦稱秦武烈王(《世本》)、秦悼武王(《秦記》),秦惠文王之子,戰國時期秦國國君。
孟賁(mèng bēn),戰國時衛國人。武士。《史記-范睢列傳》:"成荊、孟賁、王慶忌、夏育之勇焉而死。"裴駟集解引許慎曰:"勇賁,衛人。"《帝王世紀》誤將他與力士孟說混為一人。
孟賁又名孟說,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犀,能生拔牛角,發怒吐氣,聲響動天,尤為勇猛。
九龍神鼎是世上瑰寶,秦武王一看見它,舉致大發,便藉此機會與孟賁比試舉鼎,以顯示一下秦在列國中的地位。
「自從有鼎以來,沒有聽說也沒有人見過舉鼎,這鼎重達千鈞,誰能舉得起呀!」武王問任鄙、孟賁二將:「兩個人,能舉起嗎?」任鄙知道武王恃力好勝,婉言辭謝:「臣只能舉百鈞之物。這鼎重千鈞,臣不能勝任。」孟賁伸出兩臂走到鼎前,說:「讓臣試舉,若舉不起來,不要怪罪。」說罷,緊束腰帶,挽起雙袖,手抓兩個鼎耳,大喝一聲「起!」,只見鼎離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孟賁感到一陣暈眩,站立不住,幸被左右拉住,沒有倒在地上。
這位年少好強的武王,抓住一隻龍紋赤鼎猛地舉了起來,殊不知此鼎重量過大,終因力氣不支,累得雙目出血;力盡鼎落,又砸斷了臏骨。
結果秦武王不治而死,丟了王位。無辜的孟賁也因此獲罪,被誅殺九族。
西楚霸王項羽舉鼎——800斤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項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能舉起800斤的鼎 ),才氣過人,即使是吳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項羽。
大唐:裴元慶舉鼎——1140斤
裴元慶,隋將裴仁基之子,是隋將張須陀部下,驍勇善戰,有「萬人敵」之稱。
英武殿前一排溜擺著九隻大銅鼎,鼎上鑄有各種吉祥的文字,並鑄有這個鼎的份量。裴元慶在這一溜大鼎前面走了一趟,選了一隻重一千一百四十斤的大鼎。
他先圍著這隻大鼎轉了兩圈,然後用手搬了搬,三條腿都搬活動了,只見他運了運氣,騎馬蹲襠式一蹲,舌頂上齶,一彎腰兩隻手抓住兩隻鼎腿,一叫力說了一聲:"起!"大鼎端到胸前,那裴元慶面不改色,氣不發喘,好像毫不費勁似地一翻腕子:"起!"兩隻手把鼎舉過了頭頂。滿朝文武都看傻了,不由得一陣讚嘆聲:"好神力!"楊廣手扶龍書案,把脖子伸出老長,也看得出了神,連連叫好。
裴元慶年輕好勝竟兩隻手舉著大鼎,邁步走上了大殿,來到楊廣的龍書案前。"吾皇萬歲!萬萬歲!臣遵旨把鼎舉起來了。"楊廣一看,這個裴元慶有多大力氣,不光舉起了千斤鼎,而且還能走上殿來,就不住的讚嘆說:"元慶!你真有神力!朕算是開了眼界了,快快把鼎放回原處吧!"
舉鼎,就算大力士了吧!下面這位寶寶表示不服!
隋唐:李元霸PK宇文成都——舉獅子(3000斤)
李元霸堅決表示不服!你們舉鼎算啥,我能舉獅子!
書上有這樣一段描述:那個金獅子約有三千斤重,宇文成都一手托著腰,一手抵住獅子腳,拉過身邊,將身一低,即把獅子舉起來,一步步走入午門,來到殿上放下。
李元霸將左手把左邊的獅子提過來,右手把右邊的獅子扯過去,拿住腳,一齊舉起,當下李元霸舉上殿,周回走了十多轉,立在正中,把兩手舉上舉下舉了十多遍,宇文成都亦能力舉千斤,但算不上舉重若輕,李元霸卻是力舉雙獅!
用書中的話是"真正是天神了"!
他們力氣雖大,可力能扛鼎之人沒有好下場。
嬴盪舉鼎被壓死,時年23歲;
項羽力能扛鼎卻自傲,垓下被圍,烏江自刎而死,時年30歲;
裴元慶被火活活燒死,時年15歲;
李元霸被大錘砸死,時年16歲;
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所殺,時年35歲左右。
力氣大是好事,要且用且珍惜!
看完這些力能扛鼎之人,你有什麼想說的?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小編:李小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