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洋經濟周刊》5月13日一期刊登日本大學危機管理系教授川中敬一的一篇文章指出,日本要想展示與有著堅定理念的中國的對決姿態,除了大幅自我變革外,還離不開等量理解對方的意圖。否則,可能會出現比過去印度更加屈辱的結果。
有句話雖不好聽但也是事實。日益偏離和平憲法,熱衷軍國主義和歷史修正主義的日本,如今在國際社會中還有正面形象可言?安倍似乎並沒有認識到令日本國際形象受損的真正原因。
時值日本《憲法》施行70周年,日本媒體29日公布了以郵寄方式實施的民意調查結果。對於日本戰後未在國外行使武力的理由,高達75%的受訪者認為「因為存在憲法第九條」規定了放棄戰爭和不持有武力。圍繞修改憲法第九條的必要性,51%的受訪者反對在安倍執政期間修改憲法,45%贊成。
日本現在正在處心積慮的發展直接對峙中國的文化。
美國媒體認為,中國一旦強大到日本無法正視的時候,他會馬上低頭,中國又會不計前嫌的放過他,所以日本無所謂得罪中國,反正中國好說話,不會以大欺小持強凌弱,日本太了解中國才敢這麼是無忌憚,對付日本這種卑劣民族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心慈手軟,要向美國,俄羅斯一樣打的他從骨子裡怕你,一想到挑釁中國的下場從靈魂深處感到恐懼!不打的日本這個攪屎棍心悅誠服中國永無寧日!
日本的民眾從來都不認為他們發動侵略戰爭是錯的,自1874年開始染指台灣,特別是甲午戰爭以來,他們從中國獲得了巨大利益,從那開始就嘗到了戰爭的甜頭,一發不可收拾。那時候的日本國民是如何呢?唱著激昂的戰歌,歡送自己的家人走上侵略他國的戰場。後方的女人更是通過賣春籌資,為天皇捐款購置戰艦,這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日本侵略中國當時可是全民皆兵,全民瘋狂。我們把它歸咎於幾個戰爭犯顯然有失偏頗,對日本人沒有友好只有仇恨。日本侵華是以日本天王為首的軍國主義得到全日本人民支持,所以全日本人都有罪,日本天王以及為軍隊為主犯,日本百姓是從犯。
日本插手南海問題,無異為經濟戰開闢出「第二條戰線」,日本也企圖藉此離間中國與東協國家關係,為雙方在「一帶一路」等框架內的經濟合作塞進猜忌的種子,帶來互疑的陰霾。
中國人始終認為我們和小日本是不對等的,是大國和小國,但我告訴你們,蘇聯才是他們所懼怕的,對我們中國他們還是認為能侵略的,醒醒吧,國人。
七十年前,小鬼子侵我中華,殺我同胞,掠我財物,強 姦我姐妹,此深仇大恨永世不忘!既然現在小鬼子膽敢給我們創造雪恥的機會,那就不要客氣,殺它個雞犬不寧,讓小日本永遠從地球上消失!
印度之所以在中印戰爭中敗北,除了尼赫魯的思想問題外,還因為他對本國軍力和國家體制毫無根據的自負,以及對中方意志和軍力不切實際的低估。正如很多人指出的,直接原因是政治領導層和高級軍人的情報認識以及作戰領導能力的拙劣。也就是說,當時的印度既沒有與中國開戰的心理準備,也沒有實力和戰前籌備,只是基於唯我獨尊的幻想,而將自己引向了與中國的戰爭。知道這段歷史,我認為可以給現在的日中關係提供很好的教訓。
日本既沒有打仗的心理準備,也沒有展望。自衛隊只關心組織的自我膨脹和生存,出於該目的才將中國視為假想敵。這便是日本的實際狀態。國民也好,經濟界也好,都缺乏國家生存保障是生存前提,即國防當事人的意識。這也是一個實際狀態。日本對決中國必然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