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廢料棄大馬,裝貨櫃運來,沒有收貨人,用這一招真夠狠~~巴生港務局頭大如斗大出血

@ 2017-06-29

外國廢料棄大馬,裝貨櫃運來,沒有收貨人,用這一招真夠狠~~巴生港務局頭大如斗大出血

                                              有些船運公司會抱持僥倖心態,希望貨物運進來後,有接貨人前來領取貨櫃。(檔案照)

     (巴生28日訊)數以百個固體垃圾貨櫃因種種原因被棄留在雪州巴生北港及西港,不但導致港務局痛失數以千萬計令吉,更具危害環境風險,巴生港務侷促請船運公司事先鑑定本地收貨人身分,並建議實施更嚴厲的條例及懲罰。

無准證禁入港口

     此外,巴生港務局未來也將和環境局及國家固體廢料管理局等部門合作,以減低未獲特別入口准證(AP)的貨櫃進入港口。

     這些貨櫃是由合法船運公司從外國運入我國,其中一部分是供再循環,不過因本地收貨人沒付運費或其他原因,而棄滯港口。其中不少貨櫃里,裝滿塑料廢料及輪胎屑,前者其中一部分已有污染現象。

     巴生港務局總經理蘇巴馬念針對上述兩港口被指成為「廢料丟棄場」之說,接受《南洋商報》記者訪問時指出,雖然巴生港口不致於淪為「丟棄場」這麼嚴重,但對港務局而言,不論1個或100個固體廢料貨櫃被遺棄,都是困擾。

高峰期達800貨櫃

     「我希望大家不要用數據來衡量有關貨櫃棄滯所能引發的問題,因為我們若沒嚴格把關,只要有一個含輻射性廢料的貨櫃被運進來,也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威脅和影響。」

     他說,一旦沒有獲得特別准證的固體垃圾貨櫃進入我國港口,最終港務局還是得費神、費力及費資源處理掉,否則不僅影響港口運作,也不利我國的環境發展。

     他說,被棄滯於港口的固體廢料貨櫃最高峰時達到800個,經年累月處理後至今尚存280個;此外,有關貨櫃占用倉庫的費用損失,高達2000萬令吉至2500萬令吉之間。

船運公司沒查閱 貨櫃運抵沒收貨人

     巴生港務局總經理蘇巴馬念指出,港務局可以追查到訂貨公司的紀錄,但因為船運公司接獲訂單時沒清楚查閱收貨人是否訂購相關產品,結果貨櫃運進入港口後,才發生沒有收貨人的問題。

     「另一種情況是,一些擁有特別准證公司的名義被濫用,當貨櫃進港時,這些公司都否認曾訂購相關貨品;當我們向船運公司詢問送貨人資料時,往往得到的回應是,已無法聯繫有關公司。」

     他說,為了避免類似情況,港務局已指示船運公司,務必鑑定本地收貨人是否訂購有關貨品,否則建議他們不應隨便接收這些訂單。

     「大部分船運公司都願意配合港務局所發出的指示,不過,無可否認,還是有些公司會抱持僥倖心態,希望貨物運進來後,有接貨人前來領取貨櫃。」

     他也說,本地擁有特別入口准證進口固體廢料的公司,都擁有良好記錄,只要是他們訂購的貨品,都會很準時前來領取,並且完善處理所訂購的貨品。

要求載走沒準證貨櫃

     蘇巴馬念告訴《南洋商報》,為更有效解決問題,港務局正嘗試與環境局及國家固體廢料管理局協商,希望未來可要求船運公司把沒有特別入口准證的貨櫃送走。

     「這是一項長遠方案,我們仍在討論,希望未來可以協助船運公司了解所運送的固體廢料貨櫃是否有AP,倘若沒有進港,船運公司將受促把貨櫃運走。」

沒AP不允進口廢料

     他說,只有通過類似的嚴謹把關方式,才足以杜絕此困擾。

     詢及固體廢料貨櫃一般來自什麼國家時,蘇巴馬念表示,世界各地都有,包括歐洲、澳洲、中國等。根據國家固體廢料管理局發言人告訴《星報》,進口商在沒有AP下,絕不允許把固體廢料運入我國。

     「凡有意進口供再循環廢料者,包括進口廢塑料、輪胎、紙張等,都必須事先取得進口准證,否則進口商有責任將沒有準證的貨品送走。」

     國家固體廢料管理局於2015年至今年4月,發出1萬8323張進口准證,而申請者必須在本地擁有合法循環廠房及取得地方政府和環境局的批准證。

     謝漢廷:很多報關行或物流公司都能提供進口商相關的資料及條例。

     FMFF關稅事務主任兼雪州報關與物流公會署理主席拿督謝漢廷勸請進口商,若有意進口再循環廢料到我國,務必事先了解我國條例,從而避免貨櫃因沒有準證而被拒於門外。

     他說,實際上,很多國家為了保護各自國家的環境,都會嚴厲管制固體廢料的進口。

     同樣的,我國也有類似的管制條例,因此凡要進口再循環輪胎、廢紙、紙皮、塑料等產品的業者,都必須事先取得特別准證。

     「我相信有很多報關行或物流公司都能提供進口商相關的資料及條例,因此,若以不清楚我國條例而遭扣押廢料貨品,那是很說不過去的理由,而且進口商也很清楚了解,不論任何國家,都對固體廢料的進出口有很嚴格的管制。」

否認管制條例不嚴

     他也否認我國管制條例不嚴,並指或許只能說執法方面,有待加強和改善。

     「我們不否認確實有些人嘗試走漏洞,抱持僥倖心態,把上述貨櫃運送到我國,然後把港口作為其丟棄場地,此問題有待相關部門攜手合作,以解決問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