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最後更新 2017年06月28日 19時34分
(新加坡28日訊) 針對弟妹連日來繼續在面子書上加以指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重申將於7月3日在國會上發表聲明,並強調弟妹的指責「多數與事實不符」。
針對弟弟李顯揚和妹妹李瑋玲持續在面子書發表貼文,李顯龍昨晚9時許發出簡短聲明,指出這些指責「多數與事實不符」。
「我的弟妹繼續指責我做了或沒做某些事,但這些指責大多與事實不符。正如我之前說的,我會在2017年7月3日在國會上發表聲明。屆時,我會回應需正視的指責。」
另一方面,上述因新加坡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歐思禮路38號故居而引發的糾紛,以及李顯揚和李瑋玲指責李顯龍濫用總理職權,引起國內外關注。
較早前,社交網站上流傳一組照片,顯示新加坡公共服務署發出電郵,就李家第二代之間的糾紛對公務員展開意見調查,以瞭解公務員對上述糾紛的看法。
網民質疑問卷調查
有網民把公共服務署有關李家糾紛問卷的照片上傳至面子書,並且質疑是否應該動用公共資源,來就「家事」進行問卷調查。
公共服務署今日回復媒體詢問時透露,展開調查的原因是此次事件涉及的指責超出私人範圍,攸關政府和公共機構的操守和誠信。
「作為我們與利益相關者保持聯繫的一部分,公共服務署定期針對與公務員相關的課題徵詢他們的想法。我們就這次事件對公務員展開意見調查,是因為它攸關我們公共機構的信譽,而公務員是公共機構的重要一部分。」
公共服務署也表示,他們會定期就與公務員相關的課題,徵詢他們的看法。
新加坡副總理張志賢
之前未透露處理故居選項 李顯揚反駁張志賢
新加坡已故建國總國次子李顯揚直指,部長委員會的信件主要是在重複其兄長、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對於父親遺囑的攻擊。
他反駁領導上述委員會的新加坡副總理張志賢說法,稱部長級委員會在他們之前的交談中,並沒有透露針對李光耀故居所考慮的選項。
他說,所有與張志賢針對故居選項的討論,是在委員會成立之前進行,而對方也是以個人名義參與討論。
李顯揚今日上午在面子書發表上述貼文。
張志賢昨日傍晚發出聲明,指李顯揚似乎有些誤會,以為委員會執意防止拆掉故居。他表示,政府會冷靜和客觀地分析一系列的選項。
針對李顯揚指特別部長委員會成立前,他曾向張志賢提議在李瑋玲離開後,可在房子的原有遺址上建一個紀念公園,但最後卻不了了之。
張志賢對此回應,他不記得究竟是他本身,還是李顯揚建議在原址建紀念公園。
李顯揚在面子書貼文,直指部長委員會的信件主要是在李顯龍對於李光耀遺囑的攻擊。
他並指李顯揚誤會了他的意思,他並沒有表示不願意這麼做。
「我說的是我本人不贊成兩個極端的選項,即完整地保存房子或拆除房子,把它重新發展成新的私宅。兩者之間有一系列可行的選項,李顯揚似乎贊成其中一些我們在探討的選項。因此,研究各種選項以便在必要時做選定,這方面不需要存有異議。」
張志賢在聲明中重申,成立委員會是要研究和制定處理故居的選項,並向內閣提呈這些選項,內閣只會在必須做出決定時選擇合適的選項。例如,如果李光耀女兒李瑋玲醫生下個月不再居住在房子,內閣就必須在下個月做出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