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6/2017
大選提名日如同一場嘉年華會。
文:張思倩
第14屆全國大選,馬來人政治版圖已不再是巫統的鐵板一塊,或會重新洗牌,一切得看希聯所集合的政治力量有多大。
分別從巫統和伊黨分裂的土團黨和誠信黨,再加上一些「蚊子黨」,相信下屆選舉多角戰已是無可避免。希聯除了要保住檳州和雪州執政權,還要打進布城。
黃漢偉:來屆大選力量更大
黃漢偉認為從檳城打入布城,第14屆大選的力量比上屆更大。
行動黨檳組織秘書黃漢偉表示,從檳城打進布城,來屆大選的力量比上一屆更大。他表示從巫統出走的土團黨力量相當大,北部有前首相敦馬哈迪;南馬又有前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以及東馬有前鄉村與區域發展部長拿督斯里沙菲益阿達。
「土團黨加入反對黨陣線,形成很大的力量,他們本來就來自巫統,他們都不是行動黨傳統選區支持者,他們的支持者來自墾殖區和郊外。」
他直言政治可能出現任何變數,但他所言的強大力量,是以往所沒有的。他相信來屆選舉,馬來政治版圖將重新洗牌。
慕加希:速達共識除不信任
慕加希:希聯必須想辦法降低伊黨對希聯的影響。
同樣的,誠信黨全國副主席兼檳州主席拿督慕加希,他也認為下屆大選將改寫馬來政治版圖。在土團黨、誠信黨、公正黨和行動黨聯盟後,慕加希相信希聯能拿到巫統支持者選票,同時也能拿到伊黨中間份子的選票。
雖然慕加希相信下屆大選能改變國家馬來政治版圖,但也有隱憂,他擔心非馬來人,特別是華裔選民,因為對希聯沒信心,而放棄投票。他認為希聯應從速達成共識,包括擁有共同的競選標誌、統一首相人選,去除華裔選民對希聯的不信任。
李凱倫:重拾選民信心熱誠
2013年大選,李凱倫(中)在爸媽陪同下騎腳車去提名。
公正黨檳州組織秘書李凱倫也認為,即在野黨(希聯)必須團結,一對一對壘國陣,才能實現改朝換代,中央政府政黨輪替的目標。現階段,李凱倫覺得最重要的是重拾民心和選民對政治的熱誠。
以下為黃漢偉、慕加希與李凱倫針對一些提問的回答:
黃漢偉:
伊黨最大的問題是丹州大水災後,曝露出丹州行政極大弱點,因而促使中庸派系離開伊黨。或許大家有迷思認為伊黨強大,其實伊黨不強大,曾任登州大臣的黨主席拿督斯里哈迪阿旺連一個州政權都保不了。在行動黨選區方面,伊黨的威脅不足為患。
慕加希:
伊黨對希聯有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降低其影響。我相信誠信黨能拿伊黨20%的選票。雖然我們有信心能捍衛希聯議席,但肯定能削弱多數票。伊黨內部黨員雖然人在伊黨,心卻在希聯,只是他們不能表態。我見了很多伊黨基層,他們都知道形勢,惟卻不能公開表態,擔心被指是叛徒。
我最擔心的還是之前投希聯的選民不出來投票,特別是華裔選民。為了要讓選民有信心,我們必須有共識,包括統一競選標誌、首相人選等。如果沒有共識,他們要怎樣支持我們?
李凱倫:
希望聯盟最大的阻力是巫統。巫統掌握了國家機關,公器私用,連選舉委員會也在選民冊和搬動選民中偏幫國陣,這是第14屆大選最大的挑戰,選舉不公和貪污腐敗的問題。
黃漢偉:
無論是前進黨還是人民替代黨等,都必須逐一戳破他們的真面目。選民是選黨,你賣的是一個主張,而行動黨所提出的是一個理想,一個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進步、多源、幫助貧窮人士的理想。
人與群分,物以類聚,我們能加入同樣的政黨就是認同此政黨的理念。就好像愛國黨出席伊黨大會,曝露出他們的空洞,他們是傾向伊黨。剛加入前進黨的黃家業反對獨中統考文憑,就跟土權一樣,他們是同類人。任何人都能成為言論的巨人,但看久了也只不過是一個冰淇淋,不耐看,放在陽光下久了,就會溶掉。
慕加希:
當伊黨已不再是盟友,多角戰就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起初,我們儘量避開多角戰,所以我們說服伊黨加入希聯,公正黨也嘗試說服伊黨惟失敗。
既然不能不免,就必須做好心理準備面對多角戰。多角戰對希聯選情有一定影響,但得說服選民,告訴選民支持沒有陣線的伊黨毫無意義,不能產生任何改變。
當然,在面對三角戰時不能左右伊黨中堅份子,但卻能得到理智伊黨支持者的票,畢竟他們知道支持沒有陣線的伊黨只能分散選票。我們除了能得到理智伊黨支持者選票外,還能拿到巫統分裂出來的選票。就算是多角戰,只要在好規劃與策略下都能應對。
李凱倫:
現有選舉制度,多角戰只會讓國陣享有漁人之利。反對黨必須團結,一對一對壘國陣,方能實現改朝換代、中央政府政黨輪替的目標。
黃漢偉:
行動黨現在最主要是繼續執行經濟與社會建設工作。
慕加希:
國陣要耗時間分裂希聯,要確保伊黨是希聯的一根刺,更要看到下屆大選形成三角戰。國陣策略就是要三角戰,所以伊黨就是他們的「執行人」。再說,首相納吉也需時間清除所有對他不利的課題,包括一馬發展公司課題,他將利用國營電視台幫他宣傳,讓大家認為他已解決所有不利課題。對於希聯,我們隨時都準備好面對大選,現階段要確保希聯註冊順利。
李凱倫:
日期遲早不是主要的問題,重要的是民心和選民的政治熱誠。
黃漢偉:
土團黨有魅力領袖馬哈迪,年長選民會懷念他的領導,所以他有一定的吸引力。誠信黨相對是一個新政黨,領袖方面雖然有國會議員,但非馬哈迪般的全國魅力領袖。
誠信黨有一大票有經驗的國會議員,基於他們就好像一個新品牌咖啡,大家都對他們相對陌生,所以黨內有經驗國會議員,需要再努力。
慕加希:
雖說誠信黨和土團黨都只是「嬰兒」,但這2黨的領導人卻是有經驗的從政者,包括馬哈迪、誠信黨全國主席莫哈末沙布等,皆擁有2、30年的從政經驗。我們的政黨是新,但領導人不新,反而是備受尊重的元老級人物。我們(誠信黨和土團黨)需要證明自己在希聯內,是值得結盟的盟友。
李凱倫:
誠信黨需要捍衛現有黨內國州議員的議席在第14屆選舉的勝利。土團黨是否能夠在巫統傳統堡壘或者馬來選區突圍,將會是大家所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