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邊防查緝點: 戰士全年穿十餘公斤防彈裝備

@ 2017-06-26

坐落在昆曼(昆明—曼谷)國際大通道的雲南公安邊防總隊西雙版納支隊關坪查緝點,是出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北大門的最後一道關。

西雙版納邊防支隊相關負責人6月24日告訴記者,關坪查緝點隸屬於支隊景洪大隊,組建於2011年的6月26日,每一個國際禁毒日都是它的生日。截至今年6月24日,共查獲毒品案件848起,緝獲各類毒品1704.83公斤,抓獲犯罪嫌疑人419人。

關坪查緝點副站長吳建輝說,作為我國高速公路上的首個查緝點,平均每天查驗的車流量1.5萬輛,人流量3萬餘人次,每一輛車每一個人都有攜帶毒品的嫌疑,戰士們只能每一秒都堅守在查緝一線不間斷工作。

吳建輝說,由於有的販毒人員會攜帶槍枝,為保障安全,查緝戰士全年需身著十餘公斤的防彈裝備,「5+2」、「白加黑」這樣的高負荷運轉,也讓查緝點幾乎所有人都帶病堅持工作。

國際大通道上的禁毒查緝點

隨著雨季的到來,西雙版納的6月酷熱難當。6月20日這天上午,關坪查緝點室外溫度超過30攝氏度,地表氣溫40攝氏度左右。

8人間的戰士休息室內,床尾處的防彈裝備是否在位代表著戰士是否出勤。吳建輝說,每個戰士出勤時,需戴上防彈頭盔、穿上鋼板防彈衣,然後配上執法記錄儀、警棍、手銬、查緝工具等,全身裝備重達10多公斤。30攝氏度的天氣,戰士穿上這套密閉度極高的裝備上崗,十分鐘左右全身基本濕透。

西雙版納邊防支隊宣傳科科長劉加勇是早期在勐養查緝點執勤的邊防官兵,他告訴澎湃新聞,關坪查緝點隨著昆曼國際大通道通車應運而生,原本勐養查緝點只是一個臨時查緝點。隨著工作的開展,查緝點在禁毒、緝私等工作中發揮的作用愈發突出,經雲南省有關部門批准,勐養查緝點從勐養服務區搬遷至大渡崗農場關坪五隊,變更為關坪查緝點。

吳建輝說,目前關坪查緝點主要負責昆曼高速公路思小段、G213(景洪—昆明)國道雙向車輛的檢查工作,查緝點扼守著出入西雙版納的北大門,且主要出入通道也是這兩條。

作為全國首個在高速公路上設置的公安邊防查緝執勤點,關坪查緝點的邊防官兵要對進出邊境管理區的人員、車輛、貨物實施邊防檢查。吳建輝說,截至今年6月數據顯示,關坪執勤點平均每天查驗車流量約1.5萬次,人流量約3.45萬人次,過往貨物6450餘噸。但節假日及高峰期,人、車流量是平時的3倍以上。

吳建輝說,執勤點的工作涉及內容廣泛,但禁毒是其中重點工作之一。《人民法院報》2016年6月23日報道,近年來,由於受到國際毒潮泛濫和國內涉毒因素不斷增多的影響,尤其是受毒品北線南移的影響,西雙版納已成為毒品運輸的重要通道。數據顯示,最近幾年,在西雙版納繳獲的毒品數量占雲南全省1/3、占全國1/5。毒品在借道西雙版納州向內地流轉的同時,毒汁毒芽也在當地滲透蔓延。

西雙版納邊防支隊關坪查緝點。

戰士查毒主要靠細心和經驗

對比2011-2012年期間在勐養服務區的查毒往事,已到西雙版納支隊任職的劉加勇說,查緝點剛上高速公路緝查初期,毒品很好查。隨著查緝點緝毒成效的提升,毒販也開始運用各種偽裝手段和查緝點鬥法,幾乎無線索來源的邊防查緝點,雖然添加了一些高科技的探測設備,但更多的時候還是靠經驗。

1995年出生的女兵黃麗和1997年出生的男兵李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是關坪查緝點公認的緝毒能手。2015年12月23日,黃麗從一輛景洪開往湖南的臥鋪車上查獲16.45公斤毒品,而李宋則在2016年的9月從一輛SUV汽車上搜出37.8公斤毒品,兩人因此榮獲個人二等功。

黃麗查獲的毒品藏在臥鋪車床位擋板的夾層中,她說,那天是她生日,她培訓結束到崗的第三天,沒想到培訓時聞冰毒助她立了大功。

黃麗告訴澎湃新聞,關坪查緝點分一般排查和重點檢查,營運車輛因為流動人員多屬重點檢查對象,當天她進行例行檢查時,駕駛員積極配合檢查讓她覺得反常,她將情況彙報給帶她的老兵後,得到的答覆是對該車進行重點排查。在卸掉床位進行夾層檢查時,黃麗用工具刀插入汽車夾層,抽出來發現刀刃有顏色且味道疑似冰毒,最終他們卸掉夾層後搜出冰毒可疑物10塊,海洛因可疑物28塊,總計16.45公斤。

李宋查獲37.8公斤毒品的案件則發生在一般排查區域,那天他對一懸掛貴州車牌的SUV汽車駕駛員盤問時,得知這名湖北男子到西雙版納勐海縣看門面,但車上無換洗衣服,這個反常細節讓李宋起疑心,於是他要求該車到重點檢查區域進行排查。

在上車檢查時,入伍前曾有過汽修工作經驗的李宋發現嫌疑車輛油箱蓋有撬過痕跡,且油箱蓋的污垢也有痕跡,他隨即用隨身攜帶的工具打開汽車油箱,從中搜出毒品37.8公斤。

黃麗和李宋告訴澎湃新聞,其實這些經驗總結起來就兩個字「細心」,在查緝時要膽大心細,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關坪查緝點副站長吳建輝說,查緝點的戰士還被冠以「搬運工」、「拆卸工」等稱號,在日常的禁毒工作中,他們靠著經驗細緻盤查時,一旦從盤問中發現異常,他們可能會將滿車的香蕉卸載,從中搜出數公斤毒品;也可能會將汽車的方向盤拆卸,從而找到藏匿其中的毒品。

澎湃新聞從關坪查緝點了解到,從2011年6月26日組建至今,關坪查緝點已緝獲各類毒品1.7噸,各類走私貨物約1.1萬噸,查獲軍用槍枝8支、子彈1107發。

緝毒立功的邊防戰士可在榮譽階梯上認領盆景為其澆水。

槍毒同流,戰士穿10餘公斤防彈裝備

吳建輝告訴澎湃新聞,自查緝點組建以來,全站共有43名官兵榮立個人二等功,228名官兵榮立個人三等功,查緝點也獲得緝毒工作先進單位、青年文明號等稱號。

為表彰這些立功的戰士,關坪查緝點還特地養了一些盆景,戰士立功後便可認領一盆盆景並貼上自己的照片和勵志格言,另一殊榮是可以為認領的盆景澆水。

這些簡單的榮譽,與關坪查緝站戰士官兵們的付出相比較,顯得有些相形見絀。吳建輝說,查緝點條件艱苦,任務繁重,幾乎所有戰士都是帶著職業病在工作。

吳建輝告訴澎湃新聞,由於每年都能查獲槍毒同流案件,為了安全考慮戰士們又不得不穿上重逾10公斤的防彈裝備,只有在拆卸汽車零件或下鑽到車廂底部作業期間,戰士才會脫掉這套裝備。

澎湃新聞從關坪查緝點了解到,查緝點所有執勤力量分三班輪番接替上崗,最短的工作時間為6小時,最長的工作時間為14小時。

吳建輝說,因為長時間戴著近1.5公斤重的防彈頭盔,戰士們的頸椎普遍患病。對戰士身體影響更大的是重約10公斤的鋼板防彈衣,因為夏天長時間穿著濕透的衣服,許多官兵因此患上肩周炎、風濕關節炎,更有年輕戰士已出現腰椎間盤突出。查緝點10餘名女戰士也基本出現月經不調症狀。

為照顧戰士們的身體,吳建輝說,查緝點的戰士們工作時儘可能採取輪轉模式運行,每一個執勤戰士儘量經常在重活和輕活之間輪換,避免在同一重負荷崗位長時間工作。

對於官兵們帶病工作情況,吳建輝表示,國家把扼守西雙版納北大門的重任交給了關坪查緝點,再苦再累他們都能以實際行動向黨和國家交出合格答卷,國家需要他們將毒品攔截在第一道關口。

西雙版納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西雙版納邊防支隊始建於1980年,主要擔負著出入境邊防檢查、禁毒緝私、緝槍治爆等邊防保衛任務。

西雙版納邊防支隊在關坪、興海、朱石河設立三個固定查緝點,另有打洛、曼莊、布朗山等8個流動查緝點,加大公開查緝與設伏堵卡力度,嚴厲打擊毒品犯罪活動。

該負責人說,2010年至今,西雙版納邊防支隊共查獲毒品案件2885起,繳獲毒品8974.36公斤,抓獲犯罪嫌疑人2564人。支隊被西雙版納州人民政府記二等功,被雲南省人民政府記一等功,有5名官兵榮立一等功,200多名官兵榮立二等功,1000多名官兵榮立三等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