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 黃明志[音樂鬼才】
他於2006年創作了一首名為《麻坡的華語》歌曲,在網絡上大受 歡迎。2009年成為網絡遊戲《兵臨城下》代言人,同時推出了他所拍攝的愛國紀錄片《我要 回家》。同年還受到新加坡著名導演梁智強的邀請,為電影《嚇到笑》演唱電影主題曲,還出席了2009年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1]
黃明志聲 稱[2],他拍攝愛國紀錄片除了要證明他不是叛國賊之外,還要證明給所有人知道,他總是能拍出一種東西出來。他曾在2008年從台灣飛往香港,然 後一路往南,輾轉陸路和水路交通回到馬來西亞,於2008年8月30日抵達吉隆坡參與獨立日倒計時活動。途經香港,澳門,珠海,廣州,昆明,寮國,越南, 柬埔寨,泰國等地,還訪問了在當地工作及留學的馬來西亞人,並且將他們對獨立日的祝福帶回馬來西亞。拍攝期間他在拱北口岸曾被中國海關扣留。在寮國遇到土 崩,在越南遇到湄公河大水災等。[3][4][5][6]
2010年10月,黃明志推出了他第一張個人專輯《好好嘢》。收錄了他的主打歌「我還是我」、「我x你因為我愛你」、「拍拍手」、「吉隆坡也下雪」,以及他之前的個人創作。
2011年9月8日,他的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辣死你媽》在馬來西亞、澳洲等地正式上映。
2012年8月9日,他的第二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鬼老大哥大》在馬來西亞等地正式上映。
2013年2月2日,黃明志推出了第二張個人專輯《亞洲通緝Asia Most Wanted》。
2013年6月12日,黃明志在茨廠街舉行《勐加拉殺手》開鏡儀式。
2013年8月1日,他的第三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冠軍歌王》在馬來西亞正式上映。
2014年1月31日,他宣布他的第四部電影《勐加拉殺手》被禁。
NO.9 李宗偉【羽毛球神人】
拿督李宗偉(1982年10月21日-),羽毛球男子單打運動 員,馬來西亞華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巴眼色海[2],祖籍中國福建南安洪梅鎮山溪村。被稱 為「大馬羽球一哥」。 李宗偉的妻子是馬來西亞前著名羽毛球運動員黃妙珠。 李宗偉贏得了北京奧運會羽毛球男子單打銀牌,為馬來西亞奪得了歷史上第二枚奧運銀牌(該國尚未獲得過任何奧運金牌),並榮獲了拿督的殊榮。
作為男單運動員,李宗偉在2008年8月21日成為國際羽聯世界排名第一的球手。[3] 成為自1980年代設立官方排名以來,繼拉希德·西德克與羅斯林·哈欣之後,馬來西亞第三位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單球手,也是首位保持第一名時間超過兩周的馬來西亞球手。
拿 督李宗偉(1982年10月21日-),羽毛球男子單打運動員,馬來西亞華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巴眼色海[2],祖籍中國福建南安洪梅鎮山溪 村。被稱為「大馬羽球一哥」。 李宗偉的妻子是馬來西亞前著名羽毛球運動員黃妙珠。 李宗偉贏得了北京奧運會羽毛球男子單打銀牌,為馬來西亞奪得了歷史上第二枚奧運銀牌(該國尚未獲得過任何奧運金牌),並榮獲了拿督的殊榮。
作為男單運動員,李宗偉在2008年8月21日成為國際羽聯世界排名第一的球手。[3] 成為自1980年代設立官方排名以來,繼拉希德·西德克與羅斯林·哈欣之後,馬來西亞第三位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單球手,也是首位保持第一名時間超過兩周的馬來西亞球手。
NO.8 拿督張慶信
砂拉越勐虎西渡力撼地頭蛇 張慶信其人其事知多點
如果現在在西馬華人中做調查,問最火紅的東馬華人是誰,大家肯定都會回答:張慶信三 個字。一個吧生自貿區涉及上百億弊案的稽查報告,加上說了一句:我給了 馬華總會長翁詩傑1千萬,翁詩傑坐我公司的霸王機,我不是國陣提款機。。。使到稍有關注新聞的人,想不知道他這個人的存在都不行。
據說有家 報館的主管因為在處理新聞上和張慶信鬧的很僵,曾下令編採部人員低調處理甚至不處理一切與張慶信有關的新聞,但是最後命令自動失效,原因是遇到與 張慶信相關新聞不但不得不去處理,而且還需要大篇幅去處理,如果不這麼做,當天新聞就會遜色,因為幾乎每次與張慶信名字沾上的新聞幾乎都是轟動火爆,讀者 會追著看的新聞。
與張慶信名字沾上的多是大新聞
之前,揭露砂拉越黑幫橫行、916傳言變天前夕國陣全體國會議員包吃包住,加上pocket money,和坐頭號艙被安排飛到台灣參加農業生態旅遊,在國會和反對黨議員大吵大鬧、大罵電視新聞節目。。。等等那一則不轟動?
張慶信是砂拉越蚊子黨民主進步黨的總財政,只是民都魯國會議員,但卻成功穩穩坐上國陣后座議員俱樂部主席的位子;從一名籍籍無名的東馬國會議員,短短几年裡搖身一變成了一名全國媒體風頭最健的新聞人物,能夠做到這些就是不簡單之事。
雖然張慶信說他不是國陣提款機,但是據說,國陣成員黨議員每次錢財上有任何要求,找上他,就不會空手而歸。所以一些國會議員在背後稱他為財神爺。
張慶信喜歡與媒體人交朋友
除此之外,他也喜歡和媒體人交朋友,除了媒體高層,小記者也常受邀和他一起到高級餐館用餐。
最近他還常邀博客吃飯。據一些博客吃飯後在自己的博客網上寫下文字顯示,張慶信除了好客,還會和大家分享他寶貴的人生經驗,讓他們有 「聽君一席話, 勝讀百年書」之感。
中台網站對張慶信 的介紹
昨晚在網上找更多關於張慶信的背景,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讓大家對這名時下最紅的新聞人物有更多的了解。以下是其中的一些網上報道摘要:-
屏東科技大學曾在2009年06月頒授農學名譽博士學位給張慶信。
張慶信非常推崇台灣的農業科技,在馬國國會極力爭取政府承認屏東科技大學的農學學歷。台灣的蓮霧和楊桃都是從馬來西亞引進,在台灣被養得這麼『胖』,在馬來西亞卻這麼的『瘦』」,讓張慶信相當讚嘆。
張慶信是1961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沙勞越州的華裔,曾獲紐西蘭國立高等教育學院商務企業管理學位,並獲得愛爾蘭皇家商務及資訊學院商務企業管理碩士學位。
他 在馬國政壇擁有重量級地位,因對馬國社會有重大貢獻,2000年獲雪蘭兒州蘇丹王頒發拿督頭銜,2007年再獲雪蘭兒州蘇丹王頒發拿督斯裡頭銜,目前為 馬來西亞國會議員、大英國協議會協會副財務長、國陣黨后座聯誼會主席,沙勞越民主進步黨財務長及沙勞越民主進步黨青年主席,目前也是馬國兩家企業的執行長。
馬來西亞國會議員、富商張慶信,投資2億元在重慶開建西南地區最大方便米飯生產基地。
張慶信旗下的馬來西亞新威再也環球有限公司,1970年在吉隆坡上市,涉足工程建設、木材、食品加工貿易等多個項目。去年11月,該公司在重慶註冊成立獨資公司重慶威特嘉實業有限公司,負責運作方便米飯項目。
據介紹,張慶信是馬來西亞多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今年6月受封拿督勛銜,個人身價數億元,擁有私人飛機等。
據悉,張慶信目前已在渝運作了多宗投資,去年與巴南區政府簽約,投資35億元開建馬來西亞綜合發展園項目。
馬來西亞國會議員張慶信旗下的亞威佳亞集團公司將投資5個億在重慶生產方便麵。目前該項目正進行工商註冊,3月將正式開工建設,而明年,渝產方便麵將正式上市銷售。這意味著已在渝吃了10餘年「獨食」的「康師傅」正面臨一場火併。
亞威佳亞集團公司是馬來西亞一家跨國投資企業,在中國內地主要從事房地產、醫院、食品、高速公路等方面的投資。其董事局主席張慶信現為馬來西亞國會議員,爵位為「拿督斯里」。
據透露,整個項目由外方獨立投資完成,總投資6000萬美元,整個工程占地180畝,其中第一期投資2990萬美元,建四條桶、袋方便麵生產線,其餘投資將在二、三期完成。「下月將正式動工,建設期一年,明年上半年,方便麵可正式上市銷售。」
NO.7 林吉祥『堅強不退』
1965年,加入民主行動黨(當時仍稱為人民行動黨)。
1966年,任民主行動黨首任秘書長蒂凡那(Chengara Veetil Devan Nair、C. V. Devan Nair)政治秘書。
1967年,受委加入中央執行委員會。
1968年,擔任組織秘書,並任該黨機關報《火箭報》英文版主編。
1968年,雪蘭莪沙登(Serdang)州議席補選,落敗於馬華候選人。
1969年5月10日,在全國大選中選為馬六甲市區國會議員。
1969年5月15日,前往沙巴州為獨立候選人助選時被沙巴州長驅逐出境,在新加坡轉機回馬時,被警察拘捕,在未經審訊的情況下被援引《內部安全法令》扣留16個月。
1970年10月,在扣留營里被選為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第三任秘書長。
1972年,擔任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反對黨領袖。
1974至1978年,中選馬六甲市區國會議員。
1978至1982年,中選八打靈再也國會議員。
1986年,移師檳州,插旗丹絨,宣告開展「丹絨一役」。在國會議員選舉中擊敗民政黨的許子根,行動黨並奪得10個檳城州議席。
1987年10月,馬來西亞政府展開的茅草行動(Operasi Lallang)先後扣留了106名異議份子,包括林吉祥、林冠英父子。父子二人是整個事件中最後被釋放的兩個人(1989年4月)。
1990年,與東姑拉沙里組成的四六精神黨發動「丹絨二役」的第二輪攻勢,林吉祥於1990年在巴當哥打州選區擒下檳城州首席部長林蒼佑,粉碎了林蒼佑的不敗神話,林蒼佑從此退出政壇。行動黨奪得14個州議席。
1995 年大選林吉祥擊退丹絨國會選區國陣候選人章志偉,卻在丹絨武雅州選區敗給林蒼佑的徒弟許子根。林吉祥想如法炮製的把剛接任首席部長職位的許子根推 下台,可是卻演了一場滑鐵盧,被許子根擊敗。然而檳城州議席只剩下一席歸行動黨擁有,只有一名初上陣的女候選人章瑛在峇都蘭樟州選區取勝。
1999年,雄心萬丈的林吉祥照舊同時在國會議席和州議席上陣,卻兵敗如山倒的在升旗山國會選區敗在謝寬泰手下,並在植物園州選區輸給丁福南。行動黨只贏了羅興犟在峇都蘭樟的一個州議席。
同年林吉祥也辭卸秘書長職,改任黨主席。
林吉祥對檳州失去信心,於2004年轉戰霹靂州怡東重續他的勝利。中選霹靂州怡保東區國會議員後,再次擔任國會反對黨領袖。同年林吉祥卸下黨主席職。
2008年3月8日,馬來西亞第12屆全國大選中再次中選霹靂州怡保東區國會議員。
2013年5月5日,馬來西亞第13屆全國大選中轉戰柔佛州振林山國會選區,並且成功打敗曾經擔任柔佛州務大臣長達18年的國陣巫統候選人阿都干尼鄂圖曼。
NO,6 安華 『受大馬華人最支持的異族首相』
1982年全國大選前一個星期,馬哈迪宣布這名前回教青年運動領袖加入巫統。馬哈迪擔任教育部長期間,對安華的勇氣、辯才及見識極為欣賞,因此在出任首相後,便有意將安華延攬麾下。
1982 年被首相馬哈迪延攬到執政黨巫統(UMNO)的內閣團隊,長達16年,安華擔任過教育、農業、財政等部長和副首相,一直是馬哈迪重要的左右手。他 被視為馬哈迪的接班人,也被西方媒體看好是未來重要的亞洲領袖之一。經兩位好友依布拉欣阿里及蘇卡蘭沙米的穿針引線,並通過當時的財政部長東姑拉沙里的安 排,安華得以和馬哈迪見面。而馬哈迪更極力邀請安華加入巫統,加入巫統後,他立即參與大選,並成功攻下檳城唯一的回教黨堡壘區–峇東埔國會選區,隨後受 委為首相署副部長。
1982年9月,他在巫青團團長職競選中,以183票對173票擊敗原任團長拿督蘇海米,當選團長。
1983年,他受委為文化、青年及體育部長;在1984年出任農業部長。同年再度競選青年團團長時,以226:137再次擊敗蘇海米,證明其勢力迅速膨脹。1986年改選,繼續蟬聯團長。他以303票,擊敗當時對手賽哈密,後者只得109票。
他於1986年出任教育部長,直至1990年。1987年黨選,安華放棄巫青團長一職,改為競選副主席。他和拿督阿都拉以及旺莫達中選為副主席,不過在這場六角戰中,他僅得850票,排名第三。在1990年黨選的同樣六角戰中,他是得票率最高的副主席。
在國際事務上,安華表現非凡,1989年,他當選為聯合國文教科組織監督理事會主席,及東南亞教育部長理事會主席。
1998年副首相安華(右)訪問美國國防部,左為美國國防部長威廉·科亨
1993 年巫統黨選,最引人矚目是署理主席職位的競選。最初安華宣布不會挑戰原任署理主席嘉化峇峇,但是基層的意願是要他打。結果以他為首的少壯派陣營橫 掃大部分高職,包括署理主席、三個副主席職位及巫青團長職。他一直是馬哈迪重要的左右手,被視為馬哈迪的接班人外,也被西方媒體看好是未來重要的亞洲領袖 之一。
NO.5 蔡細歷『我行我素』
蔡細歷於1979年加入馬華,先擔任惹美拉馬華支會馬青副團長,後當選支會主席。1985年先後出任峇株馬華區會副主席及主席。
1986年大選,首次當選峇株市區州議員,1990年再度連任,並受委為州行政議員,擔任柔佛州環璄及消費人事務委員會主席,全國消費人事務委員會主席,柔州國家公園管理委會主席及多間社團顧問。
1995年在帆加蘭(Penggaram)州選區上陣,以14037張多數票中選為州議員。1999年11月大選,他在原區守土成功,以13460張多數票(20809對票)擊敗行動黨的顏碧貞,再度當選州議員。
2004年大選時,他棄州攻國,競逐馬華前總會長林良實引退留下來的國會議席–拉美士。最後以10729票擊敗行動黨候選人,中選國會議員。之後在重組內閣中取代蔡銳明出任衛生部長。
2008年因[性.愛]光碟事件宣布辭去他所擔任衛生部長、國會議員和馬華副主席職務。
2008年10月18日,在署理總會長四角戰中得票1115張,其最接近的對手、原任總秘書黃家泉則得票1001張;另外兩名的候選人林祥才得票209張、李學德得10張。
2009 年8月27日,馬華會長理事會宣布,正式通過紀律委員會開除蔡細歷的建議,馬華總會長翁詩傑召開記者招待會表示,有鑒於蔡細歷[性.愛]光碟對黨形象所 造成的傷害,會長理事會基於黨的利益,集體決定接受紀律委員會的建議,開除蔡細歷的黨籍。[2]10月10日,特大結果:「去翁除蔡。」大會以一千一百五 十五票贊成,一千一百四十一票反對,通過對現任總會長翁詩傑的不信任提案;大會以一千一百八十四票通過不贊成恢復蔡細歷署理總會長的提案;大會還以一千二 百零四票通過恢復蔡細歷的黨籍的提案。[3]12月15日,廖派13位中委集體呈辭,加上首相拿督斯里納吉放話馬華重選勢在必行後。2010年3月4日蔡 細歷宣布聯同7位票選中委,包括副總會長拿督斯里江作漢,辭去黨職,以促成重選。[4]3月28日馬華公會中央委員會重選意料之內地以901票擊敗尋求蟬 聯的翁詩傑(獲得578票)及前總會長黃家定(獲得833票),當選總會長。[5]
2011年10月3日,蔡細歷自稱有勝算的候選人,並挑戰翁詩傑在下屆大選上陣怡保。
2012年8月16日, 他與好朋友拿督黃樹輝一起遊玩吉隆坡,並在那裡認識了拿督黃樹輝的老婆潘婉瑩,兩人並結為好朋友。
2013 年4月12日,蔡細歷宣布借出3國2州給巫統與國大黨,並稱這是「國陣精神」,結果引起馬華基層的不滿與反對聲浪。同年4月26日,全國大選提名 日,蔡細歷不獲首相納吉提名上陣,稱國陣要的是有勝算的候選人,與其2011年10月3日自稱「有勝算的候選人」前後矛盾,最後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大選沒 得上陣的馬華總會長。
2013年5月5日馬國第13屆大選,在他極度種族主義及不斷攻擊伊斯蘭教的領導下,馬華在全國競選37國席與90 個州席只贏得7國11州席位,並且出現 許多馬華堡壘被反對黨以多數票攻下的悲劇情況,成績較2008年第12屆大選成績更差。事後發表「這是兩種族制」的荒謬言論,與馬國第7任首相納吉發表的 「華裔海嘯論」前唿後應,兩者都企圖將自身政黨獲得全國人民的支持率不過半(46.63%)與馬華慘敗的原因推到華裔身上,而不是反省自身與馬華為何被唾 棄。之後蔡細歷更被馬華基層要求辭職為這場大選的慘敗負責,其本人也表明自身不會尋求蟬聯總會長,而且馬華代表不會入閣。
2013年12月21日,蔡細歷最後一次以馬華總會長的身份在第60屆馬華中央代表大會上致詞。但還是持有中央代表身份的他還是會繼續參與馬華。
NO.4 『 被歷史遺棄的英雄』- Hang Tuah
年輕時,漢都亞和他的同伴,漢惹拔(Hang Jebat)、漢卡斯都里(Hang Kasturi)、漢叻基(Hang Lekir)和漢叻古(Hang Lekiu)殺海盜。一次村裡有人在附近橫衝直撞,漢都亞和同伴救了馬六甲宰相。馬六甲宰相看到了他們的才華,引介他們在宮中工作。漢都亞在訪問滿者伯夷 的期間,殺害了爪哇戰士大明沙利(Taming Sari)。漢都亞得到了滿者伯夷國王御賜了大明沙利的馬來短劍,有了這把馬來短劍可以刀槍不入。
漢都亞被指責與蘇丹的宮女通姦,蘇丹滿速沙不經審訊就決定懲罰無辜的漢都亞。但是,死刑並沒有執行,而漢都亞由宰相送到一個地方。大家相信漢都亞死 了,漢惹拔(根據漢都亞傳)或漢卡斯都里(根據馬來紀年的)反抗滿速沙,並製造叛亂。蘇丹滿速沙後悔判了漢都亞死刑漢都亞,可是只有漢都亞能夠殺死漢惹拔 (或漢卡斯都里)。最後,宰相把漢都亞從藏身處帶回馬六甲,懇求蘇丹赦免。戰鬥為期7天,漢都亞用大明沙利馬來短劍殺了漢惹拔(或漢卡斯都里)。
漢惹拔死後,漢都亞繼續為蘇丹滿速沙服務。後來,漢都亞奉蘇丹馬末沙之命追求傳說中的金山公主(Puteri Gunung Ledang)。他在該任務失敗,由於尷尬,漢都亞消失了,再沒有出現。
漢都亞最著名也最常被引用的話是「Takkan Melayu Hilang di Dunia」(馬來人永不會在地球上消失),也是馬來民族主義常常唿喊的口號。
馬來文化對漢都亞傳說高度重視。事實上,一個在馬來文學最熱門的辯論議題是漢都亞和漢惹拔間的對決。漢都亞代表對蘇丹的絕對忠誠,漢惹拔則象徵真理和正義的象徵。因此目前的問題是:誰是正確的。
雖 然人們普遍認為,漢都亞有四個朋友,有人質疑漢叻基(Hang Lekir)和漢叻古(Hang Lekiu)是不是兩個不同的人。在爪哇文原本,字母「ر」(ra,代表Lekir中的r)和字母「و」(Wow,代表Lekiu中的u)非常相似。由於 相似,所以誤譯。然而許多歷史學家和文學專家不同意,並指出,五個朋友是黑天(Lord Krishna,一譯克里什那)的五個勇士,漢都亞傳是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的馬來版。
此外,漢都亞傳對爪哇人和處理馬六甲和滿者伯夷之間的競爭是非常關鍵的。在文學作品中,許多騙子和惡棍都來自滿者伯夷或爪哇。滿者伯夷的國王被描繪成一個優柔寡斷的人,滿者伯夷大臣牙也麥達(Gajah Mada) 被描繪得狡猾又絕情。
漢都亞傳於1908年首次出版,編輯蘇萊曼.穆罕默德.努爾(Sulaiman bin Muhammed Nur)和威廉.舍拉貝爾(William Shellabear)
NO.3 郭鶴年[財富與奮鬥』
郭鶴年(1923年10月6日-),香港以及馬來西亞企業家,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新山,以經營白糖業起家,有「亞洲糖王」之稱。被福布斯歸入馬來西 亞首 富,華人富豪榜第四位,旗下資產最大部分都在香港,包括大量的香港豪宅、商場、酒店、辦公室、南華早報集團、香格里拉酒店集團等等。郭鶴年在世界百富排名 中名列40,他長居香港,而且積極開拓在中國大陸的企業版圖。
郭鶴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新山,祖籍中國福建省福州市蓋山。其父郭欽鑒從中國福建來到馬來西亞南端謀生,曾當過店員,開過咖啡店,其後創辦東升公司,轉營米糧及糖的生意。母親鄭格如,有兩名兄長,大哥郭鶴舉,二哥郭鶴齡,前亡妻謝碧蓉與現妻何寶蓮。
2011年的資產為170億美元,在馬來西亞、香港及華人地區都擁有大量資產,如不動產、商場、飯店、商務大樓與南華早報集團。2011年馬來西亞首富,華人富豪榜第四位。
郭 鶴年在馬來西亞新山英文學完成中學課程,1941年進入新加坡一間名校萊佛士學院繼續學業。1942年至1945年,任職於三菱公司新山分行米糧部,然 後到東升公司協助其父管理業務。1947年,成立力克務公司,專營雜貨和船務等,至1965年易名為郭兄弟(新)有限公司。其父於1948年逝世,郭家分 家,其家族籌組一間名為郭兄弟(馬)有限公司,繼續經營白糖及米糧業務,並由郭鶴年主理。
1950年代,郭氏遠赴英國,其後返回馬來西亞 成立民天有限公司,並設立馬來亞糖廠,同時設立馬來亞三夾板有限公司。1961年,郭氏全力投資煉糖工業, 搶在世界糖價上漲之前,從印度輸入廉價白糖傾銷大馬,並投巨資於白糖期貨貿易。隨著糖價的上漲,一舉購進60萬馬元,震驚了國際糖交易市場。郭鶴年的郭氏 兄弟公司不但掌握了大馬糖業市場的80%,壠斷馬來西亞市場,且通過多邊貿易,每年控制的食糖總量達150萬噸左右,約占當時國際糖業市場的10%,贏得 「亞洲糖王」之名。
1963年進軍香港,成立萬通有限公司,與中國通商。1971年,與友人在新加坡創立香格里拉酒店。1977年,開始在香港投資地產及酒店,在尖東購入地 皮興建香格里拉酒店。1993年,郭鶴年以嘉里公司之名義向新聞集團購入34.9%的南華早報股權,三年後又透過南華早報收購無線電視附屬之TVE公司, 在香港傳媒行業占據一角。
NO.2 林冠英 『鐵窗首長』
林冠英(1960年12月8日-),馬來西亞檳城第四任首席部長、民主行動黨秘書長,身兼峇眼區國會議員和檳城阿逸布爹州議員。
林冠英與妻子周玉清在1989年12月共結連理,現有4個孩子。
林冠英的祖籍是福建省,1960年12月8日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峇株巴轄。父親林吉祥是柔佛振林山國會議員兼行動黨國會領袖,母親梁玉治。
林 冠英曾經就讀八打靈再也的拉沙里英文小學(La Salle Primary English School),後來轉校到峇株巴轄的蒙特堡英文小學(Montfort Primary English School)。中學就讀峇株巴轄中學,後來轉校到馬六甲高等中學完成中學學業。
其後赴澳州留學,就讀於摩納斯大學,曾經是摩納斯大學國際學生協會會長。1983年,他畢業於摩納斯大學,獲得經濟會計學位而成為認證的專業會計師。其後在銀行任職高級行政人員。
林冠英早在1982年就學期間便加入民主行動黨。1986年,首度在馬六甲代父出征競選,以1萬7000張多數票當選國會議員。
國會議員及兩次入獄
1987年10月,有106人因「茅草行動」而在內安法令下被捕,林冠英跟父親林吉祥、林晃升及沈慕羽等人被扣留長達18個月,後雖被釋放,但失去國會議員資格。
1989年12月,擔任社會主義青年團團長。1990年,以逾1萬4000張多數票當選馬六甲市區國會議員。1994年,針對甲州首席部長阿都哈欣擁有2742萬財產事,先後不下10次到反貪污局報案。此外,舉發阿都哈欣與15歲未成年馬來少女發生[性.關.系]一事。
1995年,以近5000張多數票蟬聯馬六甲市國會議員。同年,受委為行動黨副秘書長。2月份,他因為馬來少女「出頭」,被控以煽動罪行。1997年,牴觸煽動及印刷法令罪名成立,罰款1萬5000令吉。主控官不滿判決,因而提出上訴。
1998年,被判以18個月監禁,因刑期超過一年而失去議員資格。1999年8月25日,因行為良好而提早獲釋,但5年內不得參選,不能在1999年和2004年參與大選。
2008年,首度率領行動黨大軍參加全國選舉,取得壓倒性的勝利,結束民政黨在檳城執政39年的歷史,出任首席部長。
2013年馬來西亞大選,林冠英再度帶領民聯贏得檳城的州執政權,取得州議會三分之二的席次,同時他也成功續任檳城首席部長。
NO.1 朱運興 『海外華人領袖的傳奇人生』
朱運興祖籍(海南文昌市文城鎮城梅村),生於1911年。父親朱儒林,早年到馬來亞怡保經營錫礦業,家財頗豐。母親鍾民,生17個兒女,朱運興為長子。少年在怡保英華學校就讀,後入香港大學攻讀文科,精通中、英文。
他自幼所受的家訓,就是既要熱愛自己生活的國家——馬來西亞;但也永遠不能忘了自己是炎黃子孫。
1946年和1947年,為在馬來西亞建立長久的殖民統治,英國政府推出二個新的政治方案。 在新的方案中,英國政府企圖以馬來西亞華僑同情馬來西亞共產黨為理由,把50萬華僑、華人遣返中國。
朱運興等有民族氣節的華僑、華人,在以陳貞祿為首的華人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地反對英國殖民政策、保衛華人社會政治權益的鬥爭。特別是1947年10月20日,他們組織發動了戰後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罷市,使當局不得不做出讓步,進而修改政策。
1949 至1959 年,朱運興任霹靂州警察後備團總團長(義務警察總監),獲英女皇封賜警察有功勳銜C.P.W。1950年後,任馬華公會總會義務秘書,被選為馬來亞聯合邦 首屆立法委員。1957年退出聯邦議會,曾任民主聯合黨署理主席,經營保險業。1959年,朱運興在馬來西亞政界聲譽鵲起,出任馬來西亞獨立後的第一任教 育部副部長,多次代表政府出席聯合國文教會議及國際性會議,數次代表政府與馬共和平談判。
朱運興熱心華社事務,作為馬華公會的創始人之一,歷任馬來西亞新加坡聯瓊會主席、怡保瓊州公會會長,成為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著名領袖之一,馬來西亞華僑、華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