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 2017-06-26

找回完整的我                                                                                                                                     

 

四年前,我病了,我得了現代文明病—憂鬱症。

經過兩年的奮鬥,我成功地打敗了病魔,所以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用我的經歷幫助需要的人。

·         病的起源

  還記得大學二年級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改變我人生的事。這件事的發生,讓我更認識自己。我希望自己的經歷不是白白地過去,也提醒自己,以後無論發生什麼事,絕不可以再讓自己陷入那樣的狀況,所以便寫下了這邊短文。

  2013年5月的某一天。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很怕別人對他太好,這會讓他產生誤會,叫我不要對他好。莫名其妙地,我失去了這個朋友;同一時期,我發現家人之間發生了一些矛盾,讓我覺得我是不是也快要失去家人。那段時間我無法理性思考,我每天都在想,到底自己做錯了什麼?

  我不是家人的開心果嗎?為什麼有我在,我的家人不能和睦相處?我那麼盡心盡力照顧他們,為什麼還要爭吵?為什麼我的朋友說我對他好會讓他誤會?對朋友好,有問題嗎?為何對朋友好是我的錯?就從那時起,我的生活作息開始凌亂。

  慢慢地發現,我的飲食態度不一樣了。吃飯本來是一件開心的事,然而,從那個時候起,我竟然對吃飯沒興趣,酸甜苦辣,我只嘗到苦的滋味。

   吃飯,覺得好撐;喝水,覺得好苦。我努力往好的方面想,這可能是老天爺安排一個減肥機會給我吧?慢慢地,我一天只吃一餐。卻食不知其味,味蕾失去了感覺。

  不再期待明天的到來,是我的第二個反常態度。睡覺變成苦差,越睡越辛苦。我能告訴誰呢?室友嗎?不行。朋友嗎?不行。在我所讀的大學,不睡覺是非常平常的事。我真的不想讓人知道我的問題。不睡覺,漸漸帶給我精神上的問題,健康上也給我帶來問題。

  我開始跑步。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那個問題不會影響我的生活。然而不吃不睡,問題真的來了。因我逃避,什麼幫助都不接受。於是,我崩潰了。

·         嘗試解決問題

   不吃不喝不睡的生活過了一個多月。我才接受事實,應該接受幫助了,否則我無法以清醒的頭腦應付考試。按照大學時間表,該學期分十四周,我發現自己有問題是第一周。我浮起想解決問題的念頭,是在第六周。我上網查資料,究竟什麼病的病症是頭暈、想吐?全身沒力氣,思維不清楚。我找到的答案與我心裡那個答案吻合。

  這個答案讓我開始排斥人,信心隨著瓦解,說話詞不達意。

  身邊的朋友發現我的異常變化,開始關心與顧惜。那時我才發現,原來他們為我做了那麼多。比方說,為了讓我能參加考試,做小組練習時,他們讀給我聽。 我到圖書館,那麼安靜的地方,我會沒有安全感,他們就陪我到圖書館借課本。

    對於室友我更是感激不盡。大學期間,我和一班基督徒生活在一起。有學姐、學妹,還有大學教師。她們陪我禱告,聆聽我講述每天在班上發生的事,和我說笑,好讓我能忘記悲傷的感覺。

    然而就算身邊的人對我好,但我本身的核心問題沒辦法解決,還是感覺混混沌沌的。很多事情我都不想面對,最常用的口頭禪就是「我跟大隊就好了。」身邊的朋友告訴我,我們接受了你的改變,你也要接受自己的改變。我越來越不喜歡這樣的反應,於是我告訴自己:「你要去面對問題,解決它!」

     我和兩位室友討論,讓他們陪我去看醫生。我知道只要我踏出這一步,我就能解決下一步的問題。

      那天來到大學診療室,掛了診,等了好久才輪到我。三個人一起進去,醫生問到底是誰要看診。之後他發現我不對勁,開始放低聲量,認為把我轉去心理輔導比較合適。可當時我對心理輔導沒好感,馬上拒絕。在這關鍵時刻,我開始哭了,說不出話來。醫生問什麼,我答不上來。室友代我回應,我聽到醫生說我患上了焦慮症。

     生病可以看醫生沒錯,但心病怎麼醫?我還那麼年輕,難道一輩子吃藥嗎?

    為了證明我還可以撐得住,原本一天一次的運動,改為一天數次,讓自己大量流汗。運動量多了,但食量還是很小,而且吃得不健康,我的身體更弱了,開始有嚴重的耳鳴及頭暈的現象。

就在此時,我想起網絡上的一個名人,他一出世就沒有手腳。我希望能藉由他的經驗,讓自己走過低谷。他的經驗告訴我,神幫了他很多,安慰他的心靈。我也學習禱告,學習依靠神。

室友依然每天定時來跟我禱告,然而,我卻陷入了自憐的狀況,喪失了表達的能力。開始胡言亂語,沒由來地哭起來。考試越來越近,情況卻越來越糟。

生於小康之家,看心理醫生是一個經濟負擔,花時間也耗費金錢。相信是神的憐憫和安排,其中一位室友的家人也有類似的心理毛病,她說只要我願意,他願意在金錢上扶持我。於是在同年八月,我去看了心理醫生。

·         治療的開始

 

八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我跟那位室友一起去看心理醫生。還記得第一次收費就是四百令吉。看了醫生,我知道我漫長的治病生涯開始了。第二次複診是兩個星期後。看了那位醫生讓我感覺欣慰。因他從來不說病人是神經病。而我,確實患上了憂鬱症。

 

   看了兩次病,使我得了一個結論,康復是一條漫長的路,是心思的戰爭。但是儘管有眼淚,我也要走完這條路。這場戰爭,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康復之路雖難走,但是不可以放棄!

通過藥物的幫助,我開始有充足的睡眠,食慾也慢慢恢復。

然後,我做了一個決定。我回到檳城的住家,老老實實地告訴家人,現在我是個病人了,不能再做開心果了。沒想到,他們竟然對我說:「你累了,好好休息吧,有我們在,我們是你的後盾。」

我看到我的父親,竟然在我面前流淚。我再次提醒自己,你一定要康復,一定要好起來!

·         藥物以外的治療

   想到反正自己也沒什麼好輸的,倒不如做一些讓自己進步的事吧!我學過音樂,首先找到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所謂的音樂治療是什麼呢?其實音樂會發出一種音波,這些音有使人神經放鬆的作用。藉著音樂,我慢慢的找回了信心。在這過程中,我學會了彈一點吉他,以及吹一點口琴。

在偶然的情形下,我也得知放鬆療法(Relaxation Therapy),那是一種簡單的運動及呼吸法。在自己與治療師的配合下,我慢慢地不會感覺緊張和心跳,學會如何控制自己,學會如何與「它」和平共處。

這些治療是在政府醫院進行,花費不多。醫院的治療師和護士們都說,我是個很有上進心的病人——當然了!誰會願意一直留在那種悲慘的狀況?治療過程讓我發現,只要努力,我要康復絕對不是一問題!

   接著我有機會接觸到催眠法(Hypnosis)。有人教我利用潛意識來幫助自己。我開始尋找有關催眠的資料和影片。這種催眠法,既不傷神,也不傷身。只要閉起眼睛,用心聆聽。我也看了許多激勵的短片。

    在這過程中,我也想過放棄!理智告訴我:不可以!於是我下定決心,每一天定時運動、練琴、甚至放空!這個決定,成為我康復的一大重要因素。

除了跑步,,我也開始打籃球。這種運動講求合作精神及專注力。 只要我願意,時間上允許的話,朋友們都很樂意陪我玩。

·         走上康復的路

   走向康復的路,我並不孤單。每當我又想放棄的時候,家人、朋友都會來鼓勵我。畢竟,最艱難的時期我都度過了,沒什麼好擔心的。

   我身邊的朋友開始覺得我在進步,都儘量配合我,當我需要陪伴,就很樂意的陪我;當我需要運動,就陪我去運動。陪我去上學,陪我做很多事。簡單地說,我學會了很多新知識,有了新愛好。比如說,朋友教會我彈吉他、打籃球。每次的複診,都是不一樣人陪我去。他們的陪伴,讓我感動又開心。

   我要感謝我的家人,在我生病期間,無論我要什麼,他們都會儘量滿足我。對於家人,我不再隱藏內心的感受,讓家人明白我是很幸福的。還記得我聽過一句話,「人總是把忍耐和愛都給外人,對於家人,我們更應該要這樣」。我們對外人可以那麼包容,為何對家人卻不能?我慢慢地學習不逞強,因為家人是我永遠的後盾。

   我的基督徒室友更是我重要的夥伴。他們其實跟家人沒有兩樣。需要安寧的時候,他們會輪流陪我禱告。要吃東西時,也會輪流陪我。大學生活,因為有他們而精彩。

最後,我要感謝神,感謝自己的堅持,感恩自己那麼勇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