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是生活中特別常見的症狀,但一些腰腿疼的朋友嘗試了吃藥、理療等一系列保守治療後,疼痛依舊,而對於傳統手術又比較恐懼。於是,比較苦悶的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難道治療腰腿疼就沒有更好的方式了麼?
疼痛很多人隨意吃止痛片,但那只是暫時好了,可是這副作用就大了去了。所謂濫用止痛藥,是指不按照醫囑或藥品說明書,長期地、超劑量地、或不嚴格掌握使用指征而不合理地使用止痛藥。
這樣可能產生各種藥物不良反應,還會掩蓋病情、容易成癮、引起過敏反應、損害造血系統、胃黏膜損害、引起中毒性肝炎、導致腎功能不全和間質性腎炎、誘發腫瘤、神經系統不良反應、誘發心血管系統疾病、妊娠期的不良反應以及損害聽力等,甚至嚴重危害。
腰腿疼,用艾葉+酒,2次就不疼了
材料:艾葉60克、生薑15克、生蔥2-3棵、燒酒適量
用法:前3味藥搗爛,用布包好。然後,將其蘸熱酒,塗擦患處。獻方人稱,一般腰疼病患者,塗上一兩次,就再也不疼了。
艾葉除了以上用法外,艾灸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現代研究表明艾灸產生的溫熱效應能治療慢性炎症,增強細胞的吞噬能力,引起動脈充血,改善血液循環,降低神經興奮性,具有鎮痛的功效。現代醫學認為艾灸可使微血管擴張、血流加速、痙攣緩解,促進機體的康復功能。故灸法對於治療本症具有很好的效果。
中醫認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什麼通?通什麼?這裡的通是指「經絡」的暢通,經絡暢通則不痛,經絡不通則會痛。肩頸堵了,肩頸疼了、沉了,而灸火透經,讓痛者不痛。疏通經絡後,艾灸再從根本上調理寒濕重、氣血虧虛體質。寒濕過重,氣血兩虧,就會導致腎陽虛陰虛,身體部位就會出現氣阻,通過火力定灸從根本上祛除寒濕,補氣血後消除疼痛。
艾灸取穴:足三里、三陰交、關元、腎俞、阿是穴(痛點)。用艾灸調理時,每次調理40-60分鐘(也可以選用養生灸、熱敷灸貼敷調理,每次4-6小時)。可以在三伏天連續灸40天,也可以每灸10天休息3-5天,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調理期間切不可吃冰凍、辛辣刺激、油膩、發物等。注意保暖,不要對著空調或風扇吹。不要熬夜,保持心情放鬆,注意適當運動。
艾灸過程複雜繁瑣且不易操作,怕麻煩的朋友們,可以試試艾灸貼,和艾灸效果一樣,但是簡單方便,小巧的設計,可以隨身攜帶,放在包包,或是抽屜都可以備,隨時都可以貼,不耽誤上班,非常方便,效果也很好。
【買2發5】艾灸貼 頸椎腰腿疼貼 艾葉溫灸貼
¥26.8
艾灸貼是非常適合現代快節奏生活方式的!睡覺之前,或者起床穿衣之前,只需一分鐘,在相應穴位處貼上艾灸貼,這是對陽氣最好的防護!純天然艾草精華和益母草精華相結合,溫潤你的穴位,驅風解寒,讓你滿血復活,暖和一整天!
適用人群:沒時間艾灸的人群、有頸椎腰腿關節痛的人群、宮寒,手腳冰涼的人群。
為什麼艾灸枕會有這麼強大的作用?
首先一定要從它的核心競爭力說起:艾草。艾草為純陽性,可以迅速補充人體內的陽氣,使之氣血充足,從內至外的散發活力與魅力。艾葉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等症狀更是一味婦科良藥,所以又被稱為女人草。艾草還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溫暖經絡,驅逐體內的濕寒。把陳艾搗成艾絨,有溫經透絡作用,通經活絡、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陽救逆、養生保健的作用。廣泛應用於針灸治療;還可以塞在肚兜里,能改善胃寒等。
早在《孟子》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記載。明代醫家李時珍也指出「凡用艾葉,需用陳久著」所以施艾需用陳年艾,陳艾灸火「溫而不燥,潤能通經」。燃燒時陳年艾絨熱力溫和,能竄透皮膚,直達深部,經久不消,功效強勁。
艾灸的治療效果要想見效時間會比較長一些,所以患者在使用艾灸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