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傳奇!! 他37歲賺到80億,2年內敢敢用240億跟人豪賭,結果……

@ 2017-06-25

他是傳奇!! 他37歲賺到80億,2年內敢敢用240億跟人豪賭,結果……

      

    他身高只有1米5酷愛孫子兵法,一直以福建莆田孫子的後人自居。他的一生輾轉於中、日、韓、美國等地,一半是風險投資家,一半是企業家,36年創造出4000億美元的財富,他就是孫正義,軟體銀行的創始人。

    1957年孫正義出生的時候,家境已經沒落。

    他5歲那年,父親經營的酒、彈子等連鎖店慢慢有了起色。直到1974年,父親小有積蓄,覺得孫正義在日本混不出個名堂來,就決定把17歲的孫正義送到美國讀高中。

    這期間,孫正義認識了一個高個兒的台灣人,叫陸弘亮,後來兩人乾脆在校園外租了個房子,大張旗鼓搞起生意來。

    當年夏天,身無分文的薛蠻子敲門應聘翻譯,孫正義開的工錢是「一小時7美元」,薛蠻子樂得屁顛屁顛的「一年可以賺到7000美元」。

    大二下學期,孫正義有一次路過校園書店,無意中看到《大眾電子》上面的標題「1英寸將改變整個世界」,那是孫正義第一次聽說英特爾8080晶片。

    當年夏天,英特爾的創始人,47歲的戈登·摩爾回到母校做了一次演講。那位老兄在台上慷慨激昂,拋出大膽的摩爾預言「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元器件的數目每隔18-24個月就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

    於是,孫正義再也想去餐館刷盤子掙學雜費了「要通過自己的發明創造去賺錢」。他給自己制定一個規定「每天必須想個發明,不管大小」。此後的一年,孫正義的「發明研究筆記」中洋洋洒洒記載了250多項稀奇古怪的想法,如高效的蟑螂藥、可除臭的馬桶等等。

    1976年夏天,19歲的孫正義去勞倫斯國家實驗室找老鄉玩,無意中得知實驗室的一位博士在搞「半導體聲音合成晶片」的技術,他馬上聯想到自己考試的窘境「如果能搞出個語言翻譯機,考試就再也不用翻字典了!」

    此後,孫正義乾脆在矽谷開辦了一家公司,專門銷售電子遊戲機以及遊戲軟體,鼎盛時期達到350部,遍布校園餐廳、酒吧、咖啡廳、學生宿舍等各個角落。

    1981年9月,孫正義在大野郊區的一間鐵皮屋裡正式創辦了軟體銀行,註冊資本金25萬美元。他一個月跑遍了福岡、長崎等地的42家專賣店和94家的軟體公司,並通過佐佐木的關係,找到東芝和富士通,希望它們投資。

    當年11月份,當孫正義聽說大阪要舉行全國電子產品展銷會時,他決定孤注一擲,一舉砸入20萬美元「租下了會場最大、距入口最近的展廳,並免費提供給各軟體公司」。開展第一天,觀眾就被軟銀展台的大手筆給鎮住了,尤其還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佐佐木老先生站台。結果軟銀展台前面人頭攢動,孫正義整整一天都沒有動窩,就連中午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發名片,當場就有10多家談定要與孫正義簽約。

    此後軟銀進入了快車道,短短4個月就成為日本最大的軟體營銷商,一年後控制了日本軟體市場40%的份額。到了1982年底,軟銀的利潤已經突破600萬美元,並以每年30%的速度在遞增。

    不過,當他得知孫正義在加州伯克利留過學,尤其第一筆生意來自佐佐木老先生時,態度立馬變了。此後,正是御器谷遊說第一勸業的領導,最終同意貸給孫正義1200萬美元。

    有了1200萬美元進兜,孫正義決定大舉進軍計算機雜誌,他要復仇「此前I/O、ASCII等計算機媒體拒絕刊登軟銀的廣.告。」 1983年5月,孫正義一口氣創辦兩本計算機雜誌《Oh!PC》和《Oh!MZ》以及一本購物指南《TAG》。

    1994年4月,軟銀在東京交易所掛牌,年僅37歲的孫正義一躍成為身價超過10億美元的富豪,軟銀也成為日本最具規模的軟體銷售及文化出版公司。2年後,孫正義更是豪氣干雲,動用銀行31億美元貸款,上演蛇吞象,一舉買下美國的齊夫戴維斯集團全部股權,將旗下的「電腦周刊」收入囊中。

    可以說,1995年-2000年5年間,孫正義不是在看項目,就是在看項目的路上。1996年12月,孫正義從舊金山飛回東京過聖誕,結果在候機樓遇到了數據現金公司的創始人林奇,兩人一見如故,結果一個小時後孫正義就決定投資1540萬美元,買下數據現金公司9.5%的股份。

    此後,孫正義更是啟動瘋狂購買模式。4年之內,在全球投資超過450家網際網路公司。到了2000年,軟銀已經擁有美國企業300多家,日本企業300多家,旗下資產規模達到7000億人民幣,一舉躋身日本資產規模前5位。

    轉眼到了1999年,第一波網際網路浪潮在神州大地激起了巨大的浪花。當時,新浪、網易、搜狐三大門戶網站已經開通,百度開始融資,騰訊、阿里也邁出了探索的腳步。當年10月,孫正義聽說西湖旁邊的馬雲剛剛獲得高盛5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時,再也按耐不住了。於是,他通過摩根史坦利的資深分析師古塔催了3次,要與馬雲見面。

    馬雲當然受寵若驚。要知道,當時馬雲連自己都不知道B2B業務到底將做成什麼樣。與張朝陽、丁磊、王志東等IT大佬相比,他只不過是一個入門級的創業者。

    孫正義一眼就發現馬雲與楊致遠一樣,屬於狂熱型選手「身上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霸氣」。尤其他對馬雲所提出的網際網路將由「網友」時代向「網商」時代跨越的想法大為讚賞。6分鐘後,孫正義就決定投資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以218億美元的籌資額登陸紐交所,最高興的除了馬雲外,應該就是孫正義了,他旗下的軟銀所持股份暴漲到580億美元,15間投資回報率超過1000倍。而正是這一天,孫正義的身價暴漲至166億美元,登上了日本首富的寶座。此後,孫正義修正了自己的投資風格「只要跟大陸沾邊的項目基本都投,尤其是10分鐘之內找到感覺的鐵定要投。」

    2008年,千橡互動CEO陳一舟拜訪軟銀,孫正義一看到陳一舟、楊寧、周雲帆三個史丹福的帥哥頓生好感,談了不到10分鐘,他的頭腦就開始發熱,於是陳一舟順利拿到4.3億美元的投資。

    2011年12月24日,孫正義在上海過平安夜。PPTV具有科學家氣質的陶闖僅用7分鐘,講了一半PPT就讓孫正義開始興奮,最後他決定投2.5億美元,也創下2006年谷歌收購Youtube以來,全球視頻行業規模最大的一次融資。

    此後,孫正義在內地的投資清單中相繼出現了香港億通 盛大網絡、新浪、網易、8848、當當網、攜程旅遊網、263集團、完美時空、人人網等100多家公司的名字。可以說,孫正義是眾多投資大佬背後的大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