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來了,大家喜愛的水果——荔枝已經上市!
鮮甜多汁的荔枝一直是許多人的最愛,就連唐朝詩人白居易,也曾稱讚過荔枝「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
而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唐明皇為了搏楊貴妃一笑,不惜勞師動眾千里送荔枝的故事。
而近日網路卻有段傳言,那就是吃了荔枝後酒測會超標,警告大家不要邊開車、邊吃荔枝。
為了證實這個傳言,有員警實際測驗,在警局吃了四顆荔枝後立即進行酒測,沒想到酒測器真的跳出了0.15的數值。
隔著螢幕小編都能感受到它的香甜!
不過開車的人要注意!
!
吃荔枝=酒駕,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口說無憑,實驗為證,這不,馬上有實驗員親自做了實驗。在沒吃荔枝前,記者對著交警執法時使用的酒精測試儀吹氣測試,測出酒精含量為0mg/100ml。
明明只是吃了荔枝,並沒有喝酒啊,這也能測出酒駕?這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荔枝採摘後或在運動過程中,水果內細胞缺氧,會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食用時分解出細胞內的酒精。
另一方面,荔枝含有較高的糖分,唾液中很多酶會對荔枝的糖分進行發酵產生酒精,從而可能被測出「酒駕」或「醉駕」。
吃了怎麼辦?教你一招!
答:立即漱口!
吃了荔枝,只要漱口,或等待幾分鐘,就不會有酒駕反應。
除了荔枝,蛋黃派、豆腐乳、漱口水、藿香正氣水等,吃後也可能被判「酒駕」。
交警部門提醒:市民遇到交警執法時,可說明情況,要求漱口或隔5-10分鐘再測試。此外,醉蟹(螺、蝦)、糟雞(肉)、啤酒鴨、酒釀圓子,由於本身在製作過程中就有酒,所以開車就別吃了。
為了避免被「酒駕」,
大家可要管好嘴,回家再吃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