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紂王
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暴君,特別是在《封神演義》中更是扮演這一個大反派。而且在我們中國人眼裡,這個人就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大暴君大昏君,這個深入人心的形象也是經過3000年的加工,實在是歷史悲哀。
紂王的真名叫做帝辛,而「紂」字是後人往他頭上扣上去。這個醜惡的諡號是出自「殘義損善曰紂」。其實帝辛為人不能說好,但也是做到了皇帝本分。身為亡國之君,哪一個能夠全身而退的呢。在他的在位的時候,還有「東夷」的說法,在山東、淮河下游和長江流域都存在著小部落。
帝辛也是派出軍隊,平定了那裡,中原文化也是隨之傳播的這些地方。為中國形成一個多民族統一打下了基礎,孔子學生子貢也是為其平反,不過沒得人們認可而已。所以商紂王已經是惡魔的代名詞,至於歷史中真正的帝辛已經被遺忘了。
2.楊廣
同樣也是亡國之君,可惜偏偏打下隋朝的是唐朝。李世民篡改歷史的手法堪稱一流,美化自己丑化兄弟不說,這上個朝代的皇帝肯定是極力的否定的。隋煬帝楊廣在歷史上有過許多罪名,弒父、亂倫還勞民濫誅,最後的總結也是罪名罄竹難書。小說電視劇也是照部就搬的加工,最後醜化成為了人人得而誅之的暴君。
然而楊廣做的事情可都是千古一帝乾的出來的,唐朝的制度和美名其實都是延續楊廣乾的事情。首先開創了科舉制度就讓整個中國歷史為之改變,還有修建了著名的大運河也是他首創的。最後為了「勿遺子孫憂」的目的去攻打高句麗,也是雖敗猶榮。
3、法海
這名字肯定每個人都知道,這金山寺的和尚迂腐頑固,就是因為人妖殊途的原因要分開許仙和白娘子。在看《白蛇傳》的時候肯會是因為這個人的出現而破壞自己的心情,但是這個法海其實是大有來頭的。
根據記載,這個法海其實是一個官二代,而且是唐代宰相的兒子。唐朝的佛學可謂是達到了頂峰,就連這個官二代也是看破紅塵一心潛心佛學。他的佛學造詣也是非常高深,比起一些寺廟住持都高上一級。
在馮夢龍的原著原著中,法海算是一個真正的得道高僧。做到了以慈悲為懷,普愛世人,不過在《白蛇傳》里這個和尚就成為了封建思想的代表,惡勢力的象徵,也是有些難堪的。
4.龐太師
不知道也沒有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這就是《少年包青天》裡面那個大奸臣。包拯以及八賢王都是對他恨之入骨,這樣的大奸臣其實在歷史上是非常偉大的。先不說這個人,其實那所謂的八賢王也沒有多麼賢德。
然後就是龐太師,這個人先是一個判官出身,然後一路升到了宰相。韓琦范仲淹都是他的好友,而司馬光狄青則是這個人的恩師,大家覺得這樣的人會說奸臣嗎?其實在《宋史》中他不但是一個剛正不阿的人,更是文可安邦、武能定國的忠臣。
5、潘仁美
說起這個人就不得不說到「楊家將」了,這個人其實就是楊家將的死敵。藝術作品裡也是不斷的醜化他,最後變成了一個奸臣的代表。沒有壞人,好人怎麼顯得厲害呢。潘仁美就是這一個壞人,公報私仇最後讓楊業自殺殉國。
但是潘仁美的原型在宋朝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忠臣良將,那個名將叫做潘美。先不說有沒有公報私仇,反正歷史上是沒有記載。至於害死楊業這就是,全是上級監軍王的命令,潘仁美只是下層,聽命令按兵不動而已,而且在最後因為楊業的死,他自己也是收到了降職處分。
其實電視劇里的許多東西都是不真實的,最多只能當做娛樂消遣,要是把裡面的人代入進去,這不但是對歷史的不尊敬,更是對自己祖先的一種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