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交朋友和不會談戀愛一樣嚴重,家長從小就要手把手的教才行!

@ 2017-06-21

最近一段時間我被兩件嚴肅的事情包圍著:

1.身邊一些上了年紀的叔叔阿姨,聽說我認識的朋友多,密集的圍攻我讓我幫著給他們的孩子介紹對象。

2.身邊一些和孩子年齡相仿的小朋友的爸媽密集的圍攻我,追問如何才能讓孩子在學校有更多的朋友,孩子朋友不多。

成人不會談戀愛和小朋友不會交朋友成為很多父母的心病,在很多人看來,一個影響孩子下半生的幸福,一個影響一輩子的人際關係交往,總之當了父母就一直需要為孩子操心,這點不假。

如何談戀愛這件事我還真的無能為力,但是在小朋友如何正確的理解友誼這件事上,我還是有點經驗的,畢竟女兒在幼兒園階段和小學階段接觸的是不同類型的家長,其中也有過轉學,所以對如何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算是有一些小的心得!

孩子需要看到榜樣

1.要想孩子會交朋友,家長就要讓孩子看到榜樣讓孩子好模仿。

我一直告訴孩子,在你身邊的任何人都不是你的老闆,都不可以命令你去干點什麼事,同樣你也不是別人的老闆。良好的友誼是相互在一起的尊重和妥協,這點真的很不容易練習,大部分孩子都喜歡當老闆的感覺(就像成人一樣),所以在幼兒園階段我和孩子玩遊戲的過程中,經常也會讓孩子輸掉,而不是故意的讓她贏。

正確的對待輸贏對孩子交朋友太重要了,因為孩子們的交往大部分都是在遊戲中進行的,是你扮演公主還是醜小鴨,你扮演國王還是衛兵,為這點我們看起來簡單的小事情孩子能立刻翻臉。

所以,要讓你的孩子學會合作,就從家裡玩遊戲開始,讓他們正確的理解輸贏。

尊重孩子的個性

2.了解孩子的個性,對症下藥。

在生活中你會發現有的孩子天生是領導者,有的孩子天生喜歡追隨別人。如果你的孩子害羞,你就不可能指望他們成為團隊的核心領導,這並不意味著你的孩子無法結交朋友,女兒剛進入北京某幼兒園的時,膽戰心驚,特別害怕各種厲害的小朋友,針對這種情況,我在家裡一次次的和孩子玩遊戲來彌補差距。

練習的內容包括: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微笑著說話、如何主動和想要一起玩的小朋友建立聯繫、如何在人群中找到一兩個好朋友(先尋找班級看起來沒有朋友的孩子+班級看起來最受大家歡迎的孩子)和他們建立友誼……

各種方法的訓練有一年多的時間,孩子在有了幾個親密的小夥伴之後,她很快的融入了大的群體,而在女兒選擇找朋友的方法上,女兒最初找的是班級看起來沒有朋友的「孤獨的小孩」,而不是我希望的「最受歡迎」的小孩。

知道孩子的做法,不把自己的喜好施加給朋友,這才能真正的幫助他們,從這點上,談戀愛和孩子的交朋友的原則應該是一致的。

不要干預孩子選擇朋友,孩子需要學會和不同的人交往

3.不要干預你的孩子選擇朋友。

女兒最初進入幼兒園時,我和老師恨不得每天都在溝通,希望老師能讓班級里最有影響力的小夥伴帶著她一起玩,老師也這樣嘗試了,但是效果甚微。反而女兒自己選擇的小夥伴,從幼兒園開始至今還一直在交往。

最初我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的,孩子的朋友最起碼應該有文明、懂禮貌、愛讀書、父母最起碼和我們一樣接受高等教育,這樣父母和孩子也有很多共同語言,最初我也盲目的認為這樣的友誼對孩子來說是平等的。

但是至今,女兒即將升入三年級,在她的核心朋友圈中,有的孩子父母是高知,但也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從事基層的工作,甚至也有孩子的父母是社區菜場的小商小販,從幼兒園開始我已經不再限制孩子選擇朋友,不因為某個孩子家庭的收入、父母的工作等原因限制孩子選擇朋友的自由。

但是依然堅守的一點是:如果孩子在某個友誼的關係中受到傷害,甚至被欺凌,我會立刻介入。

自我保護很重要

4.和孩子一直在討論欺凌的話題。

女兒還小,世界還很複雜,相信每個父母都會和我一樣。

就像在婚姻中我偶爾會和先生吵架,父母就會堅定的說:吵架可以,但是如果他敢動手,我就把他的手剁了。

道理是一樣的,孩子善良但並不是他們應該被欺負的理由。

我不欺負別人,但是你也別欺負我,這適用於任何一種關係。所以在生活中我和孩子一直在討論欺凌的問題,從幼兒園開始至今,我想還會一直繼續下去。

A:不主動欺負別人,不要因為你深受老師的歡迎就可以欺負班級的同學。

B:和任何人有矛盾都不要緊,但是不允許你叫上很多小夥伴去欺負和你有矛盾的同學。

C:別人欺負你,可以反抗。別人揍你,可以還手。

D:遇上任何事情,第一時間告訴爸媽,包括和別人打架,也包括別人打你。

5.人氣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孩子都希望自己在人群中是人氣最高的那一個,誰都喜歡那種前呼後擁的感覺,孩子也很喜歡。但是請告訴你孩子真相,人氣不是友誼的核心部分。

女兒從幼兒園開始的孤獨坐在角落,到如今在學校一群好朋友,人氣、友誼這是我經常和孩子普及的話題。友誼不是通過朋友的數量來衡量的,在幼兒園階段三五好友同樣很開心,如今在小學一群好友也很好。,但是真正的走心的好朋友,真正懂你的好朋友,真正教你如何把眼淚流回去的好朋友不多。

從孩子沒有朋友到如今一群朋友,大部分時候我都是讓孩子自己選擇,但是更多時候我在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在參與她選擇朋友的過程,但是我更多的是教方法(問好、看眼睛、零食吸引、主動帶玩具、攻破小團體領袖、幫助弱者、和老師多互動有困難找老師……)

讓孩子主動,並不表示我們不參與,給孩子方法和建議,然後討論哪種方法最有用。最終在有四五年的時間之後,女兒給我這樣的答案:

1.走心,當你真心的幫助別人時,友誼就來了(女兒在班級是班長,喜歡幫助一些在學業上有困難的小朋友)。

2.相同的愛好,當你們有相同的愛好時,雖然會相愛相殺,這也是友誼(女兒一直和她的好友在PK閱讀量,相互比拼,相互看不上,相互欣賞)。

3.真的朋友走心,更多的朋友走過場,大家一起玩更好。

好了,幼兒園三年時間、小學兩年,我覺得這3條算是交朋友的精髓,她掌握和理解了,努力沒白費,至今我還會想起她第一次去幼兒園時畏縮的場景,到如今用了五年的時間,雖然她還會在友誼這件事上有困惑,但是她不再為沒朋友找我哭鼻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