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超級英雄,沒有鋼筋鐵骨,普通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個駕駛員上路之後都要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負責。
雖然火仔明白時刻注意路況保障駕駛安全的道理,但問題在於,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時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的。
如果駕駛者本身就具有良好的駕駛習慣,那麼在日常駕駛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就可以減少安全風險,這才是一個真正的老司機應該具備的素質,也是對全社會負責的表現。
一、剎車反射
駕校只能教授規矩,但書本和考試不能替代長期駕駛達成的神經和肌肉反射。相信大家和火仔一樣,平日裡都看到過不少因為應激反應時腳踩到油門上發生的事故。
雖然動不動就急剎車不是好習慣,但危險時刻對剎車的操控是決定生死的關鍵。所以很多老司機都教導新手平時要養成以剎車為「主軸」駕駛的習慣,並且當右腳不放在油門上時,放在剎車上待命。
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每個人每款車,不過火仔認為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協調性無法達到較高的要求,不能保證關鍵時刻採取適當的反應,到不如學習老司機的經驗,逐漸養成剎車反射。
二、涉水慢行
雖然現在城市遭遇嚴重內澇,同時你又必須外出開車的情況並不多見,可是一旦涉水行車時處理不當,輕則會對車輛造成嚴重損壞,重則還可能會危及駕駛員和乘客的性命。
即便很多司機都知道水過深時應該如何處置,但當水不足以威脅發動機進氣口時,很多司機可能會一時興起快速過水「沖一下」。
可是一方面快速過水時可能會造成飛濺的水花影響旁人的行駛,容易造成事故,另一方面也容易讓輪胎因為快速接觸水而減弱剎車能力,甚至跑偏讓駕駛者失去對方向的控制,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翻車。
三、反手開車門
行車過程中有一些小毛病,看似無害但一旦發生事故致死率並不低。比如停車後未觀察後方路況就隨意開門,一旦後方有來車或騎行的人,直接撞上靜止的車門必然非死即傷。
新聞中發生的類似悲劇並不少,為了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很多國外的駕校在培訓學員時就強調了反手開車門的重要性(用遠離車門的手開門)。之前火仔也給大家強調過,反手開車門雖然效率比較低,但對於交通安全來說卻大有裨益。
一方面反手開車門可以強迫車主轉身,看到道路後方的來車情況,另一方面即便開門也只會打開非常小的幅度,就算髮生事故也會大大降低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