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流量套餐暗藏三大陷阱,讓人防不勝防

@ 2017-06-20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電信運營商一度被唱衰,「管道論」甚囂塵上——流量走自己的管道,賺錢的卻是網際網路公司。然而,大部分人都看錯了,這恰恰是運營商的機會所在。語音時代儘管用戶每月的電話費支出高,但這個數字基本上是可控的,偏差不大。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不同了,整天在網絡的海洋里遨遊,誘惑太多,容易上癮,你發現套餐里的流量只是「杯水車薪」,第一周便告急了。

三大運營商進入流量經營時代

步入4G時代,看視頻,刷微信,瀏覽網頁……速度快了,而且,中國手機網民重度用戶多,有數據報告顯示,在使用手機的平均時長方面,中國排在世界第二。今天,手機網民耗費的流量十分巨大,儘管很多情況在WIFI狀態下進行的,但一旦離開WIFI,流量嘩啦嘩啦地流淌。

最近幾年,國內電信運營商紛紛喊出「流量經營」,傳統話音地位減弱。然而,大部分人發現流量不夠用,不得不重新訂購流量包。而我們也發現,電信運營商變得越來越「關心用戶了」,不停收到「歡迎訂閱流量包」的簡訊,甚至還有客服人員打電話,給你介紹「實惠」的套餐,如果你經不起誘惑,或者對規則缺乏了解,很有可能中招。

中國手機網民重度用戶多

最近,有媒體報道,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流量也有「長途」之分,引起了廣泛爭議。事實上,手機流量套餐中,還有更多的「圈套」,等待你跳進去。具體來說,目前的流量主要有三大陷阱。

首先是閒時流量。這種流量包看似實惠,實則充滿誘惑——運營商的帳算得很精明,把時間劃定在晚上的23:00至早上的7:00,這個時間段,絕大部分人在睡覺,根本用不到流量。即便有些夜貓子,但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在家裡,用的是WIFI。而且,運營商對閒時流量包還有其他的限制,比如僅限省內使用。如果你不是有特殊情況,建議不要訂這類流量包。而且,訂了這類流量包,你也不可能把時間掐得緊緊的,一不小心過了規定時間段,造成大量的額外流量。

手機網民耗費的流量越來越多

其次是定向流量。比如針對微信,就有運營商推出了定向流量包,包月15元。還有,運營商會針對某部影視劇、某項體育賽事等推出定向流量包,如果你對運營商的規則的沒有詳細的了解,就容易「上當」。這種流量包,只是專項專用,對一部分不清楚規則的人,容易造成麻痹作用,以為有足夠的流量,放心用,結果流量超標。

再次是分省內和全國流量。運營商給你的流量套餐,基本上都是分省內省外的,比如你每個月有1000M的流量,運營商會把其拆成省內流量600M,國內流量400M。不理解清楚細則,會造成流量超標。尤其是一些經常出差的人,不重新預定額外的流量,就有可能大量超出。而且,在約定額外的流量時,也要考慮清楚,到底有多少是全國流量,多少是省內流量。文/徐上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