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 你就這樣做 這是經驗

@ 2017-06-18

讀過泰戈爾的詩,你會記得有這樣一段話:「孩子有成堆的黃金和珠寶,但他來到這個世界,卻像一個乞丐。」

「這個可愛的,小小的裸著身體的乞丐,所以假裝完全無助的樣子,便是乞求媽媽的愛的財富。」

泰戈爾寫的真好。真正的好。

從本質上來說,孩子都會自然的長大。從人之初的簡單,長到自我需要的需求。如果孩子要繼續生存,那麼,孩子自然會掌握比如生存和待人接物等機能。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上,誰都能畫上想畫的畫。比如,善良、包容、睿智、勤勞;也比如,哭鬧、罵髒話、打架、不愛學習;

這就印證了中國有句古話,學好三年;學壞三天。

所以,孩子需要教育,需要引導,需要有人告訴他明辨是非!

如何教?怎麼教?誰來教?

孩子不是生來就聽話的。你有時候對於孩子的氣是不打一處來。你讓他往左,他偏要在地上打滾。

你讓他吃青菜,他偏偏只愛肉。

....

孩子啊,真的是問題多多!讓父母應接不暇。

有時候父母會懷疑人生。說的人心灰意冷。

因為教育本來就是很抽象的名詞,是不能立竿見影的。尤其是品德教育和基礎教育。

但是,孩子教育是必須的!

教育,會使變得自私,勢利,想不勞而獲的孩子明白人生的意義。變得有希望成為父母的驕傲。國家的棟樑。

因此,教育孩子應該從下面幾個個方面入手:

1、基礎教育

所謂基礎教育,就是從孩子剛懂事就開始的教育。是底層的那一部分。基礎好,孩子的未來就好。

這個階段,主要是以父母為孩子閱讀為主。

教育孩子從小喜歡上閱讀。閱讀,要得法,要選擇孩子可以接受的經典閱讀。同時,父母必須理解經典,才能傳授好經典。

父母給孩子閱讀經典,是讓孩子從前人的智慧中,吸取教誨。這也是為孩子建立一種文化基礎。形成孩子的思維和性格。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就會慢慢的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我是在孩子2歲左右的時候開始為孩子閱讀的。那個時候的孩子,其實不懂得你給她講述的故事是什麼意思。但是,她對故事裡的小白兔或者是大灰狼還是知道的。

我在給孩子閱讀的時候,儘量配合肢體語言,繪聲繪色的為孩子充當故事裡不同的角色。孩子看得哈哈大笑。笑完之後,我問孩子爸爸講的故事是什麼意思。孩子搖搖頭。不懂。

但是,漸漸的,孩子懂得一些了。而且還會問我你,你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是的,孩子在閱讀中吸取了知識。懂得了道理。

有一次,孩子突然把剛下班回到家裡的我拉到了一邊。很神秘的問我:「爸爸,我不想有《曹匹諾》的長鼻子。好難看。」

我猜她一定碰到了什麼問題。:「曹匹諾是撒謊才長長了鼻子。寶寶沒撒謊,所以不會有長鼻子。」

「爸爸,我把碗給打碎了。沒告訴媽媽。現在告訴爸爸,不會長長鼻子。對嗎?」

我突然發現孩子進步了。是閱讀的魅力讓孩子有進步的力量。孩子從閱讀中,建立了是非觀。從基礎的學習中,形成了自己最初的思維。

是的,要讓孩子愛上閱讀。愛上閱讀也就是愛上了學習。讓孩子建立了學習的概念。

至於藝術教育,是必須的。但是不能成為小孩的負擔。藝術是需要靈性和天分的。不可強求!絕對不可以僅僅成為談資或者滿足家長的虛榮心。

2,品德教育

對於孩子來說,品德的好壞,於父母品德的好壞有密切的關聯。

中國也有句古話,叫做上行下效。意思是孩子的所為,是參照父母的所為而為的。

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孩子立好標杆。

這就讓我想起了這麼一個孩子。

臨街有位孩子總是喜歡偷拿別人的東西。讓這條街的鄰居們總是拿這個孩子做反面教材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但是,鄰居們從來也沒有看見或聽見孩子的父母教育孩子,給受到損失的鄰居們道歉。

有一天,孩子因為偷別家的電動車被抓住了。警察讓孩子的父親去派出所領孩子。這時,孩子的父親當著警察的面突然跪下了。哭的天昏地暗。

這位父親後悔極了。因為這位父親就喜歡小偷小摸。貪別人的便宜。是父親的所為,影響了孩子。

有幾次,孩子把偷來的東西拿回家,這位父親甚至還誇獎孩子有本事。不成想,把孩子夸進了派出所。細思極恐,真是父親的不好的習慣,給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樣。讓孩子上行下效。

3,安全教育

時代不同,就要求不同。遠古山頂洞人,教授孩子的肯定是如何防狼和怪獸。這是生活的本能。因為要生存。

現在我們教孩子是首先不能觸犯法律。其次就是自救的本領。遇到壞人怎麼辦?找誰求救?遇到自然災害怎麼逃生?等等。

在給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一定要不厭其煩,多講多做。讓孩子從思想上樹立安全觀念。

總之教育孩子要因人施教。讓孩子喜歡做喜歡的事情,在做喜歡的事情當中,學習必須學習的東西。

孩子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是孩子成熟的標誌。

讓孩子找到喜歡做的對的事,是教育該做的事!

家長只需要把握以上幾點,化教育於無形!孩子自然會健康的慢慢長大。

掌握大方向,容許孩子犯錯,容許孩子平庸,容許孩子被人欺負,容許孩子貪玩。

讓孩子感覺不到你的教育手段!是關鍵,至於具體的方法,比如該不該打罵孩子?什麼時候呵斥孩子?什麼時候獎勵孩子?什麼時候打擊孩子?這是所謂的心理學家,幫不了你。教育手冊幫不了你。父母們必須自己在育兒的實際中,總結髮展。

再用泰戈爾的詩結束本文:

「我願能在我孩子的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占一角清凈地。」

「我知道有星星和他說話,天空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雲朵和彩虹來愉悅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