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看了未刪減版《異形:契約》,你還是會一臉懵逼!

@ 2017-06-17

從1979年的《異形》到今天的《契約》,異形系列電影已經遠遠超過了恐怖科幻片的範疇,越來越多有關生殖及哲學的命題的探討,打開了一個拷問生命起源的潘多拉魔盒。

而每一次,當你覺得自己快要接近真相的時候,雷老爺子總會來個大轉折,拋出更多的疑問。

《異形:契約》便是如此,它貌似講了很多東西,但也提出了很多問題。至於異形以及人類的起源,還是一個大寫的問號?

由於「契約」里有很多噁心的鏡頭,在國內上映的版本進行了小幅度地刪減,也因此比原版少了6分鐘。

看過電影的話,應該知道裡面有一個男女共浴的鏡頭。原版中,異形用自己的「舌頭」穿透浴室玻璃,直接給那個黑人來了一個爆頭。而且,它還將舌頭抽了回來,留下了一個血窟窿!(這些全部是特寫鏡頭,就說恐怖不恐怖!)

當然,異形之所以吸引人,也在於這些地方:長著一副「死神駕到」的畸形臉,堅硬的外骨骼系統,以及流著膿酸的血液,更別提它神出鬼沒的陰險……

如若要探討它的起源,就需要先回到《異形》第一部,也就是2122年。

異形的名字「Xenomorph」源自於希臘語,「Xeno-」有奇怪的意思,而「-morph」意味著形狀,直譯的話就是「怪異的形式」。表面上看,它屬於類地生物,不過遠沒有那麼簡單。

2122年,USCSS Nostromo的船員,在LV-426衛星上發現了一個被遺棄的飛船。這些悲催的船員,接下來會經歷一場噩夢般的煉獄,而罪魁禍首就是他們在船艙裡面發現的——異形卵。

第一眼看上去,異形卵像一個鳥類或爬行類動物的卵,堅硬的外殼保護著裡面的生命體,只不過體積比較大而已。卵殼內部有類似「蛋清」的黏液,能為有機體提供營養並讓其保持濕潤。

在缺乏外界刺激的情況下,異形卵會長時間處於休眠狀態。

不過,一旦有合適的宿主靠近,異形卵頂端會像花瓣一樣裂開四個「嘴唇」,裡面會冒出一個不斷蠕動的有機體——抱臉蟲。

抱臉蟲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它跟成年期異形的長相有著巨大的差異。

雖然地球上大多數的卵生動物,在破殼而出後,其形態跟未來成年期的樣子,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然而,很多甲殼綱動物並不是如此。在蛻變成長的道路上,它們會有不同的形態,毛毛蟲變成蝴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按照上面的理論,異形幼年期的抱臉蟲形態,也應該不足為奇。

往下繼續延伸,毛毛蟲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大量進食&吐絲結繭,蝴蝶存在的意義是為了交配和繁衍。那麼,異形卵中的有機體被喚醒後,也應該只有一個單純的目的——繁衍。即找到一個合適的宿主,並強迫其「受精」。

而抱臉蟲的形態,仿佛天生就是為了繁衍後代。它有8個長長的「手指」,有一條跟成年異形相似的尾巴,會像彈簧一樣將自己彈到空中,撲向潛在的宿主。

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樣,抱臉蟲會一把抱住宿主的臉,用自己的8個「手指」鎖住整個頭顱,然後將尾巴纏繞在脖子上,並將一根長長的器官插進宿主的喉嚨植入「胚胎」,整個過程也就幾秒鐘。

一旦完成了抱臉動作,宿主便因此會產生窒息。為了完成接下來的植入動作,抱臉蟲會主動給宿主供給氧氣,不過氧氣量只夠維持宿主生命,此時的宿主還將保持昏迷狀態,這種狀態會持續幾個小時。

為了防止自己被強制移除,抱臉蟲會緊緊鎖住宿主的頭顱。強行扒開「手指」的話,脖子上纏繞的尾巴就會收緊,威脅宿主的生命。用刀來切除「手指」更不行,因為抱臉蟲的血液有極強的腐蝕性。強行切除,不僅會危害到宿主,還會對施手術的人產生潛在的危害。

胚胎成功植入後,抱臉蟲會自動脫落並死亡,這表明它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按照這樣的邏輯,它更像是一個「胚胎」的載體。

那麼,它僅僅是一個可移動的「性器官」,生來就是為了尋找合適的宿主嗎?這種假設不是沒有依據。

在地球上,有一種叫做船艄的軟體動物。交配時,雄性會使用一種特殊的觸鬚——「莖化腕」(交接腕),將精子傳遞給雌性。腕足會插入雌性的外套腔,之後腕足就會從雄性身上脫離。(科學界最初還以為交接腕是一種寄生蟲。)

不過,依靠抱臉蟲來傳輸一個胚胎,這樣的生殖模式,實在有些怪異。而且,抱臉蟲植入的「胚胎」,真的一點也不一般。

正如接下來要說的那樣,成年異形體的模樣,還跟抱臉蟲所寄生的宿主有很大關係,看過《異形》1、2、3、4部的人都知道。

先舉一下地球上的例子,有一種叫做「粉蝶盤絨繭蜂」的寄生蜂,會使用它的產卵器,將卵注入到毛毛蟲的身體中。一個毛毛蟲基本會被塞進去60個卵,這些孵化出來的幼蟲會喝毛毛蟲的體液,但不會破壞重要的器官。

瓢蟲繭蜂更甚,它不僅會在瓢蟲體內產卵。孵化出的幼蟲除了吸食瓢蟲的體液,還會從其腹部鑽出來在腿上吐絲結繭,「半身不遂」的瓢蟲也不得不保護這個繭,直到幼蟲破繭而出。

不過,以上「寄生幼蟲」的基因序列並不會因為吃了宿主的肉,而產生任何變化。

抱臉蟲攜帶的胚胎呢?當它在宿主體內生長並以其血液為食時,會遺傳宿主的基因。

除了以人類為宿主,在《異形:普羅米修斯》《異形:契約》《異形3》,你還能看到抱臉蟲將狗、牛等當作宿主。雙足異形,顯示了它的人類宿主;而四足異形,則顯示了其他宿主。

為什麼宿主的免疫系統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寄生蜂幼蟲會使用一種毒素來關閉宿主的免疫系統,從而使自己不受到毛毛蟲的攻擊,異形胚胎應該也是這種原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吸取其他物種基因的生殖模式,總能大大提高「幼兒」的存活率。因為它不僅保留了其原有的基因優勢,也具備了宿主的某些特質,有助於它在新的環境中生存。

當抱臉蟲植入宿主的「胚胎」發育到它的幼蟲期,它就會拋棄宿主,逃到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不過,由於它位於宿主的胸腔部位,那裡沒有一個「孔」讓它能鑽出來,因此它會採用比較暴力的方式,即撕開宿主的胸腔——破胸怪。

一旦脫離宿主,破胸怪會以非常快的速度長大,期間也會蛻皮。《異形1》中的破胸怪就在幾個小時內,長到了兩米多。令人驚奇的是,它並不是靠吞食宿主或其他獵物做到的。

成熟狀態的異形,有一些先天性的優勢,因此有著極強的攻擊性。

首先,它有一個雙骨骼系統!不知道什麼意思?往下看!

地球上,動物生物體的骨骼大致分為三類:外骨骼、內骨骼、流體靜力骨骼。每種骨骼類型都有其優缺點,外骨骼能提供強有力的保護,而內骨骼則會讓有機體更加靈活。

異形不用說,一看就知道有一身堅硬的外骨骼。有意思的是,儘管地球上有大量的甲殼綱生物,不過也沒有像異形那麼大隻的。因為,外骨骼並不僅僅是一套盔甲,它也是生物內部系統的一個支架。生物體長得越大,所需要的外骨骼也就越厚,靈活性也會大大減弱。

一個兩米多的成年異形,不僅能站起來,還會以驚人的速度捕獵?有人判斷,它必定還有一個「內骨骼系統」,主要在下半身。

上半身從外骨骼的超強防禦力中受益,下半身則依賴於內骨骼的力量和靈活性。

其次,它的血液循環系統!強腐蝕性的血液,提供了更大的防禦力。

血液一旦溢出,連金屬都能融化,更別提人的身體了。當然,異形本身不會收到自身血液的腐蝕,跟我們胃酸的原理是一樣。

不僅如此,異形還有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異形2》中也證明了這一點。LV-426衛星上,當異形與人類殖民地盡興對壘的時候,它會主動切段電纜,讓人類開不開門。

除了強大的外殼、速度、靈巧和狡猾之外,異形還展示了一系列攻擊性的能力,包括鋒利的爪子、帶有尖刺的尾巴、鋒利的牙齒……

尤其是那個會咬人的「舌頭」!

異形有第二套牙齒,附在「舌頭」的頂端,很容易就能刺穿任何硬物。完成刺穿動作後,異形普遍會將舌頭拉回,在獵物身上留下一個洞,就像《異形:契約》里的那樣。

地球上也有這樣「險惡」的生物,海鰻就有這麼一個類似的舌頭——咽頜,即隱藏在咽喉內的第二套牙齒。當海鰻的第一套牙齒鉗住獵物時,咽頜就會伸出並將獵物拖進深處,它也是地球上已知的唯一具有這種構造的脊椎物種。

異形還有一個技能,那就是吐「硫酸」/「口水」/「血液」,這是另一種與地球生物學相一致的策略。

在十分危急的情況下,角蜥會設法使自己頭部的血壓升高,從眼睛裡噴出一股血液,射程達1—2米,這種「自殘行為」往往會把敵人嚇得驚慌失措。

地球上還有更瘋狂的,一條成年的黑頸射毒眼鏡蛇可以把毒液射出2米以外,射到眼睛裡會有致瞎的危險。

說了這麼多,那麼異形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任何一種生物體,都會被基因命令著去培育後代。即便你沒有這個企圖,基因也會採用很多辦法讓你「聽話」,比如「性慾」! 也正是這種行為,讓地球上的生物產生了無數次的進化,從而出現了無數奇怪而複雜的生命。

一旦提到生殖,就會出現兩種情況: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無性繁殖的生物產生的後代,本質上屬於自己的基因克隆。而有性繁殖則涉及到兩個有機體的組合,這種繁殖方法也是最複雜、最讓人感到神奇的一種。

異形明顯屬於後者,但是目前的證據也表明,它有很大一種可能是從一個卵開始的。那麼,這個卵是從哪裡來的呢?

在《異形1》中,我們跟隨主角Ripley,在被遺棄的飛船裡面看到了一堆「異形卵」,目前還不知道是誰把這些卵放在了裡面。

在《異形:契約》裡面,異形卵似乎可能是生化人David培育出來的,這種說法還有待考證。

不過在《異形2》中,當殖民地的海軍陸戰隊到達了LV-426的時候,異形們已經殺死了大部分的殖民者,並建立了一個類似螞蟻的社群。

這種社群模式令人「浮想聯翩」,因為它顯示了一種社會組織結構。既然是一個族群,那就需要有一個女王來領導,一個可以繁殖的雌性異形。

電影中,也出現了這樣一位女王,它的體型是普通異形的兩倍多,長著一條長尾巴,一個裝飾性的王冠很有范兒。

最值得注意的是,女王有一個巨大膨脹的腹部,令她無法隨意移動——儘管後來的劇情證明,在受到威脅時,它可以丟掉這個累贅。

問題又冒出來了,異形種群是如何產生女王的?

可疑的推測是,有一個抱臉蟲原本就攜帶著女王的胚胎,不過這樣的解釋有很大的bug,還是先看看陸地生物是如何產生女王的吧。

拿白蟻舉例,蟻后跟一隻公蟻完成交配後,就從空中降落到地面,它將四翅從根部折斷,接著獨自挖一個深約30厘米的豎井,在裡面繁殖自己的後代。

在這段時間內,能量來自於它體內的分解和代謝,體重會一天天地變輕,處於餓死與新生的十字路口。當第一批成年工蟻長成後,蟻后的食物才會有新的來源。

對於異形來說,按照目前得到的訊息,我們被迫需要摒棄性別的理論,姑且需要把所有的異形都當作是雌性的。

地球上也有生物支撐這個理論,亞馬遜河一帶就有一種螞蟻,它逐漸放棄了有性繁殖,成為了一個通過無性繁殖的全雌性物種。

當然,這也產生了一個嚴重的後果,基因多樣性的減少,整個種群也因此容易受到寄生蟲或疾病的影響。

異形就不同了,它可以通過宿主物種的基因來讓種族保持多樣性,這也讓雄性的存在顯得沒有必要。

最終,異形女王的起源仍然是個謎。

有一點明確的是,無論異形誕生在哪個星球,對於當地的生態系統都將是一場災難。不過,異形似乎並不是一個可持續性的物種,因為它的誕生離不開宿主。在一個特定的空間裡,當抱臉蟲消滅了所有的宿主,就Game Over了!

——這可能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普羅米修斯》中,伊莉莎白·肖一隊人在LV-223上,遇到了一種古老而又高度先進的外星種族——工程師,也發現了讓異形誕關鍵的東西——黑水,下面的圖片能解釋異形產生的原理。

不過,這版異形融合了人類和工程師的基因,從而產生了一種帶有咽部下顎的細長的版本,而且中間並沒有異形卵和抱臉蟲的環節。

而在《契約》中,宿主只要吸入散入空氣中的黑水,就能在脊椎里鑽出一個異形,也不需要異形卵的介入。

從目前已知的數據看,黑水必定是異形誕生的關鍵。至於工程師們是如何發明(發現)黑水,以及用它來消滅人類的目的,這些通通不清楚。因為,David已經把他們全都乾死了,而發明工程師的人更無從知曉。

話題回到異形本身,亦或許,它本身就是為了製造死亡而誕生的。它的存就是為了消滅其他物種,以拯救自己的種群,然後在被毀滅的世界盡頭等待死亡。

《異形:契約》解決了一些問題,又增加了更多的問題:伊莉莎白·肖跟David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第一個異形卵真的是David培育出來的嗎?如何解釋《異形1》飛船中的異形卵?

值得高興的是,雷老爺子已經公開表示,前傳還會再拍個幾部,到時候應該會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電影開頭,彼得·韋蘭提到,人類的誕生是小機率事件,之所以存在一定有著某種意義,他要去找尋這個終極命題。卻被David諷刺未來並不屬於人類,造物主被自己創造的物種逼到絕境,工程師的處境會不會亦是如此。

藉助發達的冬眠技術,以及超光速旅行,人類可以毫無顧忌地進入深太空,然而伴隨著的只有生命短暫的不甘,以及無盡的孤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