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隆:華裔男子自稱拿督級人物,15女子被騙走數十千令吉!人財兩失,更慘的是被拍下[裸·照]勒索!

@ 2017-06-12

雪隆:華裔男子自稱拿督級人物,15女子被騙走數十千令吉!人財兩失,更慘的是被拍下[裸·照]勒索!

 

社交網站如推特和面子書,是網絡愛情騙案滋生的溫床,其次是網上約會網站。

網絡騙子在網上撒魚網,如出一轍的甜言蜜語作為誘餌守株待兔,一旦有人回復,即成為他們的目標。

15名受害者年齡介於20歲至30餘歲。她們全來自雪隆一帶,在去年至今年之間,於「微信」上認識該名30餘歲的愛情騙子,

在其邀約之下到餐館或酒吧赴約,豈料竟遭其迷暈侵犯。

(吉隆坡11日訊)華裔男子自稱拿督級人物,僅以手機通訊就成功相約女子外出,短短一年內 迷暈侵犯15女子,

部分受害者更被拍下[裸·照]勒索!

 

一名已婚華裔男子於去年至今,使用手機即時通訊軟體「微信」(Wechat)結識多名女子,聲稱擁有拿督頭銜並藉故邀約女子外出,

伺機 迷暈侵犯10多名女子,部分受害者如今已向警方報案,要求警方捉人。

馬來西亞人民社警主席關志庭今日向本報記者表示,15名受害者年齡介於20歲至30餘歲。

她們全來自雪隆一帶,在去年至今年之間,於「微信」上認識該名30餘歲的愛情騙子,在其邀約之下到餐館或酒吧赴約,

豈料竟遭其 迷暈侵犯。

 

他表示,事發之後,該名騙子更聲稱已拍下受害者[裸·照],要挾她們若不給錢他,他將會把此事告知受害者家人,

因此受害者分別遭其勒索數十千令吉。

「目前已有3名受害者向警方投報,希望警方能夠全力調查此案。」

他說,該騙子曾以介紹工作、購買保險或外出聊天為由邀約受害者,此後將對方帶往旅館,[強.奸]她們及拿走其重要物品。

另一方面,其中一名受害者張小姐今日告訴本報,她於去年在微信上結識該騙子後,僅限於在微信聊天,雖然對方多番邀她外出,

都一一婉拒。直到一天她與其男友吵架心情不好,方才赴約。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對方雖有意無意地觸碰我,當時我不以為意,以為對方是不小心而致。

某天晚上11時許,他聲稱心情低落,要求我外出陪他,當時我已準備睡覺,一直拒絕他,惟對方不斷以早前陪我為由叫我出去,

因此我才勉強出去。」

她說,當時對方已喝醉了,直接把我帶到酒店,威脅事主和他發生關係,否則會到其公司搗亂。

事發之後,事主與其男友也因此事分手,該騙子還說事已至此,要事主和他在一起成為情侶。

 

騙子稱借錢必還錢

愛情騙子聲稱借錢後必還錢,捲走受害者上萬令吉後,立即失蹤!

受害者張小姐敘述,與對方在一起的數個月內,他曾向事主借錢,並稱一個月後必定還錢給她。

然而,對方至今未曾還錢,甚至拿走其信用卡去刷至超過預算。

「那筆錢我原本要用來給房子的頭期和做子宮手術的錢,加起來共有8萬6000令吉。

我向他討回錢,他表示會透過銀行轉帳給我,還說我所要購買房子的風水不好,以後我們再另覓地點購買房子。」

 

她表示,之後她開始發現對方多次承諾的事情都無法完成,於是懷疑對方。

事主通過面子書尋找到他聲稱「乾妹妹」姐姐的聯絡方式,方才得知其口中的「乾妹妹」是他交往超過2年的女友,

驚覺自己遇上愛情騙子。

「儘管該女子勸告其妹妹遠離該騙子,但她的妹妹卻認為我在汙衊其男友,甚至在去年杪與他結為夫妻。

現在他的妻子也無工作,相信他們使用所騙來的錢生活。」

有受害者自尋短見離世

 

張小姐透露,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她惟有向關志庭求助,才發現還有更多的受害者。

據悉,其中一名受害者疑因遭對方騙走其用以醫治母親的3萬6000令吉醫藥費,而造成其母親無法接受治療去世,

導致受害者患上憂鬱症,一時想不開,於去年已自尋短見離世。

受害者:女64%。男36%.網絡愛情2年騙逾億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從2011至2013年的短短兩年內,我國共發生2千785宗涉及本地人的網絡愛情騙案,

因誤信愛情而被騙走的金額,高達1億349萬2千990令吉。

 

馬來西亞多媒體與通訊委員會提供的警方數據指出,誤墜網絡愛情圈套的受害者當中,64%是女性,36%是男性。

大部份女性受害者蒙受金錢上的損失;男性受害者則是中了美人計,在電腦螢幕前赤裸身體被對方拍下,以此要挾男事主付「遮差費」。

 

多媒體與通訊委員會宣傳部高級主任伊恩法麗達接受星洲日報專訪時指出,網絡愛情騙案的女性受害者年齡介於31至40歲,

她們有相同的特徵,即高學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正在尋找愛情、單身或被家庭問題困擾者。

 

她說,這些騙案大部份是通過社交網站交友,再轉移至網上聊天室交談,受害者對網絡愛情騙子產生感情,

最後慢慢掉入不法分子設下的愛情陷阱。她們陷入愛情和付出金錢,有者由始至終都不曾見過對方。

 

暴露隱私讓騙子趁虛而入

 

她指出,女性在社交網站設定的感情狀態,可能引起在網絡騙子把她們列為下手的目標,特別是「複雜」的感情狀況,

這種暴露個人隱私的行為,打開了大門讓網絡騙子趁虛而入。

 

她舉例,那些在感情狀態上,填寫「複雜」、「單身但複雜」又或「已婚但複雜」的女性,最容易成為網絡愛情騙子盯中的目標。

愛情騙子利用女性在感情上的不穩定,向對方大灌迷湯,給予安慰與關心,誘使女性一步一步陷入他們布下的情網。

 

法麗達說,處於31至40歲這個年齡層的單身女性,因寂寞作祟,平時如果少受到關心,一旦遇上網絡愛情騙子長時間關心她的生活,

聽她傾訴心情,就會有被珍惜和呵護的感覺。縱然不曾見過對方,她們已芳心暗許,認定對方是男朋友。

 

「女性上當的過程千篇一律,有的是愛情包裹;有的則是謊稱生病,或生意周轉不靈,博取受害者的同情感,最終目標都是向她們索取金錢。」

 

越來越多年輕男子受害

 

「網絡情聖」也盯上男性

 

提到網絡愛情騙案,很多人都會聯想到受害者是女性,不過,多媒體與通訊委員會宣傳部高級主任伊恩法麗達透露,

近年來男性受害者有增加的跡象,他們多數是年介於21至30歲的年輕人。

 

「一些男性在網上交友受到對方挑逗一時激情,沒想到脫精光後患無窮,被對方錄下裸身過程並以此要挾。

一些男性中招之後,紛紛向多媒體與通訊委員會求助,希望當局阻止有關的短片流傳。」

 

挑逗錄下[裸·照]勒索

 

法麗達說,網絡流傳速度就像病毒蔓延一樣,要阻止短片流傳不是容易的事。

 

她提醒男性,切勿因一時的快感,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儘管他們損失的不是金錢,但裸體短片一旦流傳到生活圈子,

給家人、朋友、同事、客戶看見,也會喪失尊嚴,成為他人的笑柄,嚴重甚至摧毀家庭和諧。

 

她指出,儘管一些網站有舉報的功能,可是這些舉報往往不具任何約束力,未必能取消上載的短片。

 

法麗達說,無論如何,男受害者遭勒索後,往往不會付錢,不過他們依然擔心裸體短片外流。

 

她對受害者的建議是:立即終止網上私人戶頭,包括電郵、社交網站等,避免被網絡騙子勒索,

同時阻止網絡騙子把有關裸體短片分享到受害者的生活圈子,減低裸體短片對他真實生活造成的傷害。

 

社交約會網站找目標

 

甜言蜜語「攻陷」對方

 

法麗達強調,社交網站如推特和面子書,是網絡愛情騙案滋生的溫床,其次是網上約會網站。

網絡騙子在網上撒魚網,如出一轍的甜言蜜語作為誘餌守株待兔,一旦有人回復,即成為他們的目標。

 

她指出,這些騙案中,有的是一次性騙錢,有時一騙再騙,而受害者不疑有詐,一再付錢,耗盡積蓄。

 

別玩網上[性.愛]遊戲

 

她提醒墜入網絡情網的女性:「就連家人你也未必捨得花這筆錢,為什麼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如此慷慨?」

 

她籲請網民在社交網站交友時應提高警愓,女性不要被愛沖昏了頭;男性也不要玩網上[性.愛]遊戲,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她特別提醒女性,就算和對方在網上愛得轟轟烈烈,也沒有必要讓對方知道身份證或銀行戶頭號碼。

 

「不法分子可通過身份證或銀行戶頭號碼,調查你的身世背景,同時知道你的財務狀況,就能輕而易舉引君入瓮。

此外,他們還可竊取你的資料進行不法勾當。」

 

錢到手關閉戶頭

 

網絡愛情老千難偵破

 

法麗達指出,網絡愛情騙案很難破案,主要原因是一旦騙取錢財後,他們馬上就關掉網上假戶頭和銀行戶頭。

 

「其二,有的網絡騙子是在國外行騙,有的則是在本地經營,欺騙其他國家的網民。

這種跨國的網絡詐騙案造成調查的工作非常棘手。」

 

另外,法麗達提到,許多人到了某個地方,習慣性在社交網站上報到(check in),這種暴露個人行蹤的習慣非常不安全,

有心人士一旦掌握你的行蹤,要對你下手易如反掌。

 

她籲請在網絡世界使用真實身份者,花點時間替戶頭設定隱私,勿暴露太多個人資料。

 

精明上網防愛情騙案

 

1. 對新結交的朋友,要時時提防和抱持懷疑的態度。

 

2. 不應向新朋友透露個銀行戶頭或個人資料。

 

3. 不要輕易同情新結交的朋友。

 

4. 確保社交網站或網上戶頭保持高度隱私。

 

5. 經常更換網戶頭的密碼,以及檢查網上銀行戶頭。

 

6. 在未轉帳前,確認對方的身份。

 

遇上網絡愛情騙子,可採取的行動

 

1. 立即和嫌犯停止聯繫。

 

2. 馬上聯絡銀行檢查戶頭。

 

3. 收集所有與對方有關的資料及聯絡方式,以作為調查用途。

 

4. 向有關網站的管理人舉報愛情騙子的網上戶頭,以凍結後者的戶頭。

 

5. 向警方投報。

 

6. 切勿有報復的心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