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約,這部青春勵志gay片照樣暖炸人心

@ 2017-06-09

如果你們每個人都去做別人,那誰來做你們自己?

昨天說的英劇好像有點太壓抑了,今天咱們換個口味,來一個小清新的校園電影

《帥氣的惡魔》

帥氣的惡魔?這個聽上去和《惡魔少爺別吻我》《惡魔總裁的契約情人》等讓無數小學生趨之若鶩的瑪麗蘇小說相似的名字,其實講述的是兩個攻受明顯的少年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故事。

豆瓣上的評分不錯。

演員和bgm方面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關於「同性戀」題材的電影,相比觀眾之前的好奇,將焦點放在性上,現如今的電影則給予了它無限的寬度。

如果說出櫃和性取向掙扎是同志電影的1.0階段,婚姻、愛情和生活是同志電影的2.0階段。在越來越多歐美國家實現婚姻平權,「我是同性戀」不再成為困擾的現在,「我是怎樣的同性戀」以及「我作為同性戀在做什麼」,這樣的思考開始變得多了起來。

《其他人》中,中年同志戴維所要面對的母親逝去等生老病死的現實命題;

《模仿遊戲》里講述了圖靈對人工智慧的貢獻;

以上的電影中,都從不同維度展示了同志電影的這種改變。

而我們今天講述的這部《帥氣的惡魔》,則是關於兩個身處青春期的少年對自己的性取向進行自我認同的經歷。

故事的男主角Ned,在母親去世後,被父親和繼母送到寄宿男校上學。不同於思想開放、教育理念先進的現代學校,ned所在的學校對橄欖球極度熱愛,不打棒球的Ned在這裡顯得格格不入。

由於ned的同志取向,他幾乎受到了所有同學的排擠。人們見到他時發出的奇怪的聲音,並叫他「基佬」。而「基佬」在這所學校就意味著:廢物,壞人,或者與眾不同。

從入學那一刻,ned就開始就想著離開這所學校。

不久後,ned迎來了自己的新室友Conor。

因為學校里的那些謠言和同學的孤立,ned對於這位新室友並沒有表示很大的善意。

「你不怕半夜被我爆菊嗎」、「你不怕得愛滋病嗎」等一系列的提問,可以看出在這所男校里的恐同氛圍,以及ned有點自暴自棄的小情緒。

於是他們用桌子等東西拼湊出一個「柏林圍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八線,表示兩人互不往來的決心。

在這部電影里,我們熟悉的莫娘(《神探夏洛克》中扮演反派的 Andrew Scott)飾演了一位英語老師,是Ned和Conor友情的助攻和人生導師。

英語課上,老師布置了一個關於家庭成員的作文。聽起來老套不是?但老師說這是「真實的自我展現,如果你敢的話」。

wuli紅髮捲毛小哥Ned抄了一個歌詞當作作文交上去,結果被老師發現了。老師告訴全班同學:永遠不要藉助別人的聲音,你們一生都在做別人,那誰會成為你呢!

這件讓ned尷尬萬分的事情卻成為室友 Conor眼中很酷的事情,通過書牆,他偷偷地看向ned ,並對他主動示好。

之前Conor幫ned暴揍侮辱他的人,讓ned心懷感恩,再加上相同的音樂愛好,一動一靜性格上的互補,使得兩人的關係突飛猛進,成為關係很好的朋友。

Ned默默把堵在兩個床中間的「柏林圍牆」拆了,還送Conor生日禮物,把他襯衣上的口袋扯掉等情節更是有愛滿分。

在準備才藝表演的過程中,Ned更是滿眼迷弟向地深情注視著Conor。

暖暖的燈光氤氳下,兩個少年抱著吉他,一高一低輕輕哼唱著《think for a minute》,畫面賞心悅目極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Ned發現Conor進了一家同志酒吧。原來Conor竟然也是gay。但他更沒想到的是,Conor在酒吧看到了老師。一夜之間,我是gay我室友是gay我老師也是gay在這幾人間上演。

Ned回去暗戳戳地在兩人之間拉起一個柏林簾。

另一邊,Conor則和老師來了一場心靈間的終極對話。很顯然,兩人的各自態度不同。

老師認為在這糟糕的現實面前,做不到讓任何人都來喜歡你。隱瞞自己的性取向並不是撒謊,而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Conor卻認為這是對自己的一種背叛,「要是你假裝成不是自己的你,那就是撒謊」,老師你之前說好的「要找到自己的聲音,不要做只羊」呢?

這裡必須要說明的是,Conor之所以頻繁和別人打架,轉學的原因也是因為自己的性取向被人發現。在周圍都歧視同性戀的環境中,他也只能通過打架的方式宣洩自己內心的恐懼,通過一再的躲避逃跑來隱藏真實的自己,也算是一種掩耳盜鈴的方法吧。

在那場談話中,老師寬慰他,等你長大後,就不用再隱藏自己了。

可實際上呢?英語老師今年差不多40+了,卻還是迫於現實,將自己鎖在櫃中,隱藏著真實的自己。

這不也是一種赤裸裸的反諷嗎?

在故事的最後,Conor被Ned強迫出櫃後下落不明,Ned對自己的做法也充滿了愧疚。

兩位少年最終將怎樣和解,經過這一系列的事情後,周圍人對他們的態度會有什麼轉變嗎?

感興趣的話,就趕快去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