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學會建議:2歲以下寶寶同房不同床

@ 2017-06-06

爸爸媽媽們都知道,當寶寶到了一定年齡,就需要跟爸爸媽媽們分房間睡覺。但是依然有很多媽媽不知道:分房睡覺有什麼好處?寶寶多大開始分房間睡覺?怎樣跟寶寶分房間睡覺?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這個話題。

分房睡?不分房睡?

不分房睡的壞處

1.寶寶睡在爸爸媽媽中間,容易被壓住,導致窒息;

2.爸爸媽媽睡覺時呼出的廢氣會使寶寶呼吸不到新鮮空氣;

3.爸爸媽媽身上的細菌容易傳染給寶寶;

4.半夜爸爸媽媽翻身容易影響寶寶睡眠;

5.爸爸媽媽晚上照顧寶寶會很累;

6.寶寶會過度依賴爸爸媽媽;

7.長時間跟爸爸媽媽同房間睡,有可能導致寶寶形成性識別障礙。

分房睡的好處

1.更安全;

2.空氣更清新;

3.睡得更踏實;

4.爸爸媽媽不會太累;

5.培養寶寶的獨立性。寶寶長大以後,能更好地獨立適應環境,不會對爸爸媽媽有過度的依賴;

6.防止寶寶性早熟。

寶寶多大開始分床睡?

什麼時候寶寶跟爸爸媽媽分房睡?這不能完全按照寶寶的年齡來決定,而是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2歲以下寶寶:同房不同床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2歲以下寶寶不要與爸爸媽媽同床睡,並且美國兒科學會在《兒童安全睡眠環境方案》中建議嬰幼兒與爸爸媽媽同房不同床睡眠,即在同一個房間,把寶寶的小床放到爸爸媽媽的大床旁邊。

寶寶跟爸爸媽媽同房不同床睡覺非常重要。除了上文提到的6大好處之外,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統計,同房不同床能將嬰兒猝死綜合徵的風險降低50%。

當寶寶自理能力比較強的時候,就到了分房睡的時候

當寶寶自理能力比較強的時候,就到了跟爸爸媽媽分房間睡覺的時候了。所謂的自理能力強,是指以下幾個方面:

睡覺安穩,不亂踢被子。 想上廁所的時候會叫爸爸媽媽。

如果非要有一個年齡範圍,大致是在寶寶2~5歲期間進行分房睡覺這件事。

分床睡的步驟

跟寶寶分房睡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爸爸媽媽們提前做很多工作。

1、給寶寶看一些分房間睡的繪本,講一些分房間睡覺的故事。

小卡由到了睡覺的時間。他跟爸爸媽媽互道晚安之後,回到自己的小房間準備睡覺。可是,媽媽要把房間的門關上,房間裡好黑啊!小卡由和很多小朋友一樣,也害怕黑黑的房間。爸爸告訴他,爸爸媽媽就在外面的房間。於是卡由同意爸爸關上門。然後,卡由抱著自己的泰迪熊,豎起耳朵聽著外面媽媽的洗澡聲、爸爸打電話的聲音,感覺房間裡也沒有那麼黑了。他覺得非常安心,沒多久就睡著了。

這是其中一個與分房睡覺有關的繪本。媽媽們也可以給寶寶看一些別的類似的繪本。提前給寶寶打好預防針。

2、先分床睡,再分房睡。

有的寶寶從剛出生開始,雖然沒有跟爸爸媽媽分房睡,但是同房間不同床。這樣跟寶寶分房間睡相對容易些。

還有的寶寶天生是高需求寶寶,需要爸爸媽媽更多的關愛,從出生就一直跟爸爸媽媽在一張床上睡覺。這樣的寶寶,最遲也應該在5歲左右跟爸爸媽媽分房間睡。這樣的寶寶,可以先從分床睡開始:爸爸媽媽把寶寶的小床放在爸爸媽媽的大床旁邊,給寶寶一個安撫物,讓寶寶逐漸習慣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覺。

當寶寶獨自躺在小床上時,爸爸媽媽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或者聽一些有助於睡眠的音樂,讓寶寶慢慢平靜下來,然後告訴寶寶,爸爸媽媽依然愛他,獨自在小床上睡覺是長大的標誌,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寶寶就會慢慢入睡。

3、讓寶寶適應獨睡一屋。

當跟寶寶分床睡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考慮跟寶寶分房間睡覺了。

可以跟寶寶一起布置一個專屬於他的小房間。比如,讓寶寶挑選自己喜歡的小床、自己喜歡的小被子、小枕頭,還可以在小房間的牆上貼一些自己喜歡的圖片。寶寶睡在自己親自布置的小房間,有助於獨自入睡。

當然分房間睡覺沒有分床睡覺那麼容易,需要爸爸媽媽更多的耐心。爸爸媽媽一定要堅持住哦,一旦開始分房間睡,就要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

即使寶寶能夠跟爸爸媽媽分房間睡一段時間了,中間也可能出現反覆的情況。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爸爸媽媽需要做的就是安撫寶寶,並告訴他分房間睡覺的重要性以及分房間睡覺是長大的標誌,給寶寶足夠的關愛與鼓勵。相信,經過一段時間,一定能成功地分房間睡覺。

跟寶寶分房間睡覺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爸爸媽媽們要加油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