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贇觀點:歐冠隨想——阿爾維斯是我們的榜樣

@ 2017-06-05

如果把中後衛的解圍,視為羽毛球里挑球和惡性扛能力,那麼後腰的干擾就相當於推擋這樣的限制性手段。而高位逼搶同發接發中前場快速搶攻的意義相同。

尤文圖斯隊在限制對方進攻和絕對防守能力方面都做到了最好,但年輕人更多的皇馬有能力將高位逼搶持續更長的時間。

(攝於羽超聯賽第一輪)

我相信現在依然會有很多人認為蔡贇打球還不錯,現實是我打一場好球並不難,但我再也贏不了能一直高位逼搶的鄭思維了。

所以北京時間昨天凌晨的歐冠決賽,是一場場面和結果一致的比賽,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很多啟發。

足球比賽前、中、後場的三線關係,和雙打頗為相似。戰術性特彆強的意甲聯賽,經常出現雙方全部球員堆積在中場纏鬥的場面,踢來踢去也不進球,非常不好看。但張路指導說想長球就必須看懂這種不好看的球,因為其中包含著大量的思維對抗。

不少人跟我說亨德拉的球不好看,因為他很少起球,沒有大規模的攻防場面,比賽總是顯得非常零碎,這是否就屬於張路指導說的那種必須看懂的球呢?

其實凡是激烈的比賽大多如此,剛剛過去得蘇杯裡面,進入第二階段之後的那些球,當局者個個患得患失,誰也不願意先防守,四個人堆在前半場,前胸貼後背的場面比比皆是(照我看地膠廠商有必要開發前半場加厚的新產品,以便適應這種新的形勢)。

攝影:唐詩

這種「高水平比賽中值得學習的東西」深得愛好者之青睞,類似於「雙打就是要推中場」和「軟推比發力效果更好」的言論真是看到眼困。對應實戰中,業餘雙打比賽也成了中場互推的遊戲,不知道是為了迎合張路指導的審美觀念,還是要印證加厚地膠的廣闊市場需求。

在大多數專業隊中,乒羽兩隊的球員都很愛踢球,反映出足球在運動特點上和這兩個小球項目的相近之處。

攝影:QL

足球運動員的跑動一般都不完全伸直膝關節,這種蹲著跑的狀態有利於隨時完成各種急停轉身和觸球動作。我們從小學球,要經常練習「專項各種跑跳」,如果足球隊恰好也在訓練,就會發現許多內容與之相似甚至相同。

這些專項跑跳動作,都是羽毛球技術和步法中包含的必備成分,所以我們看到一個陌生人打球,就能從他的動作中觀察出這個人的大概資歷和實戰水平。俗話說吃過專業飯走到哪裡都藏不住就是這個意思。

對於沒有接受過基礎訓練的愛好者來說,應該儘可能地去接觸一些專項素質訓練,否則那種很簡單的動作怎麼也做不出來的情況是很難避免的。再說很多人體育基礎相對較弱,而力量又是完成動作的基本能力,所以因為沒有力而學不會的人也是很多的。

最後我想說,阿爾維斯是歐冠決賽的最佳球員,他無力改變球隊輸球的結局,但全力拚殺到最後一刻。瘋狂的飛鏟和衝撞,放倒一個又一個白衣球員,又友好地將對手扶起並繼續投入比賽,敬業精神和尊重的態度都非常上乘。

看看現在分站賽裡面經常出現的那種個位數垃圾比分,我們不禁要問:給你阿爾維斯那樣的高工資,就能消滅這種事情嗎?當你大比分落後的時候,你能打一場阿爾維斯那樣的好球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