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最大遊戲市場,新規後無序減持遭腰斬

@ 2017-06-13

順豐菜鳥相爭引發電商站隊

6月2日消息,京東相關負責人證實,豐巢已與京東實現了信息的打通,雙方均採用嚴格的數據加密手段對信息進行了高強度的保護。當天,網易CEO丁磊公開表態支持順豐,表示網易考拉、嚴選與豐巢的合作將升級。

6月2日下午,菜鳥回應與順豐的糾紛,並發布《答疑文件》進行完整答疑,稱從未要求順豐提供非淘寶係數據。受順豐與菜鳥之爭影響,順豐控股今日維持弱勢震盪格局,截至收盤跌1.28%,在整個物流板塊中跌幅居首。(綜合澎湃新聞)

|點評|兩大首富掰手腕仍在繼續。這是大數據控制權之戰,也是未來之戰。對菜鳥來講,不接入數據等於白服務,對順豐來講,給數據等於淪為打工的。所以,自成體系的順豐,更有決心和勇氣對抗阿里系。何況,騰訊持股的京東以及進入電商領域的網易已經主動向順豐示好。

只不過,資本市場對雙方掰手腕也表現出了擔憂,順豐股價下跌,或表明投資者認為順豐頂不住阿里系的壓力。讓人好奇的是,阿里與騰訊在大數據領域的決戰將於何日開啟?

前5月網貸行業成交量破萬億

6月1日,網貸之家研究中心發布《P2P網貸行業2017年5月月報》。數據顯示,2017年的前5個月,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量達到11499.39億元,突破了萬億元大關。

與此同時,截至5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量下降至2148家,相比4月底減少了66家。另據統計,今年1至4月份,停業及問題平台共有262家。業內人士表示,盈利難、合規成本高是平台退出的重要原因。(中國證券網)

|點評|這表明,網貸行業的模式仍具有廣闊市場,業務仍在擴張。畢竟,相對於傳統銀行貸款渠道,網貸的優勢不是一點點。在加強監管背景下,網貸行業也在繼續加速洗牌,這是好事。現在有2000多家平台,還是太多了。那些不規範的,沒有雄厚資金實力的,很可能在監管和市場競爭中倒下。

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遊戲市場

6月2日消息,倫敦風險投資公司Atomico發布報告,2016年全球計算機遊戲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其中,中國有6億遊戲玩家,2016年遊戲營收246億美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的「遊戲之都」。

無獨有偶,被譽為「網際網路女皇」的瑪麗·米克爾也公布最新的網際網路趨勢報告。報告顯示,中國網際網路已進入「在線娛樂和共享出行的黃金時代」,已然成全球第一大遊戲市場。(證券時報)

|點評|「遊戲之都」的說法不太準確,應該說是「遊戲之國」才對。中國的遊戲玩家數量占優,這不奇怪,營收總額自然也占便宜。不過,這主要是強調了一個趨勢,即遊戲對網際網路產業的影響。特別是,因為手機的普及,手遊玩家的增長速度很快。數據顯示,從2015年7月到2017年3月,全球玩家每日玩手機遊戲的時長增長了33%。難怪國內幾大門戶和平台,遊戲收入都占據了很大一塊。

香港住宅房價連續13個月上漲

數據顯示,香港住宅房價已連續13個月上漲,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已達6%。近日,李嘉誠旗下長實地產一樓盤6天內共銷售842套房源,折後實際套現超過88億港元。

從統計數據來看,香港的一手樓市成交占比在不斷上升,二手市場反而呈現出降溫的態勢。分析認為,香港下半年樓市價格還是會繼續上漲,部分開發商也會通過銷售策略來積極推盤。(澎湃新聞)

|點評|看來,去年香港特區出台一系列調控措施並沒有起到預期效果。提高了印花稅率,只是變相抬高了購房成本,但並不是限購,這對手持大把現金的內地買房團,似乎不算個事。相對於內地飆高的房價,香港樓市的優勢正在顯現,這可能是當地樓市熱的一個原因。

前5月IPO通過率降至83%

統計顯示,截至6月1日,今年共有238家擬上市企業上會,其中28家企業被否,5家公司取消審核,6家公司暫緩表決,發審會通過率為83.6%,低於去年同期94.81%的過會率,也分別低於2015年、2016年新股發行的通過率92.28%和91.21%。(證券時報)

|點評|IPO通過率下降,既有上市企業自身條件不過關的因素,也不排除有政策上的技術考慮。特別是近期,IPO引發了市場一定擔憂,也出現了一些質疑聲,這可能引起了監管層的重視。畢竟,有些市場傳言似是而非,卻具有很強的殺傷力。

短租巨頭愛彼迎加強中國業務布局

6月2日消息,美國短租平台Airbnb(愛彼迎)宣布,葛宏將出任Airbnb全球副總裁,負責中國區業務。

愛彼迎表示,未來幾年Airbnb將加倍在中國的投資。途家是Airbnb在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另一個本土對手小豬近日也在快速擴張。這意味著,分享住宿市場的競爭將更趨於白熱化。(第一財經)

|點評|葛宏是一個具有在谷歌和Facebook任職經歷的經理人。愛彼迎進入中國已經有近兩年,但其中國區CEO一直沒有找到合適人選。實際上,它在中國區的業務開展也不是很順利,甚至中文名也是最近才確定。

這是一些國際網際網路公司的老毛病了,缺乏在海外市場深耕的決心和力度。而這也給了本土競爭對手很大的機會。比如小豬短租,這兩年來擴張非常迅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動作稍有遲緩就可能意味著永遠失去機會。

減持新規實施後日均減持金額腰斬

6月2日消息,上交所表示,本周減持新規實施後,沒有通過大宗交易進行的減持,通過競價交易系統的日均減持金額較實施前出現了顯著下降,降幅為67%。

深交所表示,減持新規實施後的三個交易日,深市共有124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特定股東和董監高進行了減持,日均減持金額13.61億元,與新規發布前10個交易日日均減持29.77億元相比,下降了54%。(綜合新浪財經)

|點評|新規的效果無可懷疑。大門都關緊了,耗子也很難跑出去。但是,有心出走的投資者、股東會不會想到別的招數「穿牆而出」?不得而知。

另外要看到的是,雖然減持新規效果明顯,資本市場反映卻不如人意,除本周三開盤一度沖高,市場仍然缺乏人氣和信心,個股閃崩仍然存在。周五盤中,創業板指一度創出股災以來新低。這給之前高喊利好的股評家們一個響亮的耳光。

漂亮50失色,中小創帶頭反彈

滬深兩市周五早盤表現較弱勢,創業板指一度創出股災以來新低,銀行、保險等權重表現較弱,午後在雄安、次新股帶動下,滬深兩市股指雙雙翻紅。市場量能仍顯不足,等待市場方向上的選擇。截至收盤,滬指漲0.09%,報收3105點;深成指漲0.66%,報收9794點;創業板漲1.01%,報收1745點。

|《牛股大轟趴》特約嘉賓竇維德點評|周五首先要感謝白馬股們不再開盤聯動,吸金效應消失,雄安板塊像打不死的小強,再度在特色小鎮帶領下集體反攻,上午次新板塊小規模試探,午後除權股、莊股聯動,網絡金融股配合,這才激活了題材股的聯動反彈,很多個股報復性漲停或大漲。

不過從滬指成交量、次新股指數成交量看還是縮量的,創業板也是接近打平。所以說量能還不夠,還是存量的自救反彈,還需要看2天,政策和量能沒有大的改變的話,還將延續弱勢震盪的態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