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爺子,今年73歲,平時不抽菸不喝酒,生活很規律的一個人,2015年11月因眼珠子發黃,被家人發現,懷疑得了肝炎,送醫院查A肝、B肝、C肝,都被排除,腹部B超檢查發現胰頭增大,疑似占位性病變,後行上腹部CT檢查,結果考慮胰頭癌,侵犯胃底和腸系膜上動靜脈,少量腹水。兒子托朋友找關係,住進著名的北京協和醫院,住院後,醫生做了全面檢查,後行胰頭占位穿刺活檢術,術後病理確認為「低分化腺癌」,到此為止,診斷明確為胰腺癌(胰頭癌),協和醫院外科醫生經慎重分析,預期壽命半年左右,故否定手術治療,因為手術切也切不幹凈,年齡又大,建議保守治療,甚至可以回家好吃好喝算了。大名鼎鼎的協和醫院都這麼說了,只能出院回家呆著了,回家後老爺子起初一段時間還行,吃喝不受太大影響,可1個月過後,也就是到了同年的12月份,老爺子就有明顯的的症狀了,間斷噁心嘔吐,厭食,尿黃,皮膚瘙癢,極度乏力,且有上腹部隱痛不適。由於這些痛苦難以承受,老爺子的兒子通過熟人找到我,後大約1周,楊老爺子,就被安排住院。
住院期間,黃疸加重,複查膽紅素數值接近500,老爺子黃的就像香蕉,明顯消瘦,吃的越來越少,在我的建議下,老爺子做了膽管支架減黃術,這種小手術在內鏡下做的,很順利,術後不久,老爺子的黃疸明顯減輕,膽紅素就逐漸下降至正常值,尿黃、皮膚瘙癢等不適症狀明顯減輕,但老爺子腹部疼痛症狀與日俱增,而且間斷髮熱,大便秘結,考慮到當時他消瘦、年齡偏大,化療、放療有風險,我們就嘗試中醫治療,根據病人當時舌像和脈象和症狀,我考慮主要是濕熱瘀毒蘊結,給開了大柴胡湯+腫節風+八月札+水紅花子等湯藥,同時口服大黃蟄蟲丸,療程中除每天腹瀉兩到三次外,余無明顯不適,1周左右楊老爺子高燒退了,但複查CA199有所上升,徵得家屬同意給予同時口服小劑量化療藥,服藥一個月以後老爺子腹痛明顯好轉。後出院在家調養,間斷吃一些中藥,至今已有一年半時間了,中間間斷因合併感冒發熱住院幾次,其他時間都能在家正常吃喝。
黃疸是胰頭癌常見症狀與體徵,其發生是由於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由於胰頭腫物,膽管阻塞,膽管內壓力增高,膽管擴張,導致肝內小膽管或微細膽管、毛細膽管發生破裂,使結合膽紅素從破裂的膽管溢出,反流入血形成黃疸。黃疸是病情較重的一種表現,多數癌症出現黃疸意味著病情已處於晚期階段。這種情形,首要治療方式要像交警一樣想方法疏通道路,我們採取的膽管支架術就是其中一種手段。這種減黃術能救急,但不能阻止腫瘤細胞的生長,而相對來說胰腺癌對放化療不是很敏感,而且患者高齡、體弱,禁不住正規劑量的化療,給予中藥治療,控制腫瘤生長,迄今為止老爺子仍然活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