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特朗普又乾了什麼蠢事?惹得中國與歐盟將首次聯手懟美國!

@ 2017-06-02

今天,第16屆「香格里拉對話」將在新加坡舉行。澳大利亞、法國、印尼、日本、菲律賓等多國國防部長已經確認參加此次對話。美國防長馬蒂斯也將在對話會上進行他履新後首次在亞太地區做公開發言。每年的對話會常常是唇槍舌戰,而煽風點火的總離不開美國。不過,這個話題還得之後才能展開,我們先來關注美國人攪起了另外一個話題。

據報道,北京時間5月31日晚間,白宮官員向媒體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做好決定:要退出抗擊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特朗普本人隨後也發布個人推特,聲言將在本周正式宣布去留。自然,這引發了歐盟、聯合國等的擔憂與批評。

在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曝光後,聯合國官方帳號發布推特,轉發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5月30日的呼籲:「各國領導人、商業和民間社會一起採取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並再發呼聲:「氣候變化不可否認,應對行動勢不可當,應對方案將提供無可匹敵的機會」

幾乎與此同時,另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務院總理將正在正式訪問德國並舉行中德總理年度會晤、還將赴布魯塞爾舉行第十九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在6月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與歐盟領導會晤時,中國和歐盟將會發布聯合對抗氣候變化的合作聲明。金融時報還稱,中國和歐盟同意採取措施,加速能源轉型並逐步告別化石能源,並認同《巴黎協定》的「歷史性成就」。

這節奏很明顯,那就是準備聯合起來「討伐」美國。

那麼,究竟什麼是《巴黎協定》,會讓美國的退出幾乎犯了眾怒呢?不僅中國、歐盟表示不滿,連聯合國都不幹了。

據悉,《巴黎協定》是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通過、2016年4月在紐約簽署的氣候變化協定,2016年4月22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宣布,在《巴黎協定》開放簽署首日,共有175個國家簽署了這一協定,創下國際協定開放首日簽署國家數量最多紀錄,該協定於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巴黎協定》是繼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之後,人類歷史上應對氣候變化的第三個里程碑式的國際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後的全球氣候治理格局。

這一協定主要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無疑,這對整個人類的生存,以及地球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協議規定,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繼續率先減排並開展絕對量化減排,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中印等發展中國家應該根據自身情況提高減排目標,逐步實現絕對減排或者限排目標;最不已開發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可編制和通報反映它們特殊情況的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發展的戰略、計劃和行動。

而溫室氣體排放本身,往往和該國家的工業呈正相關,作為全球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不僅需要控制工業排放,還得貢獻資金。或許,特朗普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在簽署不到一年後就試圖選擇退出。從本質上來講,這與美國退出TPP是一個道理,那就是這些協議本身對美國「好處不多,意義不大」,違背了特朗普的美國優先。但是,作為世界第一強國,如果處處都從自身利益出發,在攫取世界資源的同時,不願意對整個世界盡義務,那無疑會讓人瞧不起。歐盟委員會副主席Maros Sefcovic對此直言,「如果美國決定退出,這將令人失望。但我真的認為,這不會改變人類的進程。」他稱歐盟已經做好準備,接手領導對抗氣候變化的任務。

美國,現在已經習慣了把責任推給世界,而企圖獨享他國紅利,但這無疑是不現實的。無論是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還是單方面退出《巴黎協定》,都與它當前世界第一強國的身份格格不入,也與它夢想的領導世界一百年的目標格格不入。或許,美國是真的衰落了,已經不堪重負,那麼,就請退居二線,但應該承擔的義務,還是不容逃避的,因為整個世界都不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