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一般去的晚的人們抵達鐵路便當售賣點時,看到火車頭造型的餐車空空如也,所有的便當已經售賣一空,指示牌顯示,下一次供餐要在半小時以後,台灣的盒飯已經到了供不應求的地步,讓我們來看看台灣的盒飯究竟有多麼好吃吧!
我們可以看到台灣盒飯除了全素食便當米飯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蔬菜,其他的都是肉、蛋、魚、蔬菜齊全,吃到嘴裡也格外的美味,品質並不會因為屬於快餐便當而就降低品級,這樣美味的豐富的便當,每盒僅售80到100元新台幣,摺合人民幣不到二十元,這就是台鐵便當的獨特魅力,難怪那麼多人排隊搶購。
大陸高鐵上40元的套餐是這樣的,果然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台灣的鐵路四通八達,不管你想去台灣的哪裡地方,只要坐上高鐵就能到達。在奔波的旅途中,難免無聊嘴饞肚子餓,這個時候如果有一份台鐵便當的話就可以完美解決肚子餓的問題啦!
據說從台灣光復後的那段時間,台北至高雄的火車車程需要10小時,來往旅客需要自備食物充飢,而當時老一輩台灣人會在車站前賣番薯餅給旅客,後來開始製作飯盒,最早的鐵路便當以排骨為主,用鐵盒裝著,盒蓋上是台鐵的「工」字型標識,裝有一塊炸排骨,或滷雞腿、半個滷蛋、一片香腸,一點鹹菜,由列車員在車廂上叫賣。
早期的鐵盒便當用完後可以回收循環利用,但因回收率不高(估計是乘客想留念),所以成本太高,改成了紙盒或竹片作為包裝。
後來,隨著鐵路的高速發展,鐵路旅途的時間大大減少,台鐵上的便當叫賣逐漸減少,改為月台叫賣或車站窗口售賣。
台灣鐵路便當承載了一代人的飲食文化和記憶,下面再一起來看一下台灣各地的便當:
阿里山奮起湖便當:奮起湖不是一個湖,其實是一個便當店,不對,是鐵路便當很知名的地方。
奮起湖是台灣最有名的鐵路便當之一,享有「便當王國」的稱號,甚至有這樣的流傳「沒吃過奮起湖便當,仿佛沒到過阿里山」。便當價格從80到200新台幣不等。
台東池上便當:池上便當也叫池上飯包,初期的池上飯包是以月桃葉包裝,配菜有滷肉、黃菜頭、烤肉乾、豬肝、瘦肉片、一小塊蛋餅、小蝦和麵粉油炸成的炸蝦餅及梅子。
現在的池上便當口味變得更為多樣,菜品也更為齊全,滿足了更多人的需求。
花蓮車站美食
滷蛋、青菜和肉片,在過去那個年代,這樣的菜色是奢華,然而相對這個年代而言,卻是難能可貴的古早滋味。花蓮火車站前的花蓮懷舊鐵路便當,賣的不僅是傳統好味道,還有那份懷舊濃情,旅人打開美味的同時,也滿足過去的懷念情感。
福隆鐵路便當
台灣幾大便當店,東有池上,南有奮起湖,而東北面最有名的時福隆便當了。其實福隆便當最早的服務對象是在福隆從事休閒海釣的釣客,後來才漸漸變成火車上販賣。福隆有名的便當品牌是鄉野、發記、福新等。到底哪家才是福隆便當的始祖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尋一份喜歡的口味的便當,順便感受台灣的便當文化,沒什麼不好
七堵鐵路排骨便當
每盒價錢在新台幣60-100元不等,品種很豐富,排骨、滷肉、雞腿,還有素食便當。台北車站,每天中午一到午餐時間,台鐵便當的店鋪前就會排起長長的隊,不少人並不是旅客,而是專門來買便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