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勝於治療,預防大腸癌從飲食做起!(歡迎分享!)

@ 2017-05-28

預防勝於治療,預防大腸癌從飲食做起!(歡迎分享!)

預防是減少大腸癌發病率的有效措施。預防大腸癌,從飲食做起:

• 避免長期進食高脂食物,多進富含纖維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 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大蒜、茶葉等天然抑癌食品,適當補充維生素A、B12、C、D、E和葉酸。

• 積極防治癌前病變,對有腸息肉,尤其是腸息肉家族遺傳性患者,須及早予以切除;大力防治出血吸蟲病及血吸蟲肉芽腫。

• 對有癌瘤遺傳易感性和癌瘤家族史的人群應定期行癌前普查;近期有進行性消瘦及大便習慣改變者,也應及早行有關檢查,以期盡早發現。

• 對早期腸癌手術後或放療後患者,應定期復查,有條件者應長期堅持給予扶正抗癌中藥鞏固治療,預防復發。

大腸癌調養護理

大腸癌的形成與發展和飲食有著至關重要的關係,因此合理的飲食是大腸癌預防和大腸癌治療中不可忽視的一重要方面,大腸癌飲食調理有助於大腸癌康復。

同時,保持樂觀情緒,解除為難情緒,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以及注意鍛煉膀胱功能等生活調養也不可忽視。

生活調養

• 保持樂觀情緒,避免抑鬱或急躁易怒。

• 對直腸癌術後病人,要解除為難情緒,如控製好,一般均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 直腸癌術後排尿障礙者,應注意鍛煉膀胱功能。

飲食防癌不可忽視

病從口入幾乎人人皆知,可是癌從口入這一說法,就使人們感到陌生了。其實,生活中大多數癌症都是人們吃出來的一種疾病,只有少數與遺傳、放射以及化學物質刺激等因素有關。

不但飲食物本身存在潛在的致癌因素,食物貯存模式不合理、飲食結構不合理、不良飲食習慣等都是造成癌症的主要因素,食品汙染、增加劑的廣泛套用則是近年來癌症高發的因素之一。

癌症雖然是吃出來的一種病,但並不可怕,因為,在我們吃的當中又有許多是具有抗癌的食品可以抵抗癌症,這是十分有利的一面。

世界衛生組織癌症預防部部長預言:「如果注意營養平衡,戒菸,注意檢查癌前病變,開展有計畫地防癌普查,可以使癌症減少1/3。」平衡膳食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物質基礎,也是防止癌症的關鍵因素。祖國醫學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我們知道,人體免疫係統正常,即使攝入少量致癌物質,亦會「祛邪於外。

許多癌症尤其是消化係統癌症,大多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

如吃飯狼吞虎咽、以燙食為快、喜食醃、熏、烤食品、愛吃肥甘及黴變食品,癖好吸菸、過量飲酒、飲食不潔等等都能造成癌症。

大腸癌患者家屬如何進行預防保健?

大腸癌具有遺傳背景,據猜想有20%左右的大腸癌與遺傳因素有關,因此,我們建議大腸癌患者的家屬應及時進行預防保健:少吃鹽醃、燻烤、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增加粗糧比例;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防止便秘;減少脂肪和加工處理的各種肉製品攝入;不酗酒;適當體育鍛煉;定期進行大便隱血及腸鏡檢查,及時治療腸炎和腸息肉。

哪些人應特別注意預防大腸癌

以下人群較正常情況更容易患大腸癌,由於字數限製,僅羅列人群,具體解釋清參閱資料。

• 一級直係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兩人或兩人以上患過大腸癌;或有一個50歲以前患大腸癌,則本人罹患幾率大,因為大腸癌是一種多基因遺傳性疾病。

• 患過大腸癌、大腸腺瘤或息肉已經治療(如手術、腸鏡下電切)者。

• 曾患婦科惡性腫瘤並接受過盆腔放療者。

• 膽囊切除術後10年以上者

• 本人患過重癥潰瘍性結腸炎十年以上未愈者。

• 出現不明原因大便習慣改變或糞便異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