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歷史上這些事,時有發生。但是歷史上所記載大規模屠殺開國功臣,卻是從漢高祖劉邦開始的。因為漢高祖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平民當上皇帝的人,打破了以往中國皇帝都是貴族出身的傳統,所以就帶來了一個很嚴重的影響,那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什麼人都可以成為皇帝。因此,在劉邦晚年為了防止那些開國功臣日後造反,所以就開啟了誅殺功臣的先河。
然而,出身比劉邦還要低的皇帝朱元璋所誅殺的功臣情況,與劉邦相比,更是有過之無不及。在朱元璋晚年,為了防止開國功臣們日後造反,推翻朱家天下,所以先下手為強,對功臣們痛下狠手。單單是在胡惟庸案與藍玉案中,所殺的人就高達5萬餘人,開國功臣們也基本被誅殺殆盡了。其中就數明朝開國第一猛將藍玉死得最慘,竟被朱元璋剝皮揎草,掛在王府直至明朝滅亡。究竟是有多大的深仇大恨,朱元璋要如此對待開國功臣藍玉呢?
藍玉,安徽定遠人,明朝名將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這個人有膽有謀,能征善戰,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將才。當年藍玉跟隨徐達、常遇春二人四處征戰,為朱元璋開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戰功。特別是在徐達、常遇春二人死後,藍玉更是了不得了,成為朱元璋麾下唯一一個能稱得上是「將帥全才」的人。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由於退守大漠的北元時常南下騷擾明朝北邊邊境,於是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將藍玉率領15萬大軍征討北元。結果明軍在藍玉的指揮下,打敗北元軍隊,俘虜了包括北元王公大臣、皇妃在內的8萬多人。至此,藍玉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被封為涼國公。
正所謂「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這個道理,但是藍玉似乎不懂得。在封為涼國公之後,因為自己的卓越戰功,開始變得剛愎自用,愈加驕橫恣意起來了,做出了很多出格的事情。比如:藍玉在府中養了大量的僕人和義子,人數有好幾千人,這在多疑的朱元璋看來顯然是有造反的跡象嘛。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藍玉俘虜北元皇妃的時候,竟然不直接送到朱元璋面前,反而將其強姦,致使該名皇妃羞愧自殺而死。這顯然是不將朱元璋這位皇帝放在眼裡嘛?因此,最終朱元璋決定對其痛下殺手,讓錦衣衛網羅藍玉謀反的罪名。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涼國公藍玉意圖謀反。於是朱元璋以謀反罪處死藍玉,並將他剝皮實草。當劊子手將藍玉的整張皮剝下來後,在裡面塞滿稻草,最後送到蜀王王府處「留念」,警示後人。因為藍玉的女兒是朱元璋第十一子蜀王朱椿的王妃,所以就送到了蜀王府。
另外,在藍玉一案中,死的不僅僅是藍玉一家,而是牽連了一萬五千餘人,當中就有很多的開國功臣。其實朱元璋這麼嚴厲處理藍玉,只不過是想要藉機除掉了那些開國功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