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馬超是三國時期蜀漢有名的大將,然而我們讀史書或者小說細心的可以發現。馬超並不是因為在投靠劉備之後成名的,實際上如果論地位馬超的身份要遠遠比劉備高的多。馬超的父親馬騰就是西涼一鎮諸侯,馬超在馬騰死後割據西涼曾一度和曹操爭奪關中地區數困曹軍。後來馬超兵敗勢窮力孤才輾轉前來投奔劉備,此後史書關於馬超的記載便寥寥無幾。
馬超投奔劉備後不久,劉備占據了漢中,以馬超為首的蜀漢官員集體上書進言勸劉備登位為漢中王。當時馬超以平西將軍都亭侯的身份勸諫劉備稱王,可以說是位居蜀漢文武百官之首。之後劉備稱王之後又升遷馬超為左將軍,假節(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節的使臣,就代表皇帝親臨,象徵皇帝與國家,可行使權力)。後來人們從這裡得出馬超在投降劉備之後備受禮遇和重用,我們說禮遇是真,重用還有待討論。
蜀漢章武二年,馬超身患重病他自知自己命不久矣,於是給劉備上疏了一封奏章,原文如下:(馬超)臨沒上疏曰:「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托陛下,余無復言。」 馬超的這個奏章寫的的確很悲慘,先是交代自己的家族基本被曹操殺戮殆盡,又把自己從弟託付給劉備,希望劉備善待馬岱,在奏章以「余無復言」(其他的沒有什麼可說的了)為結尾。我們現在人看馬超臨終所說的話,感覺很稀鬆平常,其實仔細一看馬超臨死之死其實很無助的。
首先作為蜀漢的高級軍事將領,馬超在臨死之時居然沒有交代國家大事 ,就連形式上的比如願陛下清政愛民,興復漢室的之類的話都沒有說。這是很反常的行為,那麼馬超為什麼會這樣的?這只能說明馬超投降劉備之後並沒有被重用,他並沒有參與蜀漢集團的核心事務,因此在死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可以想劉備交代的。其次我們看如果馬超真的是受劉備重用,那麼馬超在臨死之時就不會對自己的家族這麼不放心,還特意的向劉備請求善待自己的從弟馬岱(當時由於馬超的兒子年幼,只有讓自己的從弟馬岱接替自己的,這樣可以保護自己的家人)。
我們說馬超半生諸侯,一朝落魄為人臣,臨死之時沒有豪情壯言,儘是家常瑣事,未免不令人唏噓不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