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出軌:「好男人」偷情,背後什麼心態?
無因不成果,失足毀人設。越過的底線還能回來嗎?
林丹和謝杏芳曾是體壇愛情神話、模範夫妻、十年愛侶,一直是好男人人設的「超級丹」今日被曝妻子孕期出軌長腿嫩妹。林丹在微博回應出軌事件:「做為一個男人,我不為自己做更多的辯解,但是我的行為傷害了我的家人,在這裡我向我的家人道歉。對不起。」
從王全安到陶喆、文章、陳赫,事實上有人統計過,民國時代也很多名人就都是出軌狂,比如,張學良、孫中山、蔣介石、胡蘭成、徐志摩、魯迅、梅蘭芳,他們都是拋棄原配的人。為什麼這些在聚光燈下,備受矚目的、光鮮亮麗的「好男人」都愛出軌呢?
男人出軌背後的根源是什麼?愛上已婚男人的「小三」什麼心理?出軌折射出男人和女人怎樣的心態和情結?「痴心女子負心漢」,如何面對情感中的背叛與傷害?
男人偷情背叛,什麼心態?
實施背叛的一方,其內心是處在一種怎樣的感覺或者心理狀態?
實施背叛者的情緒體驗千差萬別,由於實施背叛者是主動方,因此在實施背叛前當事人肯定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掙扎和內心鬥爭最終作出的決定。有的人會覺得內疚和痛苦,同時,更多的可能會感到「可算是擺脫了,大鬆一口氣」。
雖然實施背叛者由於是主動行為方,背叛本身帶來的陰影不會太重,但不管對於「受害」一方的傷害和打擊有多大,背叛者的「良心」所帶來的內疚、痛苦和罪責感依然是一種主觀的心理認同。因而,同樣需要在恰當的時機釋放出來。
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才能緩解或者消除「良心」帶來的罪責感呢?
首先來說,有「良心」總不是壞事。會產生內疚的人一般都是能夠考慮或顧及到他人感受的人,這一點是需要予以肯定的。而且,對「背叛者」的身份認同,雖然不如受害者的受傷心態強烈,但緩解甚至是消除這種自責、內疚的心態需要很長的時間。
家庭系統排列療法的創始人海靈格提供給了「背叛者」們一個非常有效的平息「良心」的方法——真誠地向「受害」一方道歉。「背叛者」能做的,就是真誠地道歉並且給予補償。不管在對方眼中你是不是構成了背叛,如果在內心中你感到了罪責,那麼,你都要真誠地去表達你的歉意,並且以你認為合適的方式給予對方補償。當然,對方有權不接受你的道歉和補償,這一點無法強求,而且必須面對。
現實中,有的人經常會在戀愛、情感方面出現失敗,好像他(她)總是在「背叛」自己的感情似的。
其實誰也不願經歷過多的挫敗。我想這一點不管是受害的一方,還是主動背叛的一方,大家都是一樣的。而如果有人總是處在背叛者的位置,而同時內心中感到深深的痛苦,那麼深入其心靈之中,我們發現,大多數情況下和異性父母之間的關係有著緊密的聯繫。比如,海靈格對此就有著非常經典的論斷「男人只有真正結束了對母親的依賴,同時女人告別了和父親之間的眷戀,他們之間才會有真正的愛情。」
心探索:和自己的異性父母之間的「糾結」?
總是處在背叛者的一方,可能會在不同的人身上發現和自己心中對異性父母的認同十分相像的地方,並為此而著迷。但很快,他(她)便會發現,無論是誰,都沒辦法完全與自己內在的需求相吻合,於是無休止的背叛便開始了。
還有一種可能,背叛者有一種想要真正與異性父母在情感上「分離」的內在驅力。而因為他(她)並不了解,力道永遠用不在點上,於是總是在背叛中體驗著這種情感上的超越和獨立,卻又每次都陷入同樣的模式。
由此,主動背叛的一方,除了主動承擔罪責,向受害者真誠的道歉,還有另一個任務,那就是積極地追溯自己內心中的問題。為了自己的幸福,也為了不再給別人帶來傷害,讓自己背上更多的罪責感,背叛者需要自我反省和深入地分析,必要時可以向心理諮詢師尋求幫助。
男人出軌背後,竟然是對妻子的憤怒?
海南出版社《海蒂性學報告:男人篇》一書中,作者雪兒·海蒂這樣解讀男人出軌背後的原因:
雖然大部分男士表示他們喜歡結婚,或者至少想要維繫婚姻(同時我們將會看到,離了婚的男人也表示有再婚的意願),然而他們還是對妻子潛藏著深沉的憤怒——憤怒婚姻制度,以及男人在婚姻中扮演的傳統角色,這些怒氣呈現在許多男人的答覆里。某些男士瞞著太太搞婚外情,是表現對妻子憤怒的形式,有的則是為了「扯平」或「給她點顏色瞧瞧」。
但是在婚姻表面下,男人的憤怒是什麼?這種憤怒只關乎性或缺乏性愛嗎?或者是缺乏「性愛自由」?或者是缺少伴隨著性行為的熱情和愛?這些情緒反映出婚姻關係中的哪些問題?
同時在更廣的意義上,或許也反映出美國社會中男女關係面對的文化難題?似乎「性」太容易變成關係中受壓抑或是未曾表達出來的緊張焦點(不論是女人對性沒興趣,或是男人發現和妻子十分「乏味」,而將性從更大的架構中剝離出來,或是期望性關係不會受關係中其他層面的影響,都是不切實際的)然而男人接受的教導是他們的性衝動只是單純的生物學現象。性行為及情慾會受到男女關係的影響,這份關係的建立不只牽涉到兩個人,還有整個社會及社會想要派給這兩人的角色。
顯而易見,大部分男人對女人往往愛恨交織,有時還懷著敵意。或者更正確的說法是對男性角色本身的敵意,因為它是完全相對於女性來定義的。無論是否為傳統婚姻,貫穿其中的根本感覺在於男人覺得沒有獲得足夠的愛、熱情或欣賞。
不過,關於男人為什麼這麼經常追求婚外情,還有其他的解釋。在許多個案里,或許原因並非憤怒或對婚姻感覺疏離,事實上,男人在結婚之後常常開始將妻子視為母親,是「好女人」而非「性對象」,後者在傳統上被歸類為壞女人。在傳統婚姻里,妻子繼承了男人的母親曾經扮演的角色,即照顧他的生理需求、負責家事、為他煮飯、照顧孩子。想到自己的童年,他覺得對一位母親有性慾是項禁忌,而且美國文化強調「好女人」(母親)是沒有性慾的。婚姻中的性變成一項義務,或是只有最傳統的方式才被允許,例如標準的性交方式。
此外,在孩童時期,如果沒有人告訴他性是父親與母親共享的樂事,或許他便永遠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並融入自己的世界觀里。許多男孩甚至成為男人以後,還很難相信他們的母親曾經有過性行為或享受性愛,其實這正是「好女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母親」對許多男人而言,是與性無關的。在這樣的模式里,男人隱瞞自己的越軌行為,就像他瞞著不贊同的母親行事一般。
不過,隱藏的憤怒或無法表達的憤怒仍是許多男人秘密偷情的原因。毫無疑問,男人對女人有很多憤怒的情緒。
但是男人們,辜負了那個照顧你的生理需求、負責家事、撫養老人、養育孩子的好女人,出軌後或許正如林丹當年拍過的廣台詞說的一樣:越過了底線,失去的也許永遠無法挽回。
「痴心女子負心漢」
被出軌後如何平復受傷的心?
在人遭遇背叛時,一般會有怎樣的情緒上的內在體驗?
遭遇背叛,情緒可能會比較複雜,因人而異。但一般會出現傷心、憤怒、痛哭流涕等比較激烈的情緒體驗,這種情緒的表現其實就是一種很直接的應對方式。內心中由於被背叛積聚起來的消極情緒通過爆發而發泄出來,其實是有利於心理健康的。
當然也有可能出現自我封閉式的毫無外在情緒表現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一般是由於事件對當事人衝擊過大,造成當事人採取一種自我封閉各種感受的保護措施。看似表面沒有什麼激烈的情緒反應,其實內心積蓄的痛苦悲傷憤怒等負面情緒在翻江倒海的折騰。這種應對方式是十分不利於心理健康的。只有通過適當的方式將其負面情緒誘導出來才能有利於其撫平創傷回歸正常生活。
除了適當地宣洩掉積聚的情緒外,在心理上還可以有哪些解決的方式或辦法呢?
我們說,既然是想要通過心理層面的某些方式或方法解決「背叛」所帶來的傷害,那麼,我們首先就確定了出發點——自己。不管那個外在的背叛了我們的人是誰,與你自己相比,他(她)都不重要了。
從自身出發,去尋找背叛的根源?
對,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發現那個背叛你的「人」。因為說到底,感情層面的背叛是一種主觀的心理認同,因為你認同了「受害者」的角色,所以才會因此而受傷。你在現實中所得到的,恰恰是你內心所需要的。認同「受害者」的角色,其背後一般都有著比較深層的心理原因。雖然會帶來傷害和痛苦,但一定是有著內在的需求作為推動力的。
那一般情況下,我們如何發現心中的那個「受害者」呢?
一個方法,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坐下或躺好,然後在心裡想著一件你曾經經歷過的「背叛」,回顧一下你當時內在的感受,然後帶著這種感受,想像你的面前出現了一面鏡子,耐心地等上一等,看看你會在鏡子中看到一個怎樣的形象……
在你面前的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她)有名字嗎?多大年紀?穿著什麼樣的衣服?這個人正在幹什麼?你問一問他(她)……
這可能就是你對「背叛」最初的一種心理認同,他(她)的樣子、故事,就是你的心對背叛最初的理解。帶著這種感覺,把你看到的畫在紙上,然後和他(她)說說話,陪一陪他(她)……
女人沒有男人是可以活的,世界沒了男人是可以依然有盼頭的。下次,如果你的男人出軌,你只有三件事情能做:1、打敗男人;2、戰退小三;如果這兩種你都做不到,那你就只有踹掉他了——至於自殺,那是永遠都不要想的事!
愛上已婚男人,「小三」什麼心理?
容易成為第三者的女性,在自我價值觀和人生定位上也有偏差,心理上也會有些問題,比如可能會有抑鬱狀態,言行偏激,在兩性關係上缺乏原則和道德感。她們其實缺乏自信。一個真正自信、對自己和對別人負責的女性,很少會選擇成為第三者。
如果從深層心理角度來解剖:同性競爭,缺乏心理安全感。女性第三者在小時候會比較缺少家庭關愛,心理安全感不足。她們缺乏界限感,希望從外部可能的男性那裡獲得很多的愛,並和他保持曖昧的關係,也不會管這個男性是否有家庭。這種女性往往把這個男性的妻子潛意識裡當作「母親」,自己會通過和「母親」競爭,來獲得曾經在家庭中缺失的父愛。尤其當對方的妻子越是在乎自己的存在,她們也會越起勁地越界。
世界上的好男人很多,你真的不必一定要承受著道德的批判找別人家的男人。如果屢次愛上已婚男人,是時候回來問問自己,你在已婚男人身上尋找的是什麼?
本文來自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