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秒鑒在新加坡街頭的「正宗中國人」??

@ 2017-05-21

問:「你不是本地人吧?」究竟是哪裡暴露了自己的屬性?讓我們一起圍觀新加坡本地人對中國人的stereotype(刻板印象)。來,上地圖大炮!預備,發射!

儘管新加坡幾乎每天都是炙烤模式,但絕大部分新加坡人都沒有打傘遮陽的習慣。如果在路上看到沒下雨卻打著傘,傘還特別精緻,有蕾絲花邊裝飾的,加上撲面而來的「天堂傘」三個字,瞬間彰顯了主人的身份~

在地鐵上看到刷完微信朋友圈,又接著刷微博的,基本可以斷定是中國人無疑了!這兩個社交媒體在新加坡還不是那麼普及,即便是大家有下載也不常用。當然,凡是用過微信的新加坡人,搶起紅包來,那也是絕不會手軟的......

許多剛來新加坡的旅客,在機場都會遭遇這一尷尬事件。把行李放在德士後備箱,然後走起前面,一開門,咦?怎麼有人坐了?這明明是我的車啊!剛要發火,再仔細一看,哦,是司機叔叔啊......叔叔也是一臉驚恐地看著你......

在新加坡和同事、同學、朋友出去吃飯,除非是事先說好有人請客,不然就默認為是AA制付款。吃完飯搶著買單,甚至大打出手的,應該除了中國人找不出第二家了......

去小販中心掏出一百塊新元買雞飯的,八成就是中國人了。這還真心不是要炫富,要怪就怪中國的銀行換外幣經常給的是大鈔,想要點零錢不容易。不過隨著銀聯、支付寶等付款方式的普及,中國人也不用揣著大把現金出國了。

新加坡室內室外冰火兩重天,但本地人早已適應了這種極與極的溫度,在18度的空調房裡穿短褲、半袖、拖鞋都不抖一下。當你一進地鐵、辦公室、圖書館、商場就立刻掏出大披肩、厚衣服,把自己裹成粽子,別人就知道你不是「土著」了~

估計是被毒餐具弄怕了,許多中國人下館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餐具都拿熱水洗一遍。其實,新加坡人不這麼做,也不是因為餐具一定乾淨,大約只是懶吧......另外,新加坡每個餐廳、小販中心都貼有清潔評分,大家儘量去A、B級的就不用擔心啦~

為了防盜,在中國擠地鐵的時候,大家會把背包反背在胸前。然而,在新加坡的地鐵上,好多人的包都大敞著,沒在怕的!畢竟那麼多監視器,誰敢偷啊!

舉著各種自拍神器、美顏相機、自拍杆等瘋狂拍照留念的,十有八九是中國遊客。但自拍這種事,旅遊的時候誰沒做過嘛~

最直接的判定標準,其實就是你開口講中文的那一瞬間,畢竟只有本地人才能毫無壓力地把坡普(新加坡普通話)這樣神奇的語言運用到極致(=_=)。

還有哪些可以看出中國人和新加坡本地華人不同之處,歡迎在留言評論里補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