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倆國屢給中國搞事,如今竟要聯手到南海攪局!不是美日

@ 2017-05-21

作者:刺客;圖片來自網絡

總有那麼的一些國家,雖然跟南海毫無瓜葛,但總盼著南海生亂。這不,繼美日兩國南海攪局失敗之後,又有兩個域外國家跳出來,接過美日的接力棒繼續攪局南海的行徑。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雖然沒有美日強,但由於地緣關係,一旦這兩個國家聯手,將會對中國構成比美日韓同盟更大的威脅,這兩個國家就是印度和新加坡。據海外網5月19日報道稱,印度和新加坡竟然也要在南海舉行聯合軍演。

按理來說,作為華人占全國人口7成的新加坡跟中國的關係應該比別的國家更好才正常啊,可事實卻相反,就在去年,新加坡放著中國不管,跑去跟印度簽署了所謂的「戰略協議」,據外媒報道,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當時在接受採訪時稱「印度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更讓全球華人感到痛心的是,這位防長不但希望印度能在南海問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竟然還要求中國「解釋在南海的行動」,反華簡直就已經反到骨子裡去了。

而一直想做個「有聲有色」大國的印度,由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那場邊境戰爭被中國暴揍一頓之後,就一直對中國心懷締結。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到如今,中國無論是經濟和軍事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都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已經成為了在國際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反觀印度,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其國際影響力甚至淪落到美國總統選舉提都懶得提一下的跑龍套角色,幸好還有強姦案和摔飛機為提高印度的國際知名度做出「重大貢獻」,這才讓世人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叫做印度的國家。近年來,印度為了提高自身的國際地位,更是為了遏制中國。甚至不惜違背自己所提倡的「不結盟運動」的精神,大肆勾結美日韓等國,不顧自身「有聲有色」大國的尊嚴,甘願委身美國胯下當圍堵中國的一枚棋子。如果曾發誓要讓印度成為「有聲有色」大國以及提倡「不結盟運動」的已故領導人尼赫魯天上有知的話,看到印度今天的這個樣子,估計得給氣的口吐鮮血再死一次。

因為有著相同的目的,讓印度和新加坡兩個本來沒多大相關的國家因為「臭味相投」而走到一起。其實,就印度和新加坡來說,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國際影響力,區區的一次南海軍演遠不足於在當今南海和諧大勢的背景下掀起多大的風浪來。真正可怕的是這兩個國家去年所簽署的「戰略協議」的實施,一旦兩個國家聯手在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給中國添堵,將會對我國的經濟命脈造成「掐脖子」的嚴重威脅。

眾所周知,我國的能源尤其是石油,主要來自於中東地區,現階段我國80%的進口石油都必須經由太平洋進入印度洋,而馬六甲海峽就橫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中間,就像是一把卡在海上咽喉的大鉗子,稍微一用力就能把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唯一通道給掐斷。不幸的是,在馬六甲海峽最窄之處,就是那個黃皮黑心的華人國家新加坡。更可恨的是,新加坡深知憑自身的軍事實力難以控制馬六甲海峽,竟然招來美國,利用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穩穩地控制著馬六甲海峽,在有必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掐斷中國的經濟命脈。

造成中國困局的除了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外,還有印度洋的印度。印度為了把印度洋變成「印度之洋」, 一直以來都在不遺餘力地發展海軍,以便在有需要的時候隨時以強大的海軍力量封鎖印度洋。由於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以及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劇增,這讓印度如鯁在喉無法接受,因此,印度洋就成為了印度制衡中國的一個重量級砝碼,同時也成為中國在馬六甲海峽之外的另一個巨大的威脅。

一旦印度和新加坡在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聯手給中國添堵,這無疑會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軍事戰略造成嚴重的影響。近年來,中國雖然在破解馬六甲海峽和印度洋困局方面有所進展,例如通過在泰國挖人工運河以及通過緬甸鋪設輸油管道等等,然而,由於受到美國等外部勢力的阻撓,進展極為緩慢。最為可靠的是獲得了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的經營權,讓中國的能源進口可以不用通過馬六甲海峽而是通過輸油管道直接輸送到我國的西部地區。然而,由於這條輸油管道必須通過中巴走廊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處,該地區不但是巴阿兩國經常爆發衝突區域,恐怖襲擊頻繁,這無疑給輸油管道的安全性帶來不可預測的影響。而且該輸油管道的輸送對象只是西部地區,對我國的其他地區沒起到多大作用。因此,瓜達爾港雖然能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但也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印度和新加坡利用印度洋和馬六甲海峽的威脅。

以我軍現在的實力,在戰時雖然有能力打破這兩個國家的封鎖,但關鍵是新加坡背後的美國一旦介入,那結果就無法預料了。因此,中國除了加緊尋求破解馬六甲和印度洋困局的方法,還有加強自身的國防力量,更重要的是對這兩個圖謀不軌的國家實施反制,尤其是新加坡這個黃皮黑心的小國,只有和反制韓國一樣把他打醒了,他才會明白自己原來的祖宗是誰。

只有將未來的威脅扼殺在萌芽中,防範於未然,這才是大國真正的制勝之道。


相关文章